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肝炎日病毒性肝炎你了解多少


医院订阅哦!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和发热。有些患者出现荨麻疹、关节痛或上呼吸道症状。

肝炎病毒通常分为甲、乙、丙、丁、戊型。甲肝和戊肝主要经消化道途径传播,水源或食物被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也可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乙肝、丙肝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输血及血制品以及使用污染的注射器或针刺等)、母婴垂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日常的工作、生活接触不会感染健康人。丁肝的传播途径与乙肝相同,但与乙肝病毒是种缺陷病毒,只有在乙肝病毒同时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可能感染人。目前、甲肝、乙肝和戊肝已有疫苗可以进行防控,因丁肝的特殊性,接种乙肝疫苗也能有效预防丁肝。

《中国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年)》指出,到年,儿童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率继续保持在95%以上,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5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流行率继续控制在1%以下,大众人群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知晓率达50%以上,血站血液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检测率达%,为符合条件的阿片类物质成瘾者提供戒毒药物维持治疗服务比例达70%以上。

《中国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年)》指出,加强甲肝和乙肝疫苗接种管理,确保城乡儿童均享有同等机会接种疫苗,重点做好新生儿乙肝疫苗常规免疫接种工作,做好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卫生计生部门要加强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乙肝和丙肝医源性感染管理,加强血站血液乙肝和丙肝病毒筛查,持续减少经饮食饮水传播甲肝和戊肝,做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加强传播病毒性肝炎重点人群防控,建立完善病毒性肝炎暴发或聚集性疫情预警机制。

肝炎防治规划

《中国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年)》要求,各地要根据本地病毒性肝炎流行情况、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等实际情况,制定完善检测策略,适时修订诊断标准,及时将疗效确切的新药纳入,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以慢性病毒性肝炎管理为重点,探索开展中医特色健康管理。逐步将更多符合遴选原则的病毒性肝炎药品纳入基本药物目录。

《中国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年)》强调,要加强宣教,消除社会歧视,在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布局框架内,建设包括病毒性肝炎在内的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支持基层科学规范开展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

来源:杭州市疾控中心免疫所

看了文章有帮助吗~请给我们点赞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yy/1178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