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HarryL.A.Janssen,PhD,MD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教授,担任北美最大的医院医院肝脏中心主任,他在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免疫学治疗和疾病转归、肝病相关的高凝状态的研究取得了突出成就,Hepatology,JournalofHepatology等著名杂志编委成员,已发表文章余篇。在本届AASLD年会上,作为乙型肝炎SpecialInterestGroup(SIG)项目的客座教授,Janssen教授做了题为“乙型肝炎新型治疗药物”的专题报告。会后,本刊对Janssen教授进行了专访。
治疗乙型肝炎几大治疗新策略
现今,丙型肝炎治愈使其已经成为了一个即将解决的问题。然而,现有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的疗效有限,需要寻找抗HBV的新策略,从而使乙型肝炎也成为一个可以治愈的疾病。目前,令人振奋的是,现在有很几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新药非常具有前景。许多公司在研发新型乙型肝炎药物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希望实现疾病的功能性治愈,即临床上HBsAg的血清学转换。
Janssen教授认为,目前,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实现这一目标:①靶向HBV病毒学通路的策略,我们可通过干扰HBV生命周期中的几个重要节点来阻断HBV复制;②免疫学策略,通过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使其控制病毒;③RNA干扰策略,通过引物的设计,可以精准地下调病毒蛋白如HBsAg和HBeAg的表达,最终实现对病毒的控制;④新一代的核苷(酸)类似物,它们可产生良好的病毒下降效果,但还可能实现对病毒的免疫控制。目前正在进行开发的病毒外壳蛋白抑制剂,可产生抗核颗粒物并抑制病毒复制,甚至最终清除病毒。但这些药物是否具有功能治愈的作用还是一个疑问。最有可行的方法是,我们将上述药物与干扰素、治疗性疫苗、PD-1和PD-L1阻滞剂的免疫类药物和Toll样受体激动剂组合用药,从多个途径来实现对病毒的控制,最终实现治愈。
Janssen教授强调“当然,我们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大多数药物仍在早期研发阶段,还没有进入临床,最快的正在进行临床II期试验。我们课题组也在针对如何降解病毒复制模板ccc-DNA进行早期研究,期待其早期进入临床。”
根据患者的人群特征进行个体化治疗
Janssen教授认为个体化治疗概念的提出非常好,针对不同的患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在干扰素的应用上也是如此,它在不同的患者中,治疗效果是不相同的,仅在30%的患者中有效,且有一定的副反应,因此我们需要根据HBV的基因型、病毒载量、肝脏炎症程度和其他一些因素来制定治疗方案,因为这些方面情况的。
在前述新药方面,我们应首先证明这些化合物的有效性,适用于哪些人群。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RNA干扰药物在HBeAg阳性患者中的疗效比HBeAg阴性患者显著,这可能和HBeAg阴性患者体内病毒DNA与宿主基因的整合有关。为使HBeAg阴性患者获得更好的疗效,我们可能需要对药物重新设计。事实上,只有我们了解更多的关于HBV生命周期的奥秘,才能在个体化治疗上取得成功。
大会点评:3项有关乙型肝炎的突破性研究
在今年AASLD年会上,Janssen教授认为共有3项乙型肝炎的突破性研究值得一提。
1Janssen教授课题组有关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NCOA2基因附近一个重要蛋白质的编码基因的突变可能与干扰素应答有关。该蛋白可能参与细胞生长、代谢及癌变。这项研究为我们了解干扰素及免疫控制、消灭病毒的作用机制提供了重要信息。2RNA干扰化药物ARC-可降低患者的血清HBVDNA和HBsAg水平,这是RNA干扰技术首次在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虽然患者没有治愈,但其HBVDNA和病毒抗原水平有显著下降。相信随着更高剂量和优化治疗的开展,特别联合免疫调节药物治疗,我们将可以实现功能性治愈。3病毒核心抑制剂NVR3-,它是一种靶向完全不同的抗病毒药物。
这些在乙型肝炎领域研发出的新型药物,让我们为之振奋。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看到通过不同途径的联合治疗,实现乙型肝炎的治愈。
版
权
声
明
版权属国际肝病网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肝病网”
(来源:《国际肝病》编辑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zl/13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