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怎么样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170125/5212076.html1、鸭疫里氏杆菌病,又称小鸭传染性浆膜炎。
我国于年首次报道此病,现已成为危害鸭类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主要侵害2-7周龄小鸭,1周龄以内及8周龄以上很少发病。感染率在90%以上,发病率在60%以上,死亡率高低不等。
临诊症状表现为3种类型
最急性型:无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
急性型:嗜眠,缩颈或嘴抵地面,腿软,不愿走动或打晃,仰卧,双腿划动呈游泳状;食欲下降甚至废绝,眼鼻部有浆液或粘液性分泌物,眼周围常被粘连甚至脱落;拉稀呈绿色或黄绿色;濒死前出现神经症状,如摇头摆尾、痉挛、角弓反张。
慢性型:多见4-7周龄中鸭,精神沉郁,头颈歪斜,易被惊群,转圈或倒退,发育不良,逐渐消瘦;主要病变特征是心包膜,肝脏表面、气囊等浆膜上覆盖有纤维素性渗出物。通过细菌的分离和鉴定可作出诊断。
2、病毒性肝炎病原为RNA肝炎病毒。
该病病程短促,多在发病后3-4天死亡。病初精神萎顿,不愿走动,食欲废绝,眼半闭呈昏迷状态,有的腹泻、粪便稀薄带绿色。不久,病鸭现神经症状,不安,运动失调,身体倒向一侧,痉挛,死亡。
死后呈角弓反张姿态。主要病变在肝脏,常表现为肝肿大,质地柔软,外观呈淡红色或花斑状,表面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胆囊肿大,充满胆汁。
该病死亡率极高,防治可进行早期治疗或被动免疫。
预防:给产蛋母鸭在集蛋前2周进行肌肉注射疫苗,则可使孵出的雏鸭获得被动免疫;也可给雏鸭直接接种弱毒疫苗免疫。
3、混合感染与复合症该病一般由2种或2种以上病原同时或先后对鸭体侵袭并造成危害,也就是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
具体表现为各自病原致病特征,或者共同引起相似及相关的临诊症状和复合症,造成混合感染与复合症的直接原因是机体内外环境的改变。如大量频繁使用饲料添加剂、抗菌药物,极易破坏机体肠道内正常菌群的平衡,特别是引起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和致病性变化,从而造成内源性侵袭和致病。
在外部环境方面,除了卫生消毒措施不当外,不正确使用各种疫苗,多种畜禽混养等,一旦某一疾病发生或其他应激因素作用后,机体免疫力下降,结果不可避免出现混合感染。
4、A型流感病毒禽流感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病
该病毒感染后可表现为轻度的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死亡率较低,或表现为较严重的全身性、出血性、败血性症状,死亡率较高。这些症状主要由禽流感病毒造成,鸭是流感病毒巨大的贮存库,鸭在禽流感的发生及传播中是一个很重要的传播流行渠道。
鸭感染后食欲减退或废绝,仅饮水、拉白色或带黄色水样稀便;腿无力,常伏卧于地,缩颈;部分鸭死前有神经症状,脱水、消瘦,发病后2-3天死亡。
5、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也称禽霍乱。
分为最急性、急性型和慢性型。
最急性、急性型常突然发生,无症状死亡,剖检表现为败血性出血性特征,只是偶尔散发。
常见为慢性型,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和关节炎,跛行、翅翼下垂,临诊上因无特征性病变有时易误诊。
在散发或地方流行病例中,发病日龄有向小趋势。药物治疗见效较快,但停药后易反复发作,易产生耐药性,需作药敏试验选择用药,更换药物。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互联网收集。版权归原作者,向原作者致敬,文中观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分享给大家,仅供参考,请勿盲目,谢谢!
联系我们--客服:(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yy/14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