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养鸭业迎来了一波持续的好行情。各品种雏鸭苗价格不断攀升,导致种鸭群的更新率下降、种蛋来源复杂等因素,进而带来一系列疾病的问题。进入秋冬季节,天气变化大,加重了疫病的防控难度,如鸭病毒性肝炎。笔者在走访肉鸭养殖户的过程中了解到: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愈发严重,有的注射2次抗体还有发病,有的雏鸭在运输过程中已发病死亡......
如何有效防控鸭病毒性肝炎,本文从传染病学、临床及剖检症状、防控措施等方面做一介绍,以助养殖企业有效防控,减少经济损失。
鸭病毒性肝炎简称鸭肝炎(DHV),是由不同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以肝脏呈现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的急性烈性传染病。我国以DHV-I流行最为严重,几乎养鸭地区均有发生,对易感雏鸭具有高度致死性且传播迅速,1周龄以内的易感雏鸭病死率常在95%以上。
二、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2.1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1~4天,突然发病,病程短促。病初精神萎靡,不食,行动呆滞,缩颈,翅下垂,眼半闭呈昏迷状态,有的出现腹泻。不久,病鸭出现神经症状,不安,运动失调,身体倒向一侧,两脚发生痉挛,数小时后死亡。濒死时头向后弯,呈角弓反张姿势。
2.2剖检变化
剖检可见特征性病变在肝脏。肝肿大,呈黄红色或花斑状,表面有出血点和出血斑,胆囊肿大,充满胆汁。脾脏有时肿大,外观也类似肝脏的花斑。多数肾脏充血、肿胀。心肌如煮熟状。有些病例有心包炎、气囊中有微黄色渗出液和纤维素絮片。
肝脏水肿,并有许多针尖大至黄豆粒大出血点。胆囊肿大,充满胆汁。显微镜下观察,肝细胞在感染初期呈空泡化,后期则出现病灶性坏死,中枢神经系统可能有血管套现象。脾肿大,呈斑驳状。肾肿胀,血管明显,呈暗紫色树枝状。
本病在自然条件下主要感染鸭,不感染鸡鹅,一年四季、不同品种、性别的鸭均可感染,健康鸭通过接触被患病毒性肝炎鸭和带毒鸭污染的饲料、水、垫草、车辆等传染而流行发病,也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雏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高,1周龄内的雏鸭病死率可高达95%,而1月龄以上的鸭则很少发病死亡。因饲养管理不善,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鸭舍阴湿,鸭群拥挤,温差大,高密度等均可促使本病发生。
当前种鸭免疫情况
由于DHV-1主要发生在3周以内的雏鸭,特别是3-7日龄雏鸭发病死亡严重,所以为它们注射疫苗是非常有效果的。①种鸭在产蛋前2周用弱毒疫苗免疫一次,5个月内可使下一代雏鸭或者抗DHV-1的免疫;②在DHV-1流行的严重地区,在种鸭产蛋前2-3天进行两次(间隔7天)弱毒疫苗后4-5个月,在种鸭产蛋高峰期开始下降时,用DHV-1弱毒疫苗免疫一次。
当前雏鸭免疫及情况
(1)没有母源抗体的雏鸭在1日龄内用弱毒疫苗DHV-1进行皮下注射或者口服,2天产生抗体,5天达到高峰,此后略有下降,一直持续到8周龄;
(2)有母源抗体的1日龄雏鸭1日龄注射过卵黄抗体的,可以选择在7-10日龄用鸭肝炎疫苗1羽份饮水免疫效果佳,尤其适用于笼养厂。
我国现在控制雏鸭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技术手段是对种鸭进行免疫,使下一代雏鸭被动获得保护,以及对刚孵出的雏鸭注射高免抗体,实践证明是非常有效可行的。对于散养鸭群,国家没有强制免疫的具体措施,给对DHV-1和DHV-3易感的鸭群,常常暴发流行,损失惨重。
笼养肉鸭和规模化场面临的防控难点
1.当前种禽和蛋禽使用的弱毒疫苗普遍是使用的DHV-1型疫苗,所以通过母源抗体和注射高免精制抗体不能够对当下商品代肉鸭发生的DHV-3型进行有效的防治。
2.商品代行情的利好,种鸭的强制换羽导致商品肉鸭的鸭肝炎母源抗体水平参差不齐,环境中的野毒对雏鸭威胁大。
3.规模化场区全进全出制度实行不到位,短期内小环境难以净化。
4.商品肉鸭上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的应用缺少,肉鸭生长中期抗体水平低或者说血清型的不匹配导致反复发病。
笼养棚舍中后期鸭群发病,面临着高昂的人工费用,强烈的应激反应和疾病防控时效性等问题,给从业人员造成不可控制的经济损失。
南京天邦生物技术服务公司建议防疫方案
1.消毒
孵化场消毒、种蛋熏蒸;育雏室进行清洗、消毒、空栏,是防控雏鸭疾病有效的措施。
2.免疫
对种鸭进行免疫是控制雏鸭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技术手段,使下一代雏鸭被动获得保护,以及对刚孵出的雏鸭注射弱毒苗或者高免抗体,实践证明是非常有效可行的。
?种鸭建议免疫程序
ü开产前2周用鸭甘宁免疫一次,5个月内可使下一代雏鸭获得被动保护
ü在DHV-I流行的严重地区,开产前2-3周免疫两次(间隔7天)鸭甘宁;4-5个月后,在产蛋高峰期开始下降时,鸭甘宁免疫一次
?蛋鸭建议免疫程序
ü产蛋前2-3周免疫两次(间隔7天)鸭甘宁
?雏鸭建议免疫程序
ü1日龄雏鸭皮下注射或者口服(口服需加倍剂量)鸭甘宁,2天产生坚强保护力,免疫保护期8周
1-3日龄内注射高免精致抗体,保护好雏鸭;7-9日龄口服免疫鸭甘宁(1倍量)
鸭甘宁
主要技术指标和特点:
?安全性
ü毒株安全好,1日龄雏鸭10倍剂量免疫安全
ü遗传稳定性好,毒力不返强
ü免疫后通过粪便排毒,漏免鸭感染疫苗毒获得保护
?免疫原性
ü突破母源抗体影响,1日龄即可免疫
ü皮下或肌注后2天产生坚强免疫力
ü加倍剂量饮水后5天产生免疫力
ü雏鸭免疫保护期8周
ü种鸭2次免疫后保护期天,母源抗体与母鸭抗体相当
?稳定性
ü独创的冻干保护剂技术,冻干损失小
ü抵抗37℃10天的耐老化试验
ü在2-8℃保存期2年
◆该保护剂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7)。
专注水禽健康养殖,缔造食品安全高标准
水禽健康养殖平台为您的健康养殖事业保驾护航!!
养殖或疾病问题可咨询常老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by/11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