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患者如何正确饮食


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陈素梅介绍,病毒性肝炎由甲、乙、丙、丁、戊等不同类型的肝炎病毒引起,是肝脏炎性疾病的总称。最常见的肝炎病毒包括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

乙型肝炎是呈世界性流行的病毒性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其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液、体液和母婴传播,乙型肝炎多呈慢性,常反复发作,如果不经治疗,很多患者会发展为肝硬化、肝癌,最后发展为肝衰竭而威胁到患者的生命。我国是乙肝高发区,病毒性肝炎患者学会如何正确饮食、合理运动至关重要。

那么,病毒性肝炎患者该怎样吃?

急性肝炎初期或慢性肝炎发展恶化期:

此时不可强迫进食,饮食供应须量少、质精、易消化,尽可能照顾病人口味,可用低脂流食或半流食;如病人恶心、拒食或食量太少无法满足其生理需要,可由静脉输入葡萄糖、维生素和电解质以维持基本营养和保持水和电解质平衡。对急性暴发型肝炎病人可采用静脉营养;如病人病情急剧变化,血氨高有肝昏迷先兆,则应减少其蛋白质摄入量,或短时间内采用无蛋白质饮食。

慢性肝炎或肝炎康复期:

热能的供给应适当。

热能要充足,但不宜过高。病毒性肝炎成人患者一日摄入—千卡热量为宜。肥胖患者则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限制热量,控制饮食。

供给质优、适量、产氨少的蛋白质。

蛋白质供给可按每人每日每公斤体重1.5—2克计算(占总热量的16%左右),如有腹水并无血氨增高者,每日每公斤体重供给蛋白质2—3克;如有血氨增高者,则应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应选择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特别要多供给鱼、虾、鸭、去皮鸡肉、牛奶、黄豆、玉米、小米、糯米、菜花、小红枣等含支链氨基酸多的食物;要少吃带皮鸡肉、猪肉、牛肉、羊肉、兔肉等含芳香族氨基酸多的食物。

碳水化合物要适量。

不宜过多食用甜食或简单糖类,以免影响食欲,并妨碍其他营养物质的摄取以及引起胃肠胀气。全日碳水化合物总摄入量约为—克。

脂肪不必过分限制。

在肝炎早期,因病人厌油,可短期给予清淡饮食,待肝功能趋向正常,食欲好转后,可适当放宽脂肪供给量,要多供给易于消化吸收的全奶、各种植物油等。对伴有脂肪肝或高脂血症者则应限制脂肪。患胆汁淤积型病毒性肝炎者易发生脂肪痢,减少脂肪摄取可以改善症状。

维生素供应须充裕。

膳食中应供给多种维生素,必要时,还要补充维生素制剂。

戒酒,避免加重肝细胞损伤。

要合理加工烹调食物

提高食品的色、香、味、形,以促进患者食欲,并利于消化吸收;忌用油煎炸的食品及胡椒、辣椒等刺激性调味品,以保护肝脏。

少食多餐。

肝炎病人每日可食用4—5餐。每次食量不宜太多,减少肝脏负担。食物应新鲜、可口、易消化。(郑志强吴雪琴黄芳铭)

陈素梅,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福建省泉州市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委员,福建省泉州市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常务委员,福建省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常务委员,福建省医学会肝纤维化学组成员。

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zl/1218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