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慢性黄疸型乙型肝炎,用苦黄注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痛、乏力为主要表现。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病程可长达20-30年,中医治疗慢乙肝有特定的优势[1]。本院收治一名慢性黄疸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入院后给予苦黄注射液等系统用药,取得较好疗效,现分享如下: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熊某,男性,29岁。

主诉:

因“发现HBsAg阳性10年,乏力、纳差、尿黄半月入院。

现病史:

患者10年前因体检查乙肝七项提示HBsAg阳性,当时肝功能正常,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纳差、目黄、尿黄,医院查“肝功能异常,胆红素高,彩超示肝脏回声光点增粗,脾肿大”,住院诊断为“慢性重型肝炎”,予熊去氧胆酸片、思密泰退黄治疗,肝功能损伤加重,建议转我院治疗。

患者治疗经过

入院后检查:

1.生化:谷丙转氨酶U/L,谷草转氨酶U/L,总胆红素umol/L,直接胆红素umol/L,白蛋白36.6g/L,碱性磷酸酶U/L,谷氨酰氨基转移酶79.0U/L,部分生化指标异常。

2.乙肝七项:HBsAg、HBeAg、HBcAb阳性。

3.乙型肝炎病毒DNA:5.0E+U/ml。

4.CT检查:腹部CT提示肝脏呈重型肝炎表现,脂肪肝,脾肿大。

5.其他:肾功能、电解质、输血前三项、血常规等检查正常。

诊断:

1.慢性重型肝炎;2.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3.脂肪肝;4.脾大。

治疗计划:

1.按肝炎常规护理,清淡饮食,监测血压、注意休息;

2.给予异甘草酸镁(mg)降酶,还原型谷胱甘肽(1.8g)护肝、苦黄注射液(50ml+5%葡萄糖注射液ml)退黄,予恩替卡韦胶囊等治疗;

3.必要时进行人工肝治疗。

第一阶段复查:复查表1

调整治疗计划:

1.-5-25停用异甘草酸镁及还原性谷胱甘肽;

2.-5-25加用促肝细胞生长素护肝,丹参酮改善微循环。

第二阶段复查:复查表2案例结论:

苦黄注射液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后期胆汁淤有明显退黄的作用,且同时有一定的降低ALT作用,因此认为苦黄注射液利胆退黄疗效良好。

讨论

苦黄注射液是由苦参、茵陈、大黄、大青叶及柴胡5味中药提取而成,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疏肝退黄的功效,又有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及调整机体免疫等功能[2]。本案例验证了苦黄注射液治疗慢性黄疸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具有较好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1]邓晓靖,雷亚云,曹贵霞,冯培民.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证候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J/OL].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1-7[-03-23].[2]李绍佐,王秋景.苦黄注射液联合思美泰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1(05):-.

精彩回顾

苦黄注射液(颗粒)高级专家研讨会在沪成功举办

新发

苦黄注射液可有效改善药物性肝损伤

典型案例

苦黄针颗序贯,有效治疗急性阻塞性黄疸

(内部学习资料)

让我知道你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by/1220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