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你应该知道的那些事儿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数据显示,在危害国民健康的5种病毒性肝炎中,乙肝的感染率最高、治疗难度最大。据估算,我国目前乙肝病毒的携带者大概有万,其中有万是慢性乙肝病人;其次,丙肝的感染者也有万。我国今年的肝炎日宣传主题为“抗击肝炎,预防先行”,强调肝炎对国民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紧迫性。
1
“五兄弟”
病毒性肝炎通常分为甲、乙、丙、丁、戊五型。按它们各自的主要传播途径,这“五兄弟”可以分为两类:
一、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通过污染的手、食物和水等传播):甲肝和戊肝
二、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及母婴传播:乙肝、丙肝及丁肝
★甲肝是由甲肝病毒(HAV)引起的、以肝实质细胞损伤为主的常见急性消化道传染病。甲肝感染不会造成慢性肝病,也很少致命,但会出现使人衰弱的症状,并可引致高死亡率的重型肝炎(急性肝衰竭)。
易感人群:甲肝免疫:20-40岁的人易患甲肝
一般情况下,加热℃一分钟,就可使甲肝病毒失去活性。
近年来,甲肝防控成效明显。甲肝疫苗的首针接种率达到90%,三针的全程接种率达到95%。
一般筛查甲肝抗体IgM,如果是阳性,有转氨酶升高及不洁食物史,可能会怀疑甲肝。
毛蚶是甲肝暴发的罪魁祸首。为避免感染甲肝,请勿进食未煮熟食物、注意食物料理环境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感染者的粪便污染水源、食物、蔬菜、玩具易于传播给别人。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症为主要病变并可引起多种器官损害的传染性疾病。在我国,乙肝是感染率最高的、危害最大的病毒性肝炎。
乙肝病程迁延,易转变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一般筛查乙肝五项检测,如果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话,我们可以再进行病毒载量检测。
丙肝是由丙肝病毒(HCV)引起的肝病。从严重程度看,丙肝有可能只出现几周轻微症状,也可能终身患有严重肝病,并可能导致肝硬化或肝癌。丙肝在肝炎界素有“低调杀手”之称。丙肝的可怕之处在于,一旦患病后,有50%―85%的几率会演变成慢性疾病,当急性肝炎演变成慢性肝炎,意味着今后患肝硬化、肝癌的概率增加。
我们可以查丙肝抗体检测,如果阳性的话,可以再进一步查病毒载量。要十来年;而且恶化的比例超过50%,而乙肝不到10%。
丁肝,是指由丁肝病毒(HDV)与乙肝病毒(HBV)联合感染或重叠感染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丁肝病毒是一种缺陷病毒,无法独立存在,必须借助乙肝病毒才能完成复制。因此,它只能与乙肝病毒同时感染,或者只能感染已感染乙肝病毒的人。
戊肝病毒(HEV)会造成散发或暴发型病毒性肝炎。其中15岁-40岁的成年临床病例最为常见。暴发性肝炎在怀孕期间的发病率最高。怀孕妇女最易患戊肝导致的产科并发症并死亡,在最后三个月孕晚期,戊肝造成的死亡率可高达20%。戊肝在成人急性病毒性肝炎中的病死率,已超过甲肝、乙肝,位居首位。
如何判断是否得戊肝:
对于戊肝,我们也可以检测戊肝抗体,当然也可以进行核酸(RNA)检测。
史主任答疑时间
问
影响肝功能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哪些?
史主任答:1.要戒酒,各种酒我们都不建议。2.要生活规律,避免熬夜。3.饮食上,对于慢性肝炎来说,还是要均衡饮食,不要营养不良,也不要过剩,过剩的话,有些胖人会得脂肪肝,脂肪肝也会引起转氨酶升高,再合并乙肝,那么到底是乙肝造成的还是脂肪肝造成的?也会给我们判断病情带来一些干扰,所以还是要避免过度肥胖。4.还有是药物,有些病人爱吃很多药,药物性肝损伤也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如果用药时拿不准的话,还是要咨询一下肝病科医生,所以用药一定要谨慎,最好咨询一下医生。尤其是避免盲目服用“保健品”。
问
所有肝炎都有传染性?
肝炎的常见病因中,除了病毒性肝炎以外,还有多种非传染性肝炎,比如酒精性肝炎、单纯性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
问
肝炎病人是不是都需要「隔离」?
在常见病毒性肝炎中,甲肝和戊肝是消化道传染病,需要进行分餐、粪便消毒等隔离手段。甲肝病毒随患者粪便排出体外,通过污染水源、食物、餐具等,可造成散发性流行或大流行。预防这两种消化道传染的肝炎,应注意做到:勤洗手,幼儿园和学校集体生活的儿童,是甲肝接触传播的高危人群,更应通过教育,让他们养成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注意用餐卫生,对一些易携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螺蛳、贝壳、螃蟹等,一定要煮熟蒸透,杜绝生吃、半生吃以及腌制后直接食用等不良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提倡应用公筷。
问
日常接触会传染乙肝、丙肝吗?
答
日常接触并不会传播乙肝或丙肝。握手、拥抱、共用办公用品、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乙肝或丙肝。这两种肝炎,均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及性接触传播。
在我国,超过80%的肝癌的发生和乙型肝炎有关,3%~5%的肝癌和丙型肝炎有关。因此,当前防治乙型肝炎对降低肝癌发病率有重要意义。乙肝疫苗的广泛应用,已经降低了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因此,预计在10~20年后,和乙型肝炎有关的肝癌发病率会有明显下降。由于我国乙型肝炎人群基数较大,当前乙型肝炎有关的肝癌仍然发病率很高。对于已经患乙型肝炎的病人而言,正确治疗肝炎是降低肝癌发病率的有效措施,目前已经有非常有效的治疗乙肝药物,如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及时合理应用这些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减少发展为肝硬化、进一步发生肝癌的风险。
一般而言,肝癌高危人群必须在还没有症状时进行检查,才能发现早期肝癌,才能接受根治性治疗,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遗憾的是,早期肝癌没有症状,需要在“貌似健康”的人群中定期检查。这些人群是指肝癌的高危人群。肝癌的高危人群主要为:
①慢性乙型、丙型肝炎病人和肝炎病毒携带者;
②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病人;
③有肝癌家族史者。
这些病人应该定期检查,主要检查甲胎蛋白(AFP)和B超,如果有肝硬化,也可定期进行CT或磁共振检查。一般每年检查2次。国内、外研究发现,3个月检查一次与6个月检查一次,其发现早期肝癌的效果类似,但12个月检查一次,发现早期肝癌的效果明显下降。因此,最佳检查间隔时间是6个月一次。
专家推介
史福敏,医院放化疗五科主任,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中国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年天津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先后医院、医院、医院进修学习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及肿瘤放疗技术,临床经验丰富,擅长肺癌、肝癌、肠癌、胃癌、淋巴瘤、乳腺癌、食管癌及软组织肉瘤的化疗、放疗及中医药治疗,以及内科疑难杂症的中医治疗。先后参与过国家十五攻关课题《中晚期肺癌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研究,完成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多次荣获沧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国家级、省级专业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门诊时间:每周一至周六上午
联系
科室-
科室简介
河北省医院放化疗五科(东院区放化疗科)是肿瘤科的重要分支,科室拥有中医肿瘤学硕士6名、血液学硕士1名,中医特色明显,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中药、针灸、穴位注射、穴位贴敷等保驾护航,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如改善骨髓的造血功能,保护肝肾功能,减轻消化道反应,治疗放疗引起的肺炎、直肠炎、膀胱炎等,效果显著。并对年高体弱、不能手术、不能放化疗的广泛转移的肿瘤病人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为中医治疗肿瘤提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
我科将现代医疗技术和传统医学相结合,秉承“中西贯通,合力抗癌”的宗旨,为肿瘤的规范化诊疗,为提高我市肿瘤防控与诊治能力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同时我院为医院沧州分院,我科室与医院各科室有密切联系,对于疑难患者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专业的综合会诊。
咨询
医办室-
护士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zl/10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