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临床意义


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不同时期及随着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发生相应的动态变化,其临床意义也不同,常见的模式和意义如下。

(1)大三阳(HBsAg、HBeAg和抗HBc阳性):是HBV活动性复制的标志,肝组织中的HBV很不稳定,时常在复制和静止期交替。根据HBeAg向外周血液中释放的时期不同,其传染性和临床意义也不同。①在HBV复制的早期或活动期,HBeAg的含量逐渐升高,此时抗HBcIgM多为阳性,HBVDNA含量很高,肝脏功能多存在损伤,也是机体发生免疫应答的重要标志,此时临床上可进行抗病毒治疗;②在HBV复制停止或下降期,血循环中的HBVDNA含量处于下降期或呈阴性,肝脏损伤处于修复期或肝脏功能检测指标正常,因此对HBeAg进行动态检测具有重要意义;③部分HBV感染者在感染早期,因C区变异或选择性体液免疫缺陷等原因,血清中抗HBc抗体一直阴性,此时HBsAg和HBeAg含量很高,应列为活动性复制期,循环中的HBVDNA含量处于高水平,其临床意义和预后尚不十分清楚。

(2)大三阳伴抗HBs抗体阳性:此种模式并非检测错误。在HBV感染急性期、活动期和感染者免疫系统具有应答时,大三阳的乙型肝炎患者循环中存在急性抗HBsIgM抗体,常与大分子的HBsAg结合成HBsAg/IgM复合物,抗HBs抗体的含量处于低水平,并非是中和性的IgG抗体,不是血清学转换的标志,而是机体免疫清除的重要信息。根据HBsAg/IgM复合物存在的时期和迁延的时限不同,有不同的临床意义,结合HBVDNA含量和肝脏功能的变化可准确的判断疾病发展的时期,根据感染者的免疫清除功能不同,预后各异,对临床诊疗意义重大。如果抗HBs抗体水平和HBVDNA同时很高,应考虑是不同HBsAg亚型病毒的双重感染,此种情况在临床中非常少见。

(3)  小三阳(HBsAg、抗HBe和抗HBc阳性):HBV感染与机体免疫系统的长期应答之后,HBeAg和抗HBc抗体发生血清学转换,肝脏组织中的HBV多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循环中HBVDNA多呈阴性。小三阳伴循环HBVDNA阳性的患者,HBVDNA的含量处于低水平,要高度怀疑HBV活动性复制。

(4)  小三阳伴抗HBs抗体阳性:根据抗HBs抗体含量的水平不同,有不同的临床意义,含量较高者,要考虑不同的HBsAg亚型HBV的双重感染,HBVDNA常呈阴性;含量较低者,应考虑抗HBsIgM和HBsAg/IgM的检测结果,后者阳性应考虑是HBV活动性复制期。

(5)  HBsAg和抗HBc抗体阳性:在HBeAg和抗HBe抗体发生血清学转换的过程中,肝组织中的HBV因处于静止期而无新的HBsAg释放到外周循环中,外周的HBeAg被中和而消失,血清中尚无抗HBe抗体检出,因此存在1~2周或更长的HBeAg和抗HBe抗体同时阴性期,此时患者体内HBV处于不稳定状态。如果循环中HBVDNA阴性,表示外周HBV被清除,不久将出现抗HBe抗体阳性,即变成小三阳的稳定模式;如果HBVDNA阳性,要注意存在HBV的变异和活动性复制,此时肝脏组织多存在免疫损伤,临床治疗应尽可能缩短这一时期,避免肝脏反复受损导致肝脏纤维化的形成。

(6)  抗HBc单项阳性:根据抗HBcIgM^BIgG的不同,有不同的临床转归和预后,在疾病复制期,可转化为HBsAg阳性,循环HBVDNA阳性;但大部分患者继而发展为抗HBs抗体阳性,标志HBV被清除而处于痊愈的稳定恢复期。

(7)  其他抗体阳性模式:HBV感染者如处于HBsAg和HBeAg阴性,其他抗体阳性的任何模式时,则循环中的HBVDNA处于阴性状态,如果HBVDNA检测阳性,应考虑检测错误或污染。此种模式的人群绝大多数彻底痊愈,较少再次发生HBV的活动性复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zl/1167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