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养鸭怎样做好卫生防疫


大棚养鸭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养殖方式。其中主要是大棚建设的场含本比养殖场房屋建设的成本要低很多,养殖的规模和养殖的区域都可以扩大。但是利用大棚养殖卫生管理和疫病防治是非常关键的,那么,我们就要建立全面的卫生防疫流程和准备工作。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大棚养鸭是如何做好卫生防疫的吧。

  1、大棚消毒

  在大棚搭建的时候我们可以提前将大棚进行消毒。因为购买回来的大棚上面很有可能携带很多的细菌,如果没有进行消毒,到时鸭苗入舍之后会造成细菌感染,导致鸭苗发生疫病,出现大面积的死亡。一般可以利用消毒喷雾对大棚进行消毒,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要等到消毒的气味散尽之后才能进行搭建。

  2、鸭舍消毒

  大棚搭建好之后要进行鸭舍消毒。我们对所选的养鸭场地没有做过多的处理,那么它多多少少会存在一些细菌、病菌等之类的。一般可以采用福尔马林进行消毒,或者是采用高锰酸钾兑水、甲醛用来消毒。消毒的时候鸭舍的温度要在十八度左右,同时要保持通风,等到气味消散之后就可以了。

  3、鸭苗消毒

  鸭苗的购买一般要去正规的养殖场购买,这样购买回来的鸭苗会有保障。同时在购买鸭苗的时候,不要贪图便宜,购买疫区的鸭苗。尽管鸭苗是在正规的地方购买的,而且还是相对优质、健康的鸭苗,那么我们未来规避风险,在鸭苗进入养殖场钱,要堆它们进行消毒。因为鸭苗是比较脆弱的,那么消毒自然不能采用有毒的物质,一般是通过一些搪水、抗应激的电解质、维生素、微生态制剂等,来达到增强体质和消毒的效果,提高成活率。

  4、日常管理

  在大棚养鸭的过程中,日常管理对于预防疫病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不定期的对养殖大棚中的粪便、食物残渣、垫料、废水等进行清理,粪便和垫料一般是三天左右一清理,而食物残渣和废水每天都需要清理。每隔半个月左右,对大棚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其中包括食槽和水槽。然后就是要根据鸭子生长的不同阶段,控制养殖大棚中的温度、湿度、密度、空气等。饲料要选用优质的饲料,同时可以在饲料中加入抗生素,来预防疾病。

  5、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预防鸭子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方法。对于一般的养殖户来说,他们都了解在某些特定的时候,需要给鸭子进行疫苗注射,以保证鸭子的健康生长,同时可以在鸭子体内形成抗体,当疾病突发的时候,能产生免疫力,从而不造成影响。比如说对一日龄的雏鸭注射鸭肝弱毒苗,对四五日龄的雏鸭注射鸭传染性浆膜炎、大肠肝菌二联苗以及对周龄的鸭注射鸭瘟弱毒苗。

  以上就是应大家的需求,整理出来的关于大棚养殖鸭子预防疫病的方式方法。如果大家还有什么地方不了解的,可以随时咨询我们。

1、连续使用3-5天,可使粪便细腻,臭味减少,粪便逐渐变稠。

2、使用7-10天,薄壳蛋逐渐变少,蛋壳颜色由浅至深逐渐恢复。

3、15天-20天,蛋重不达标的逐渐达标增重,产蛋率低的逐渐增加产蛋率。

4、20-30天,死亡淘汰率明显减少和降低。

5、长期使用本品可预防安卡拉病毒、温和型感冒、新城疫、大肠杆菌、输卵管炎等病毒和细菌性疾病。

6、本品可代替中药、脱霉剂、微生物制剂和预防性抗生素在蛋禽饲料当中的应用。

7、在做疫苗以前使用本品可减少对鸡的应激,增加疫苗的效果,但本品不能和疫苗同时混合使用。

8、本品预防腺胃炎、肌胃炎、肝炎、球虫、出血性肠炎和细菌性肠炎。

治疗肝炎:太子素+小苏打,连用3-5天

治疗腺胃炎、肌胃炎时:太子素+西咪替丁+阿莫西林

治疗出血性肠炎时:太子素+硫酸新霉素+K3

治疗细菌性肠炎时:太子素+硫酸新霉素

治疗病毒性疾病时:太子素+抗体

1、苗禽进来前两天,太子素拌料连续使用,可不用或减少开口药。能达到:(1)快速排出脐类;(2)减少苗禽的鸣叫时间;(3)减少弱苗的存在;(4)提高苗禽的整齐度和健雏率。

2、第四天开始拌料连续使用,能达到:(1)减少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比例;(2)预防肠炎、腹泻大肠杆菌等细菌性疾病。

3、第十天开始拌料连续使用,能达到:(1)预防腺胃炎;(2)预防球虫;(3)预防肉鸭细小病毒(大舌头病);(4)预防安卡拉病毒(腺病毒);(5)温和型感冒(6)预防病毒性疾病。

4、第二十一天开始,每拌料连续使用,能达到:(1)减少肝坏死和肝硬化,恢复肝功能;(2)降低细菌病和病毒病的严重性,降低药物的使用量;(3)改善肠道微生物环境,增加肠道的吸收利用率,降低料肉比;(4)快速提升采食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ysbj/1212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