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的防与治


乙肝,听到这个词往往有许多人都闻其色变,其实它并没有想象之中那么可怕,只要我们做好预防就可安然无恙。即使感染了乙肝病毒,通过有效的药物治疗依然可以压制乙肝病毒,健康的生活。如何防治慢性乙肝,夏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告诉您: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有五种: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它们各有特点,治疗方法与效果也不同。轻者可自行消退,严重者可发展成肝硬化、肝癌。五种肝炎中最常见的是乙肝,人一旦感染乙肝病毒,往往难以脱身,容易发展为慢性感染,即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并且感染年龄越小,越容易发展为慢性乙肝。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后80%-90%发展成慢乙肝,1-4岁儿童感染乙肝病毒后约30%-50%发展为慢性,而在成人中却只有约5%的可能。

慢性乙肝肆虐全球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其中2.4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65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全球肝硬化和HCC患者中,由HBV感染引起的比例分别为30%和45%。我国肝硬化和HCC患者中,由HBV感染引起的比例分别为60%和80%。由于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的普及,急性HBV感染明显减少,以及感染HBV人口的老龄化,再加上抗病毒药物的广泛应用,近年HBeAg(-)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比例有所上升。如何预防

一、乙肝疫苗接种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最有效的方法。

1、接种对象

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接受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HBsAg(+)者的家庭成员、男男同性性行为、有多个性伴侣者和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

2、接种疗程

乙型肝炎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按照0、1和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在1个月和6个月时注射第2和第3针疫苗。新生儿接种第1针乙型肝炎疫苗要求在出生后24小时内,越早越好。

3、阻断母婴传播

单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阻断率为87.8%。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后,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

4、保护期长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12年,故一般人群不需要进行抗-HBs监测或加强免疫。但对高危人群可进行抗-HBs监测,如抗-HBs<10mIU/mL,可给予加强免疫。

乙肝食谱中的细节

1、奶、蛋、鱼、瘦肉、豆制品等食品,每日膳食轮换安排,为肝脏提供足量优质蛋白。

2、适当食用葡萄糖、蔗糖、蜂蜜、果汁等易于消化的单糖与双糖类食物,以增加肝糖原储备。

3、酵母富含B族维生素,不可冷落。

4、山楂含有熊果酸,能降低动物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积,有一定的防止或减轻动脉硬化的作用。如平时吃些鲜山楂,用干山楂泡水喝,或在炖肉时加入山楂,既调味,又能帮助消化。

5、绿茶清热解毒、消食解腻;菊花平肝明目;玫瑰花舒肝解郁。常饮这类茶水有益护肝。

6、枸杞滋补肝肾、养肝明目,或泡茶、或炖汤、或熬粥皆可。

7、常吃核桃仁、开心果之类的坚果,以疏肝理气、缓解焦虑。

8、有面色发黄、睡不好觉等肝气不足征候的人,不妨每周吃1次畜禽肝脏,以收到“以肝养肝”的效果。

9、忌食酒精和一切辛辣及刺激性食品。

10、避免油炸及干硬食品。

乙肝患者的治疗一定要持之以恒,并在治疗期间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积极接受规范的治疗。乙肝患者饮食要重视保肝、护肝,做到科学合理,如果盲目补肝,则很有可能会加重肝脏负担,对病情反而不利,所以乙肝患者一定要谨慎对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zl/1171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