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起番茄病毒病,很多菜农朋友都会感到非常头疼,如果遇到病毒病暴发的年份,许多菜农朋友更是不知所措。自年开始,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又称TY)席卷北方多地,植株染病以后生长缓慢,开花坐果能力大幅降低,往往在短时间内使得整个棚室的番茄都出现同样的症状,菜农多称为黄头顶,导致番茄出现严重的减产绝收。年,突如其来的褪绿病毒病来袭,又让菜农防不胜防,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番茄上常发病毒病的种类及表现症状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
该病在年山东寿光以及多个主要西红柿种植区发生,以越夏茬和秋延迟茬口受害严重,植株主要表现生长点附近叶片黄化、扭曲生长,叶片变平、硬化和黄化症状,出现菜农常说的“平顶生长”状态,所以又称为“黄化曲叶病毒病”。植株受害后,生长速度减缓甚至生长停滞,植株在田间表现严重矮化,植株开花结果异常,或坐果后果实生长速度慢,发病速度相对较快,幼苗定植后至开花前和开花后至三穗果后是其主要发病时期。烟粉虱是该病的主要传播媒介,虫体获毒后可终身带毒,成虫一般附着在叶背取食和传播病害。
番茄褪绿病毒病
番茄褪绿病毒,多在西红柿开花后开始显症,主要表现症状为上部3、4片叶出现黄化,其中顶叶呈鲜黄色,从第2片叶开始呈斑驳黄化,越往下斑驳症状越明显,同时叶片变厚,但小叶症状不明显,植株长势受影响但并不是停止生长。番茄褪绿病毒最大的好处是,减产但不绝产,一般只是影响2-3穗果实的生长,随着气温降低以及对植株长势的调控,还有恢复正常的可能性。烟粉虱是褪绿病毒病传播的唯一媒介,而高温、干旱有利于烟粉虱的迁飞和传播,同时也有利于病毒的增殖和症状表现,因此在高温干旱的环境下病毒病容易发生。
除此之外,番茄条斑病毒病、番茄斑萎病毒病等也常在番茄上出现,要注意区别防治。
综合防治病毒病
番茄病毒病高发的原因,除了与品种抗性有关外,与高温干旱的环境、棚内传毒害虫猖獗及植株抗逆性差也有关系。病毒病是蔬菜上的“癌症”,能防不能治,必须做好预防。
合理选择抗病毒品种
品种抗性与病毒病的发生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但是并不是说种植了抗病毒品种就不会上病毒病,如植株长势弱、遇到高温干旱的环境等,抗病毒品种也可能出现病毒病症状。自发生黄化曲叶病毒病以来,番茄品种就一直在更新,但品种更新的重点由前几年的单纯抗TY转变成了抗TY、线虫、叶霉的同时,果型、产量等也一并包括在内。年,突如其来的褪绿病毒让大多数菜农防不胜防,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而西红柿褪绿病毒病暴发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当时没有抗这种病毒的品种。
选用抗病毒病的品种为控制病毒病发生发展的重要一环。但是,需要提醒菜农朋友,由于病毒病种类非常多,而当前的抗病品种多是抗某一种病毒病或是某一种病毒病的一个病毒株系,所以选择抗病品种时要有针对性。不要以为选择了抗病毒品种,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合理浇水,避免干旱,从而避免病毒病高发的环境
高温干旱的棚室环境极易导致病毒病高发。夏秋茬蔬菜定植后,菜农除了通过设置遮阳网、喷洒降温剂等措施降低棚内温度外,关键是合理浇水。蔬菜定植后,有些菜农通过过度控水的措施进行蹲苗,为病毒病发生创造了条件。一般来说,蔬菜缓苗后10—15天左右浇促棵水,以促进根系深扎。若温度过高,水分蒸发量过大,土壤干旱时,也应及时浇小水,增加棚内湿度。此后,应视土壤状况见干浇水,切不能大水漫灌,以防引发其他茎基部病害。
清除棚内及周边杂草,切断病毒病传播途径
每年这个时候,菜农都会抱怨,已经进行了高温闷棚,棚室中原有的病菌、虫卵都被杀死了,为什么蔬菜定植后没几天就感染了病毒病呢?这归因于防虫工作不到位,棚室周边杂草丛生,为传毒害虫提供了栖息之地,很多害虫都在蔬菜定植后伺机进棚为害。病毒病主要依靠蚜虫、粉虱等传毒昆虫进行传播,想要切断其传播途径,防虫工作必须赶早。建议菜农及时清除棚内及棚外四周杂草,降低虫源基数,并于蔬菜定植前在顶部放风口、前脸放风口处都设置上防虫网,切断病毒病的传播途径。棚内张挂粘虫板,定期时用药防虫,喷熏结合,效果更好。
前期培育壮棵,增强植株抗病性
幼苗定植后及时蹲苗,适当控水控肥,中耕划锄,拉大昼夜温差,促进根系深扎,培育壮棵。进入结果期,合理留果,保持植株长势平衡,追肥时注意随水冲施腐殖酸类、甲壳素类等养根性肥料,同时叶面喷施氨基酸类叶面肥,做到养根护叶,这样才能保证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合理用药,控制病毒病的发生发展
苗期一旦发现病毒病植株,应立刻拔除至棚外,避免传染其它健康植株。防治病毒病,可选择病毒A、菌毒清、三氮唑核苷等化学类农药,混用香菇多糖、葡聚烯糖、低聚糖素、宁南霉素、氨基寡糖素、苦参碱等生物农药,激发植株自身的防御系统。此外,添加胺鲜酯、芸苔素内酯、细胞分裂素等生长调节剂和核苷酸、锌肥等叶面肥,可以调节植株生长,效果较好。
北京看白癜风好专科白癜风吃什么药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zl/4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