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毒性炎部分重点考点总结
——西医综合学霸笔记
(1)病毒性肝炎肝细胞两个变化方向:
①大→细胞水肿→溶解性坏死(液化性坏死,即点、片、接、大片坏死);
②小→嗜酸性变→凋亡(嗜酸性坏死,凋亡小体);
(2)丙肝病理特征:肝细胞脂肪变性;汇管区淋巴细胞浸润可见到淋巴滤泡;胆管损伤;丙肝最容易转化为慢性肝炎;丙肝是最容易脂肪变的肝炎。(脂肪变性多见于丙肝和酒精性肝硬化)
(3)肝细胞疏松化、气球样变、点状坏死、嗜酸性小体形成对于诊断普通型肝炎具有相对的特征性;而肝细胞的大片坏死、崩解则是重型肝炎的主要病变特征。
(4)桥接坏死可以导致肝小叶重建,所以与肝硬化最密切的坏死是桥接坏死;
(5)甲、戊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不导致病毒携带者状态,不会转为慢性肝炎,不导致肝硬化。
(6)乙、丙、丁能引起慢性肝炎,其中丙肝最容易转化为慢性肝炎;
(7)庚肝主要发生在透析患者,通过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传播,部分可转变为慢性肝炎;
(8)乙肝HBV为唯一双链DNA病毒,其它肝炎都为RNA病毒,乙型肝炎是目前最常见的病毒性肝炎。
(9)毛玻璃样肝细胞是乙肝一种特殊的形态学特征,不是玻璃样变性,是胞质充满嗜酸性颗粒状物质,电镜下滑面内质网增生HBsAg颗粒沉积。
(10)丁肝HDV是缺陷病毒,要与乙肝、丙肝重叠感染。
(11)乙、丙肝炎常导致非黄疸性肝炎,甲、丁、戊肝炎常导致黄疸性肝炎;
(12)液化性坏死常见于:脑、脊髓的液化性坏死;病毒性肝炎的细胞水肿,溶解性坏死;脂肪坏死,急性胰腺炎胰酶酶解、乳腺组织创伤时。
(13)嗜酸性变不是凋亡、不是坏死,是变性;嗜酸性坏死才是凋亡;可完全再生:点状坏死+嗜酸性坏死;
(14)肝脏本身多为凝固性坏死,但病毒性肝炎为液化性坏死;胰腺本身为凝固性坏死,但胰腺炎时为液化性坏死;(实质脏器坏死一般均为凝固性坏死,脑除外)
①病毒性肝炎→细胞水肿→液化性坏死;肝淤血→脂肪变→凝固性坏死;
②胰腺炎胰腺组织→凝固性坏死;胰周脂肪(胰酶酶解)→脂肪坏死(钙皂形成,特殊液化性坏死);
(15)肝硬化早期肝体积增大,晚期体积减小;
(16)酒精性肝炎:①肝细胞脂肪变性;②酒精透明小体(Mallory小体)形成;③灶状肝细胞坏死伴中性粒细胞浸润
(17)病毒性肝炎:①肝细胞气球样变(细胞水肿);②肝细胞嗜酸性小体(凋亡小体)(乙肝→毛玻璃;丙肝→脂肪变);
(18)不同肝硬化的特点总结
①门脉性肝硬化→结节小而均匀,纤维分隔宽窄一致(小结节性肝硬化);
②坏死后性肝硬化→结节大且不等,纤维分隔宽窄不一厚薄不一,胆管增生明显(大结节型肝硬化);
③胆汁性肝硬化→肝脏呈细颗粒状,假小叶不完全分割,典型假小叶结构少见,镜下肝细胞层网状或羽毛状坏死;
以上内容摘自西医综合学霸笔记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拿下西综,取得高分!
22版高分学霸笔记再次经过修改完善,内容更加丰富、总结更加全面,潜在出题点、多选题考点、单选题考点、重难点均有总结提炼,大飞师兄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总结、记忆考点,是一本强化+冲刺阶段西综复习必备的提分利器,性价比高、质量高、提分快的复习宝典!
大飞西医综合学霸笔记
更完善、全面的核心考点总结归纳
更充分、详尽的细节性考点挖掘
更细致、专业的潜在性考点把握
更科学、快捷的高效记忆技巧
部分学霸笔记展示
考点精炼总结、考点横纵联系;
挖掘潜在出题点、高效记忆;
强化/冲刺阶段复习必备
冲刺高分—提分利器
1.(NOX)病毒性肝炎中常见的肝细胞变化有()
A.胞浆疏松化
B.气球样变
C.嗜酸性坏死
D.溶解坏死
2.(NO36A)肝细胞碎片样坏死的形态学改变是()
A.坏死肝细胞核碎裂
B.肝小叶内肝细胞广泛的点状坏死
C.坏死突破结板向肝小叶内扩散
D.肝细胞坏死超过1/3造成肝小叶结构不完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zl/13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