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如何预防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


了解甲型病毒性肝炎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急性肝脏炎症,传染源主要是甲肝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无肝炎症状和体征,但甲肝病毒IgM抗体呈阳性者)。任何人都有可能被传染甲肝,尤其是儿童、孕妇和体弱者。甲肝的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乏力、肝大及肝功异常,病初常有发热,临床经过常呈自限性,绝大多数患者在数周内可恢复正常。已患过或感染过甲肝的人可获得牢固的免疫力。在流行期间,重症甲肝的发生率为0.1%~1%,极少转为慢性病变,死亡率也很低。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

甲型肝炎病毒主要存在于甲肝患者和隐性甲肝病毒感染者的粪便中,经粪——口途径传播。甲肝病毒通过患者的粪便排出,直接或间接污染手、水、食物和餐具,健康人摄入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后便可受到感染。甲肝通常呈散发,但在水源或蛤蜊、牡蛎等生食的水产品受到严重污染时可暴发流行。

如何预防甲型病毒性肝炎

甲型病毒肝炎是可防、可控、可治的传染病。预防甲肝,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种甲肝疫苗,无甲肝免疫史和未感染过甲肝病毒的人可通过接种甲肝疫苗进行预防。儿童在18月龄接种1剂甲肝减毒活疫苗;或在18月龄和24~30月龄各接种1剂甲肝灭活疫苗。此外,预防甲肝的关键就是把住“病从口入”关。预防甲型肝炎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二、吃熟食、喝开水,不生吃海鲜,尤其不生吃近海产品。三、共用餐具消毒,最好实行分餐,生食与熟食切菜板、刀具和贮藏容器均应严格分开,防止污染。   四、易受污染的食品要高温加热,一般情况下,在℃高温下达1分钟就可使甲肝病毒等失去活性。 五、不到卫生不合格的摊点就餐。

供稿:免疫规划科李静

编辑:王道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yy/1047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