肝炎如何转变成肝癌


作者

孙家琛

医院

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是我们经常听到的,那么肝炎是如何一步步转变的呢?

以乙型肝炎为例,乙肝患者发展成肝硬化、肝癌有两方面因素,一是病毒直接作用导致肝癌的发生,二是乙型肝炎导致肝硬化,肝硬化导致肝癌的发生。

肝炎发展成为肝硬化的过程是,好的肝细胞在病毒和自身免疫的“较量”中不断的坏死,形成纤维细胞增生并合成大量的胶原纤维,形成弥漫性纤维增生和纤维束。这些纤维取代了大部分的肝组织,肝脏变得又硬又小,这就形成了肝硬化。肝硬化进一步发展,就造成更多的肝脏细胞DNA复制过程中出错,于是导致了肝癌的发生。

据相关数据统计,肝硬化患者中75%-80%是由慢性乙型肝炎发展来的。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发生肝癌的危险性比常人高倍以上。95%以上的原发性肝癌病人是由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演变而来的。

当出现以下信号时,就要引起重视

大多数病毒性肝炎患者,早期无明显不适。但如果不予以重视,严重的肝炎活动可导致肝衰竭,引起死亡。反复的肝炎活动,易于进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等。

食欲不振

如果在食欲不振的同时,出现了厌油恶心、腹胀腹泻等症状表现,且有慢性肝病史时,就应高度警惕是肝病恶化的表现。

消瘦乏力

受食欲不振的影响,患者会陷入营养不良状态,特别是在严重缺乏维生素E时,可出现肌肉无力、疲劳、精神不佳等症状表现。同时,癌细胞发展也会消耗体内大量的营养,有的患者甚至半年消瘦十公斤左右。

疼痛

严重的肝炎、肝癌,都会造成肝区肿大,从而牵扯到肝包膜,患者可出现右上腹部持续或间歇性的钝痛、隐痛与牵拉痛。

凝血障碍

病毒性肝炎患者往往不会有凝血障碍,但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肝癌则不相同。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下瘀斑、流鼻血、牙龈出血等多个症状表现,且出血往往不容易被止住。

预防肝炎应该这样做

不同肝炎病毒的传播方式略有差别,甲肝、戊肝是通过粪—口传播途径传播,与感染者密切生活亦可感染,也就是说一起吃饭有感染甲肝、戊肝的风险。

而乙肝、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母婴传播、性传播。其中,母婴传播途径是乙肝感染最重要的传播途径。

在预防上,所有的肝炎病毒都是传染性疾病,其预防的原则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具体到某一类型的肝炎病毒

甲肝预防

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加强粪便、水源管理,做好食品卫生、食具消毒等,防止“病从口入”,疫苗接种:灭活疫苗接种两针(0、6个月),保护期20年以上,抗HAVIgG阴性者建议接种,近期有与甲肝患者密切接触者,注射丙球。

乙肝预防

因为乙肝传播的最主要方式是母婴传播,因此要给新生儿进行联合免疫,给高风险人群注射乙肝疫苗,给职业暴露者注射免疫球蛋白。

丙肝预防

治疗丙肝患者,洁身自好,丙肝无疫苗可预防。

丁肝预防

无疫苗可预防,随着乙肝得到控制,丁肝亦可控制,治疗可选用长效干扰素。

戊肝预防

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加强粪便、水源管理,做好食品卫生、食具消毒等,防止“病从口入”,疫苗尚未推广。

如果已经确诊为肝炎,那么乙肝患者要注意不劳累,不熬夜,不喝酒,定期复查肝功能、HBVDNA、乙肝两对半、肝脏影像学检查等。

而甲肝、戊肝患者要注意饮食及个人卫生。

丙肝患者则要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

●转载需注明出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lcbx/1247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