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说说预防


年4月25日是第35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今年的主题是“接种疫苗,防控疾病,守卫健康,守护一生”。

什么是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是指把疫苗接种在健康人的身体内,在使人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特异性免疫的方法。例如,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种痘预防天花等。

儿童为什么要接种疫苗

宝宝自身的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对各种传染病的抵抗力比较弱,而接种疫苗是目前宝宝抵御疾病的最有效、最经济的一种方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些疾病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但是一旦感染就不可能完全治愈。比如小儿麻痹症就是因为没有服食小儿麻痹糖丸疫苗的结果,一旦患病就会导致终身残疾甚至死亡。因此,接种疫苗不但保护宝宝的身体健康、减少遭受打针吃药的痛苦,也能够有效减少了家长的精神压力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儿童在预防接种前

家长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1、接种前,家长可给孩子洗一次澡,保持接种部位皮肤清洁。换上宽松柔软的衣服,向医生说清孩子健康状况,经医生检查认为没有接种“禁忌症”方可接种。2、接种完毕,应在接种场所观察30分钟,医院。孩子打过预防针以后要避免剧烈活动,对孩子要细心照料,注意观察。3、生病的儿童等恢复正常后再接种疫苗。接种疫苗可预防哪些疾病?适龄儿童可免费接种的疫苗种类扩大到14种。接种后,预防的传染病增至15种,包括肺结核、乙型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风疹、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炭疽、钩端螺旋体病。为何要对新生儿接种卡介苗?接种卡介苗后能使机体对结核杆菌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力,可阻止结核杆菌在人体内的繁殖和播散,因此它对预防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结核有较好的作用。

新生儿为什么要在出生后

24小时内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我国大多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来源于母婴垂直传播及儿童早期的感染,因为新生儿对乙肝病毒无免疫力,而且免疫功能尚不健全,一旦感染了乙肝病毒,则易成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1岁婴儿感染乙肝病毒后,将有90%以上的人会变成慢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由此可见,新生儿预防乙肝尤为重要。所有的新生儿都应当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并按照0、1、6月龄的免疫程序,完成3剂乙肝疫苗的全程接种。

乙肝疫苗是否一定要打三针?

接种不同剂次乙肝疫苗后一般都会产生抗体。研究证明,全程接种3剂后,体内产生的保护性抗体的几率大、滴度高。据观察,接种第1剂后,约有30%~40%的人产生抗体,接种2剂后,约有60%~70%的人产生抗体,完成3剂全程接种后可使约90%以上的人产生抗体。

常规疫苗免疫

注意:上述程序为常规疫苗免疫程序,不包括应急接种和强化免疫。

温馨提示

我院为新生儿进行乙肝和卡介苗的接种

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是用于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疫苗。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疫苗接种后,使人体具有了预防乙肝的免疫力,将乙肝病毒清除,阻止感染,并不会伤害肝脏,从而达到预防乙肝感染的目的。所以爸妈一定要及时给宝宝接种乙肝疫苗,让宝宝避免乙肝感染。新生儿在出生后应尽快,一般在8小时内给予基因工程乙肝疫苗1支肌肉注射,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卡介苗卡介苗是一种用来预防儿童结核病的预防接种疫苗。卡介苗接种时间一般在宝宝出生后24小时进行接种。宝宝接种卡介苗后可能发生的反应:接种部位的局部会发生红肿、脓包、最后结痂。有的孩子可能出现低热,这是接种卡介苗后的正常反应,过些时间可自然恢复正常。

编辑丨贾梦

审核丨张娟

厚德仁爱求精创新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yy/1241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