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换人生28年案原告获10万赔偿将继续追


(健康时报记者孔天骄)“这次的10万元赔偿,是医院的一个态度,还是比较欣慰的。”

姚策在参加开封市鼓楼区人民法院一审二次开庭结束后的下午,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当时医院看28年前被改变人生轨迹的地方。

10万元赔偿收条。受访者供图

“错换人生28年”案在刚刚过去的周五进行二次开庭。身患肝癌的当事人姚策坐着轮椅被父母推到现场。姚策告诉健康时报,二次开庭当日,由于病情危重刚做过2个手术,身体虚弱,已经无法行走,需要借助轮椅,且害怕庭审时间过长,自己无法坚持,因此出门前特意服用止痛药。

医院当庭赔付10万赔偿用于治疗,获得法院支持。此前,姚策要求被告先予执行36万元,经过长时间的等待、举证,姚策收到了首笔赔偿。他说是比较欣慰的,下一步将继续追寻真相,得到一个满意的交代。

周兆成是错换人生28年案件代理律师。周兆成称,“作为代理律师,我们在起诉后,希望法院充分考虑本案原告姚策目前患病,急需医疗费以及目前原告姚策已经无力支付医疗费用。”

姚策向健康时报解释,之所以其自己出庭,是为了“寻根之旅”,也是开启“寻找真相之旅”。从错换事件之后,姚策28年来从没有回到自己的家乡,也没有见到自己的亲人。在此次“寻根之旅”临行前,姚策称他现在已经开始给自己安排《遗愿清单》,他说与死亡相比,他更渴望了解真相。对于自己现在重病缠身,也许明天即将死去。但是对我来说,能够了解28年前的真相,也是对我自己生命的一种尊重!

9月25日下午3点,姚策以及其代理律师、亲生父母一起医院。医院医患办公室主任张鹏表示,作为在开封地区负责任的医疗机构,他们愿意利用自身医疗机构的优势资源对姚策进行后续的帮助。在法院判决之后,如果姚策治疗费用不足,他医院公益基金进行帮扶。

二次开庭姚策需被抬着上下楼。受访者

此前,健康时报报道,28岁的姚策被查处肝癌,其母亲许女士决定割肝救子,却发现儿子并非血亲,28年前,许女士在医院(医院)与同产房的孕妇杜新枝几乎同时产下男婴后,被抱错。9月11日,案件在河南省开封市鼓楼区法院一审开庭。

相关阅读:

“错换人生28年案”:虽非亲生,但愿舍命救他

健康时报记者孔天骄

“如果能跨过这道坎儿,以后就什么都不怕了。”几个月来,姚策经过放疗,大小手术,出现消瘦、病痛恶化、皮肤灼伤,但依然在说话时不经意的笑着。

9月11日上午,“错换人生28年案”在河南省开封市鼓楼区法院一审开庭。28年前,刚医院出生不久的姚策和郭威被抱错。28年后,姚策患肝癌,母亲欲“割肝救子”时发现孩子非亲生。

姚策在进行血液抽取。受访者供图

错换人生28年案,开庭了

9月11日,“错换人生28年案”在河南省开封市鼓楼区法院一审开庭。开庭前,家人告诉健康时报记者,这一审,很有可能揭开两家人悬在心头的案件谜底。

庭审过程中,每每提及姚策,姚策的亲生父母郭希宽、杜新枝情绪激动、多次落泪。

“不求能赔偿多少钱,只想查明当年抱错孩子的真相。”而被告席上只有两名代理律师,医院的医生、领导等均未出庭应诉。

姚策与生母杜新枝拥抱。受访者供图

“今年2月17日,姚策腹部剧痛,到医院查出肝癌并伴门静脉癌栓。”许敏称,当时孩子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医生说必须赶紧肝移植才能保命。作为妈妈,许敏没有一点犹豫:把我的肝给儿子!但没想到,发现姚策并非自己和丈夫亲生,她竟然只是是把姚策从小养到大的养母。

许敏告诉记者,28年前,她在医院(医院)与同产房的孕妇杜新枝几乎同时产下男婴,然后被护士带至婴儿房,出院时儿子才被抱到父母身边一起回家,谁都想不到,这一抱,错乱了两个孩子的人生。

今年7月,姚策和亲生父母郭希宽、医院告上法庭,医院承担姚策因肝癌支出的所有医疗费、误工费、营养费等共计91.6万余元,并赔偿三人的精神损失费、寻亲费、郭希宽误工费等共计余万元。

“9月11日上午开庭的是两起民事案件,医院。”姚策等人的代理律师周兆成给健康时报提供两份《民事起诉状》,其中一份显示,姚策认为自医院被“错抱”,脱离了亲生父母的监护,因而没得到严格的乙肝加强治疗,导致28岁就罹患肝癌晚期。医院赔偿由此造成的治疗费及相应损失共计.81元。

而郭希宽、杜新枝和姚策为共同原告的另一份《民事起诉状》显示,三人医院支付姚策和亲生父母郭希宽、杜新枝三人的精神损害赔偿金共计万元,寻亲路费.5元,支付郭希宽误工费元,以上赔偿共计万。

周兆成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庭审时,对于28年前孩子是怎么错抱的、出现错误的原因是什么等关键事实,医院仍未查清。目前两起案件的庭审已基本结束,接下来鼓楼区法院还要对一些证据进行认定;至于何时宣判、以何种方式宣判,现在尚不明确。

未能及时注射的乙肝疫苗

在杜新枝、许敏两家人看来,姚策从小患有乙肝并发展为肝癌,与出生时被抱错、未能及时注射乙肝疫苗有关,医院应该对此负责。

周兆成告诉记者,9月11日的庭审中,姚策一方和医院的分歧巨大,双方争议的焦点在于:“孩子被抱错本身给双方家庭造成的精神损害赔偿”以及“医院是否需要对抱错孩子之一姚策的肝癌负责”。

开封卫健委发布的文件。受访者供图

周兆成从一份开封市卫健委向鼓楼区法院出具的文件中发现,早在年,开封市已对乙肝免疫做出严格要求,从年开始,各县县城新生儿接种率要达到85%,建卡率要达到%。

“由于姚策生母杜新枝患有乙肝,28医院生产期间的记录也证实,医院对杜新枝进行了乙肝检测。”周兆成认为,这说明他们对杜新枝携带乙肝病毒是知情的。但医院明知产妇为乙肝患者,却没有采取进一步措施,这一点上,医院存在失职行为,因为当时乙肝医院应用。

然而,医院代理律师在法庭上出示了相关证据,并表示医院医院,开封市的文件对其不具有约束力;而且当年的政策是逐步推进的,姚策出生时要求的推广率并非%。

医院代理律师说,杜新枝产前患有严重的乙肝,姚策在母亲子宫内就感染了乙肝病毒,而且年时乙肝阻断技术并不成熟,即使姚策出生时注射了乙肝疫苗也无济于事。

“自己在医院生产时,院方未告知新生儿需注射乙肝疫苗。”大约两年后,姚策被确诊为乙肝。许敏告诉健康时报记者,虽然年时乙肝免疫尚未联合使用免疫球蛋白,但针对母婴垂直传播,单独注射乙肝疫苗的阻断率在87.8%,并不像医院所说的没有效果。

直到今天,这种沉默的慢性传染病,仍然是无法治愈的;如果不加治疗,它有可能会发展成为致命的肝癌肝硬化——在中国大陆,80%的肝癌是由乙肝引起的。后来渐渐演化为社会问题,期间的认知匮乏和防治迟缓,让针对乙肝的恐慌及歧视,不断蔓延。

年,天津师范大学吴昕怡,在一次献血中被查出携带乙肝病毒,在被歧视和孤立的4个月后,烧炭自杀。年后,由于乙肝疫苗的问世和普及,作为医学问题的乙肝,已然清晰并前景可期:中国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人数,从顶峰时期的1.2亿到年的万,再到最近公布的万。乙肝一直是谈之色变的大病。

在许敏其他家人都健康的前提下,孩子却自小就得了乙型肝炎,原因很有可能来自生产过程中感染了来自生母的乙肝病毒。如能早点阻断病毒复制,或者尽早规范治疗,或可避免向肝癌进展。

对此,医院肝肿瘤外科副主任、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副所长史颖弘表示,这个案例确实让人感觉有点遗憾,中国是乙肝大国,但通过疫苗注射、母婴阻断等手段,已经可以避免遗传或乙肝加剧,也希望更加重视乙肝的规范治疗和诊断。

一篇年发表在《现代预防医学》的《例原发性肝癌病因危险性分析》称,乙肝病毒感染者发生肝癌的危险性是非感染者的27.4倍。还有医院发布一项《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研究,追踪近6年该院原发性肝癌患者,有明确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占87.4%。

在整个庭审过程中,当事人姚策并未出庭,许敏告诉记者,“在庭审前,9月9日,姚策在上海进行了一台手术,因为身体虚弱,无法出庭。”但开庭当天,姚策6点就起床,打电话嘱咐父母注意身体。

两个家庭,庆祝一个生日

“一直以来我坚持的动力源于家人的支持和爱,源于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9月14日早上,姚策给健康时报记者发来这样一段话。“如果能跨过这道坎儿,以后就什么都不怕了。”几个月来,姚策经过放疗,大小手术,出现消瘦、病痛恶化、皮肤灼伤,但依然在说话时不经意的笑着。

整个家庭不止是姚策因为疼痛失眠,姚策的养母许敏、生母杜新枝每天都需要服用多种药物才可入睡。

姚策从5月份开始,都在抖音直播时刻分享自己的状态,姚策告诉记者,“我想给面对各种生活压力的朋友们打打气,其实生命的烦扰并不像我们眼前看到的那么多。”6月15日,两个家庭在上海重聚,为哥俩儿庆生,弥补28年的遗憾。

在这过程中,姚策也结识了很多和他一样患有肝癌的病友,健康时报记者从姚策的微博发现,有一位女孩发给姚策一封鼓励分享信,在信中女孩提到,最让她难忘的,是姚策发布的一段关于家庭的视频。视频中,姚策和妻子领着孩子,戴着自己送的旺仔口罩。“我能感受到他们很喜欢我的礼物,也给我带来了力量。”

这半年来,身高1.75米的姚策从斤瘦到了斤,现在穿起衣服来,都已经宽松很多,如今姚策服用的靶向药每盒元,一盒能吃10天;免疫药物注射液每21天打一次,一次元;加上辅助药物、检查、抽血、治疗等费用,截至目前,已花费约70万元。“这里面有两家人多年的积蓄,有我自己卖掉的一辆车,还有部分爱心人士的捐款。”

“孩子若符合条件,做肝移植手术,从做手术到出院还要大约万。”许敏告诉记者,姚策家人不知道官司要打多久,但期待公平公正的判决。

姚策在上海治疗期间。受访者供图

5月中旬,姚策的父母曾和医院协商了四天,最终没有结果。6月15日姚策过完生日后,郭希宽和杜新枝夫妇一直留在上海照顾姚策,直到开庭前才来到开封。他们表示,如果败诉,还会继续上诉。

姚策希望:医院应该有一个清清楚楚的回答,而不是现在这样只能模模糊糊地躺在床上。

“虽然现在我知道他不是我亲生的,但我还是想拼了命救他。”许敏告诉记者,孩子求生欲特别强,这二十多年来,我们一直把他当做宝贝,大学学的医学专业,毕业后在医疗单位工作,他一直是我的骄傲。

编辑:张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yy/1500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