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解读切断共同传播途


公民健康素养解读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内容延伸科普)第10条:艾滋病、乙肝和丙肝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

延伸科普一

艾滋病传播知识

云南省是我国艾滋病流行时间最早、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截至年底全省累计发现存活的感染者人数超过10万人,累计死亡超过3.8万人。

年以来,我省每年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均超过1万例,尤其是经性传播人数持续增加,90%以上的病例为性传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毒,通过肛门性交、阴道性交,就会传播病毒。性传播的形式包括临时性行为(含一夜情,婚前性行为)、商业性行为、配偶/固定性伴间性行为,以及男男同性性行为等。

如何预防艾滋病

HOWTOPREVENTAIDS

1

使用安全套预防性传播。在不知道对方感染状况的情况下,任何无保护的性行为都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对配偶忠诚、避免发生多性伴性行为和男男同性性行为,坚持、正确、全程使用安全套,是目前预防艾滋病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2

远离毒品,预防血液传播。尽管血液传播(注射吸毒)得到有效控制,但每年仍有大量通过注射吸毒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病例报道;同时,新型毒品泛滥日益严重,新型毒品常引起不安全的性行为,导致经性传播增加。远离毒品仍然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方法。

3

尽早母婴阻断预防母婴传播。目前,我省通过开展母婴阻断,艾滋病经母婴传播已达到接近消除的水平。育龄期妇女早检测、早诊断、早母婴阻断是防止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有效方法。

温馨提示:

艾滋病防不胜防,远离毒品、对配偶/性伴忠诚、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是预防艾滋病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发生不安全性行为等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行为后,早检测、早发现、早治疗能有效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防止艾滋病进一步传播。

延伸科普二

丙肝传播知识

1.什么是丙肝?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是由丙肝病毒(英文缩写HC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对人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丙肝病毒主要侵犯肝脏,可导致慢性肝炎,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

虽然目前还没有研制出能有效预防丙肝的疫苗,但是丙肝可以预防及治愈。

(认识丙肝,远离它)

2.如何预防丙肝?

拒绝毒品,不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

大力倡导无偿献血,杜绝非法采、供血;

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要到正规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

不与他人共用针具或其他纹身、穿刺工具;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引起出血的个人用品;

遵守性道德,保持单一性伴侣,正确使用安全套。

3.什么人应该接受丙肝检测?

共用针具注射毒品者;

接受器官移植者或长期进行血液透析者;

接触过被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者;

使用过被丙肝病毒污染、且未经严格消毒的针具以及医疗和美容器械者;

感染丙肝病毒的母亲生下的孩子;

有多性伴等不安全性行为者;

如怀疑自己感染丙肝医院进行咨询和检测。一般各地的传染病院、医院都可做丙肝相关检测。

(检测丙肝,确诊它)

4.丙肝可以至治愈吗?

如果得了丙肝,不必担心和恐惧,医院,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接受规范治疗,丙肝是可以治愈的。

但如果发展到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就很难治愈了,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怀疑医院检测。

(得了丙肝,治愈它)

5.丙肝患者应该注意些什么?

丙肝患者应避免吃高脂高糖类食物,避免剧烈运动。

饮酒、吸毒可加剧肝脏损害,从而加速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的进程,因此丙肝患者应该戒酒、戒毒。

在治愈前应避免怀孕。如果已经怀孕并生产,目前没有证据证实母乳喂养可以传播丙肝,但乳头有破损时,要避免母乳喂养。

延伸科普三

肝炎传播知识

病毒性肝炎是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伤为特征的一组传染病。

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发病率较高等特点。

目前病毒性肝炎病毒主要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类型。

传播途径有两种:

一种主要经胃肠道传播,如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另一种主要经血液、体液传播,包括母婴垂直传播、医源性传播及性传播等,如乙型、丙型、丁型病毒性肝炎。

如何预防?

乙肝防治知识

1、加强乙型肝炎疫苗人群免疫接种工作,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率。

2、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可与乙型肝炎疫苗联合用于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

3、通过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相应类型的肝炎病毒感染,接种乙肝疫苗还可有效减少与乙肝病毒相关的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的发生。

积极主动早期筛查,做到对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感染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慢性丙肝患者经规范治疗,大部分可以治愈。

慢性乙肝患者经规范治疗,可最大限度地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应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饮食、生活规律,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强健的体魄,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云南省疾控中心提醒大家

咳嗽、打喷嚏、蚊虫叮咬、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共用餐具和水杯、共用劳动工具、办公用品、钱币和其它无皮肤破损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丙肝病毒和乙肝病毒。

供稿:性艾所、免规所

美编:健促信息中心

转载/云南疾控

编辑/李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yy/1244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