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戊肝知多少


白癜风治疗体系 https://m-mip.39.net/nk/mip_6185589.html

简介

戊型肝炎(简称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多散发或爆发流行。由于戊肝病毒发现晚,戊肝检测未普及等原因,戊肝疫情被低估。其实戊肝一直活跃在人群中,同甲肝、乙肝、丙肝一样属于我国乙类法定传染病。

年4月,尼日尔爆发戊肝疫情,截止5月3日,共报告疑似病例例,含27例死亡,其中26例死亡为孕妇。

病毒属性

戊肝病毒是单股正链RNA病毒,感染人类的HEV为A型病毒株,包括8种基因型:基因1型和2型只感染人类;基因3型和4型常感染家猪或野猪等动物,易导致人畜共患病;基因5型和6型仅见于野猪中;基因7型和8型已在骆驼中检出。

流行

全球每年大约有万人感染戊肝病毒,其中约有万人出现戊肝症状,每年约7万人死亡。

传染源

主要是急性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此外,戊肝还是人畜共患病,HEV的主要宿主是猪,世界各地的猪均发现有HEV感染。HEV对猪的传染性很强,一旦猪群中的1只被感染,那么整个猪群均会被感染。从人类身上提取的HEV与本地猪种群中的HEV有着密切的序列同源性。此外研究显示,与这些感染猪有亲密接触的人如兽医等有较高的HEV检出率。在很多国家,在食物链的每一步均发现了传染性的HEV(从屠宰场到杂货架)。食用未烹饪且有感染的猪肉产品,如风干香肠,也是一个重要感染途径。在法国已证实HEV小爆发与这些患者消费风干香肠有直接联系。此外,还有其他可能的感染途径。如猪感染后,通过粪便中的HEV污染泥浆、蓄水池和河流,因此,可在贝类、水果和沙拉中发现HEV。

潜伏期

戊肝潜伏期2—9周,平均40天。戊肝患者和未表现出症状的戊肝感染者通过粪便排出戊肝病毒,在不知不觉中增加健康人感染戊肝的风险。

传播途径

戊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四种:1.消化道传播一一通过被戊肝病毒污染的水源、食物、餐具等传染是最常见的传播形式。饮用水遭到粪便污染造成的传播多见。食用未煮熟的猪肉、猪肝、海产品等也可能会感染戊肝;2.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一一与戊肝患者或隐性HEV感染者密切接触导致感染;3.血液传播一一输入带戊肝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4.母婴传播一一感染戊肝的孕妇在怀孕分娩的过程中将戊肝传染给新生儿。

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及高危人群HEV人群普遍易感

感染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不持久

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再次感染HEV可能导致慢性化

高风险人群:

如畜牧养殖屠宰者、餐饮业人员、育龄期妇女、疫区旅行者。

感染后高危人群:

戊型肝炎一般表现为急性自限性疾病,大部分症状不是很严重,但在一些特殊人群是有一些风险的。

第一个危险人群是孕妇,特别是妊娠最后三个月,如果感染了戊型肝炎病毒,可以产生肝衰竭,病死率甚至达50%以上。第二个人群是年老体弱患者,感染戊肝后可产生严重的黄疸甚至肝衰竭。第三个人群是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比如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特别是在有肝硬化的基础上,合并戊肝病毒的感染,可产生肝衰竭,导致比较严重的后果。此外,一些免疫抑制的人群,器官移植,比如肝移植和肾移植以及其他接受大剂量的免疫抑制剂治疗的人群,可能产生慢性的感染。

临床症状

很多青壮年患者并没有明显症状,有些患者会出现:

低烧,乏力、食欲不振(厌食),恶心和呕吐

胁痛,瘙痒(无皮损),皮疹,或关节痛

黄疸(皮肤眼睛出现发黄),大便颜色浅;

这些症状与其它肝病期的症状往往很难区别,通常持续1-6周。甚至很多患者感染过戊肝而不自知。

危害

戊肝通常具有自限性(急性HEV感染通常不需要抗病毒治疗。在几乎所有的病例中,HEV感染是自发清除的,出现临床症状的患者,通常在4~6周自愈),但有的病例可能发展成暴发性肝炎(急性肝衰竭),少数病例会发展为慢性(一般认为超过6个月或更长时间在患者粪便、血液中应用RT-PCR检测到HEV则为慢性感染)。孕妇感染预后较差,死亡高达5%-25%。慢性肝病患者重叠感染戊肝预后也很差。

诊断

1.发病前15d~75d内有不洁饮食(水)史、或有接触戊肝患者史,或到戊肝高发区或流行区出差、旅游史。

2.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持续乏力、食欲减退或其他消化道症状和(或)肝肿大伴有触痛或叩击痛。

3.血清学排除急性甲、乙、丙型肝炎。

4.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升高。

5.血清学检测抗-HEVIgG和(或)抗-HEVIgM阳性。

HEVRNA阳性(免疫力低下患者,抗体产生延迟,患者持续的病毒血症,在这类人群中检测HEVRNA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预防措施

主要为切断传播途径,如加强水粪管理,加强猪肉生产链中的管理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使用安全的水洗手特别是接触食物之前;避免饮用洁净度不明的水;注意食品安全;对感染者进行消化道隔离;筛查献血者HEV等。

戊肝疫苗HecolinTM年在我国授权,经过三期临床试验,证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疫苗,保护性可达95.5%,保护可延伸到接种后2年,在孕妇中使用也是安全的。目前疫苗还未广泛应用,第四阶段的疫苗评估主要涉及小部分特殊人群。

参考文献

1.戊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谈海玉

2.欧洲肝病学会(EASL)HEV感染临床实践指南摘译

李砚1译,汤善宏2审

3.被忽视的肝炎-戊型肝炎黄晓丽

医院肝病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by/1158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