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类别:疾病
急性黄疸型肝炎是急性肝炎的一个临床分型,根据急性肝炎患者有无黄疸表现及血清胆红素是否升高,将急性肝炎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是基于临床症状的诊断而不是病因诊断。甲、乙、丙、丁、戊五型肝炎病毒均可引起此型肝炎,最常见于甲型病毒性肝炎,其次为戊型病毒性肝炎。
目录
1概述
2急性黄疸型肝炎分期
3急性肝炎的症状
4治疗方法
折叠编辑本段概述
急性黄疸型肝炎是急性肝炎的一个临床分型,根据急性肝炎患者有无黄疸表现及血清胆红素是否升高将急性肝炎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是基于临床症状的诊断而不是病因诊断。甲、乙、丙、丁、戊五型肝炎病毒均可引起此型肝炎,最常见于甲型病毒性肝炎,其次为戊型病毒性肝炎。得了急性黄疸型肝炎,建议用平黄安肝汤治疗,能标本兼治急性黄疸型肝炎。
折叠编辑本段急性黄疸型肝炎分期
急性黄疸型肝炎根据临床表现可将其病程分为三期,阶段性比较明显,总病程约2-4个月:
折叠黄疸前期
约数日至2周。多数症状缓慢出现,多数病人最早的感觉是全身乏力,继而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腹胀,甚至不能进食。小儿常伴有低热,约三分之一的患者有中度发热,亦有高热伴寒战者,呈弛张热。由于各个病人表现的情况不完全一样,并以起病时突出的临床症状出现为主分为:有的病人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消化不良型;以发热、头痛、上呼吸道症状开始的流感型;以上腹部剧烈疼痛伴寒战、高热、黄疸、白细胞增高起病的胆道疾患型;早期以关节酸痛兼发热的风湿型;还有恶寒、弛张热、迅速见黄疸的败血症型。还有部分患者起病类似疟疾或脑炎;4%-5%的患者可见荨麻疹、丘疹及红斑样皮诊。儿童可见颈后淋巴结肿大。这些说明肝炎病人的症状极为复杂,除有共同性外,尚有各自的特点。只有充分认识肝炎急性期发病的复杂性,才能作出早期诊断。
折叠黄疸期
约为2-6周。主要表现为黄疸的出现和加深。首先出现尿色黄染,继之见巩膜及皮肤的黄染。黄疸加深在1-2周内达高峰。随着黄疸的加深,部分病人还会继续明显存在约2-6周,然后才逐渐消失。此时多数病人不再发热。患者大便色泽变浅,肝肿大并有叩痛,皮肤瘙痒和心动徐缓。某些患者可有短期梗阻性黄疸表现,大便呈陶土色,肝功能多有明显损害。黄疸达高峰并开始消退,消化道症状表现改善,如食欲开始恢复,其他症状也开始减轻。在临床上可根据黄疸的情况特点分为四种不同类型,即轻型黄疸、普通型黄疸、长期型黄疸、反复发作型黄疸。
折叠恢复期
一旦黄疸消退,就进入了恢复期。约2周至4个月,平均1个月。以上各种症状多在2周左右开始消失,儿童病程较短,恢复快,约1-2个月即康复。成人中约5%长期留有肝区痛,或不适感、食欲减退及乏力,常称之为肝炎后综合征。
折叠编辑本段急性肝炎的症状
急性肝炎发病较急,病程短小,大多经1-3个月康复,一般不超过半年。但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急性丁型病毒性肝炎的恢复要较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要慢。
急性肝炎的临床表现: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庚型病毒性肝炎,虽然在病原学、流行病学、血清学、疾病过程和肝外表现等方面有一定区别,但在临床表现都极为相似。
急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可见乏力、纳呆、恶心、腹胀、发热、有或无身目黄染(发热、黄疸以甲型、乙型、戊型病毒性肝炎为多见)。
急性肝炎的体征以肝脏肿大(表面光滑)为主,且多有压痛或触痛,肝脏质地软或充实,仅少数患者有脾脏肿大。
急性肝炎的实验室检查:急性肝炎白细胞常稍低和正常,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肝功能试验,血清谷丙转氨酶明显高于正常,常大于正常最高值4倍以上,且持续时间较长。B超:急性肝炎为肝细胞光点增粗、增强改变为主。
急性肝炎的症状与体征一般1-3个月后逐渐消失,很少有超过半年者。
折叠编辑本段治疗方法
急性黄疸型肝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之一,具有流行广、发病率高之特点,对人民健康危害甚大。中医药在防治急性黄疸型肝炎方面疗效卓著,现介绍中医药治疗八法如下。
1.清热解毒,利胆退黄法:此方法适用于湿热蕴结型。症见:身、目、小便俱黄,发热,恶心欲呕,腹胀纳呆,身倦乏力,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用平黄安肝汤(虎杖、龙胆、马蹄金、茵陈等珍稀药材)治疗,疗效甚佳。
2.活血化瘀法:本法适用于湿热瘀阻型。症见:发热口渴,腹胀纳呆,恶心呕吐,大便干结,小便黄赤,有灼热感,身黄如橘子色,舌苔黄腻,舌质暗红,脉弦数。笔者用自拟方(茵陈、赤芍、丹皮、丹参、栀子、桃仁、郁金)治疗黄疸型肝炎40例,总有效率为98%。
3.温阳化湿,利尿退黄法:本法适用于寒湿困脾型。症见:身目发黄。色暗淡,尿黄,纳少,恶心,腹胀痛,大便稀溏,倦怠,舌淡,苔白腻,脉沉。方用茵陈、白术、附子、干姜、炙甘草、肉桂)加茯苓、郁金、黄芪治疗,疗效颇佳。
4.通腑泻浊,利胆退黄法:本法用于腑实壅滞型。症见:巩膜皮肤黄染,小便短少,如浓茶色,大便燥结,腹满或胀,两胁下胀满拒按,口中热臭,舌红,苔黄厚腻或黄燥,脉弦滑数。方用(茵陈、栀子、金银花、连翘、黄柏、赤芍、枳实、郁金、金钱草、败酱草、炙甘草、大黄、红枣),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效果满意。
5.清热蠲湿,利尿退黄法:本法适用于湿热并重型。症见:目黄、身黄,小便黄,口苦咽干,不思饮食,倦怠乏力,脘腹胀满,舌苔白厚腻,脉滑。方用(茵陈、茯苓、猪苓、泽泻、白术)加薏苡仁、车前草、杏仁等治疗,效果满意。
6.和解少阳法:本法适用于少阳邪热,枢机不利型。症见:身黄、目黄、小便黄、口干口苦,头晕目眩,恶心呕吐,不思饮食,脘腹胀满,舌红,苔薄黄,脉弦。方用(柴胡、法半夏、黄芩、大枣、炙甘草、人参、生姜、木香、砂仁、茵陈)。
7.芳香化湿法:本法适用于湿热阻滞中焦型。症见:身、目、小便俱黄,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干口苦,舌红苔白腻,脉濡或濡数。方用(藿香、白蔻、木通、苍术、连翘、茯苓、泽泻、茵陈、薄荷)治之,疗效卓著。
8.健脾化湿法:本法用于脾虚失运型。症见:身目萎黄晦暗,不思饮食,腹脘胀满,恶食,小便短黄,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濡缓。方用(党参、茯苓、白术、扁豆、炙甘草、山药、柴胡、白芍、五味子、山楂、黄芪)治疗成人脾虚及小儿急性肝炎,效果满意。
治疗白斑医院小腿白癜风泡洗药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yy/5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