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病毒性肝
炎的预防知识
科学防护
知识科普
自我防护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急性肝脏炎症,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发病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是我国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在病毒性肝炎中发病率及感染率最高。
1
临床症状
人体感染甲肝病毒后,通常约有1个月的潜伏期,此时没有症状,之后可出现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发烧、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和皮肤发黄,有的病人有腹胀或腹泻,尿呈褐色,大便色浅,检查肝脏有肿大和触痛或叩痛的体征,肝功能检查显示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异常,患者血清甲肝抗体呈阳性或滴度明显升高,症状轻重各异,轻症病程1-2周,重症可致数周或更长。
2
传播途径
甲型肝炎以粪口途径为主要传播途径,粪口传播的方式是多样的,一般情况下,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是散发性发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因此在集体单位如托幼机构,学校和部队中甲型肝炎发病率高。水和食物的传播,特别是水生贝类如毛蚶等是甲型肝炎爆发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
3
甲型肝炎饮食注意事项
1.搞好饮水卫生。加强饮水消毒,不论是自来水,还是井水、河水、塘水都要消毒。
2.为防止水源和农作物受到污染,不要用新鲜粪便下田不要在河、塘内洗甲肝病人的衣物等。
3.生吃瓜果要洗净。
4.饮食原则是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
5.不吃不干净的食物,不喝生水。
6.毛蚶、蛤蜊等水产品可能粘附甲肝病毒,不要生吃或半生吃。
7.直接入口的食物如酱菜、凉拌的菜,不要在可能受污染的水中洗涤。
8.忌用药过多、忌酒、忌油腻,高脂肪、煎炸食物,如鱼籽、蛋黄、猪肝、猪脑、油饼、油条、烤鸭等。
4
甲型肝炎的预防
(一)管理传染病
早期发现患者并予以隔离,隔离期自发病日算起共3周,患者隔离后对其住室及活动地方进行终末消毒,托幼机构发现甲型肝炎后,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45日。
(二)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水源,饮食,粪便管理,尤其要管理好甲型肝炎患者粪便,可控制甲型肝炎流行,对共用餐具,饮水器具均应消毒,实行分餐制,养成餐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
(三)保护易感人群
对有与甲型肝炎密切接触的易感者,可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或人胎盘丙种球蛋白进行预防注射,以注射为好,在接触后2周以内,预防甲型肝炎流行的根本措施是广泛开展疫苗接种。
1.被动免疫:甲肝免疫球蛋白。
2.主动免疫:甲型肝炎疫苗。
甲肝减毒活疫苗(此类型疫苗仅中国采用)。
甲肝灭活疫苗(此类型疫苗为世界各国普及使用的品种,得到国际公认)。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幼儿园
年4月23日
···THEEND···
扫码快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yy/12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