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鸭病毒性肝炎与圆环病毒混合感染的实验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90523/7160655.html

鸭病毒性肝炎(Duckviral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hepatitisvirus,DHV)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月龄以内的雏鸭[1]。DHV主要包括鸭甲型肝炎病毒(DuckhepatitisAvirus,DHAV)、鸭星状病毒1型和2型,其中DHAV属于小RNA病毒科的禽肝炎病毒属[2]。根据中和试验检测结果,DHAV可分为个血清型:DHAV-1、DHAV-2和DHAV-。目前,国内流行的主要为DHAV-1和DHAV-毒株,其中DHAV-1为DHAV的经典毒株,而DHAV-是分离的DHAV新型毒株[]。近年来,我国DHAV-的出现以及DHAV-1和DHAV-在一些地区的共流行,已经给我国养鸭业造成重大损失。

鸭圆环病毒(Duckcircovirus,DuCV)属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是近些年新发现的禽类病毒病原。根据病毒基因组序列可以分为I型和II型,目前在我国主要养鸭地区流行毒株以I型为主[4]。DuCV可以感染各日龄和品种鸭,也可以感染鹅。DuCV主要侵害免疫系统,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而易于继发其它疾病,与其它鸭病毒混合感染普遍[5],造成生产上诊疗困难,耽误最佳治疗时期。

近期实验室接诊了某养殖公司送检的疑似鸭病毒性肝炎病例,通过实验室诊断确定为DHAV-和DuCV-I混合感染,现报道如下,以期为该地区鸭病毒性肝炎和鸭圆环病毒的防控提供有效参考。

1材料与方法1.1病料采集与处理

发病鸭来自山东地区某养鸭场0日龄樱桃谷鸭,表现精神萎靡,采食下降,死亡率0.25%左右。剖检可见肝脏条纹状出血,肾脏肿胀明显,脾肿大,少量心包积液,有的胰腺点状出血。采集病死鸭肝脏、脾脏和胰腺等作为病料,混合后以1:5比例加入灭菌生理盐水,使用组织匀浆机将病料打碎形成混悬液,置-80℃冻融2次,4℃g离心15min,取上清进行实验室PCR检测。

1.2PCR鉴定1.2.1组织核酸提取

处理好的病料上清按照试剂盒(Axyen)说明书提取病毒核酸,并于-20℃保存备用。

1.2.2引物设计和PCR检测

利用本实验室设计的针对禽流感病毒(AIV)、鸭坦布苏病毒(DTMUV)、鸭肝炎病毒(DHV)、鸭呼肠孤病毒(DReoV)、鸭细小病毒(DPV)和鸭圆环病毒(DuCV)等常见病原的引物,通过PCR或RT-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PCR反应体系25μL:2×TaqPCRStarMix12.5μL,上下游引物(20μmol/L)各0.5μL,DNA模板2μL,超纯水9.5μL。扩增条件:94℃预变性2min;94℃20s,50℃20s,72℃90s,5个循环;72℃延伸5min。RT-PCR反应体系20μL:2×OneStepMix10μL,上下游引物0μmol/L)各0.5μL,OneStepEnzymeMix1μL,超纯水5μL,RNA模板μL。扩增条件:50℃反转录0min,94℃预变性2min;94℃20s,50℃

20s,72℃0s,5个循环;72℃延伸5min。

PCR产物用1.5%琼脂糖电泳进行检测后,凝胶成像系统观察并记录结果。并将PCR阳性样品进行测序。

2结果2.1病理解剖与病变观察

剖检6只病死鸡,主要眼观病理变化为肝脏条纹状出血,见图1;肾脏肿大呈花斑状,见图2。

图1肝脏出血

图2肾脏肿大

2.2实验室PCR检测

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DHAV-为阳性,电泳条带大小为bp;DuCV-I为阳性,电泳条带大小为bp;其他常见病毒均为阴性。结果见图。

图PCR检测结果

讨论

近年来随着养鸭业的发展,规模化密集养殖模式的增多,鸭疾病爆发的危害更加严重。由于免疫压力等因素的影响,鸭甲型病毒性肝炎呈现出新的流行态势。年在中国首次报道了该病[6],随后,国内越来越多的鸭肝炎病毒毒株(DHAV-1)被发现。年,苏敬良等报道了一例新型鸭肝炎病毒(DHAV-),且DHAV-1和DHAV-之间交叉保护力很差[7]。何冉娅等对华南地区分离的18株DHV进行病原学检测发现有15株为DHAV-[8]。Fu等对28份死亡雏鸭的肝脏样品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和血清型分析,分离到15株DHAV-[9]。

目前,DHAV-已成为引起我国鸭肝炎的主要病原之一,且流行地域分布存在不断扩大的态势。目前,没有商品化的疫苗用于DHAV-的防控,虽然DHAV-1和DHAV-抗体可以用于鸭甲型病毒性肝炎治疗,但实际生产中,DHAV仍时有发生,这可能与混合感染其他鸭病毒有关。

在本病例中,除DHAV-以外还检测到DuCV-I型病毒。DuCV最初在德国发现,随后在美国、韩国、中国等国家发现并流行[10]。鸭圆环病毒主要引起鸭生长发育不良,生产性能下降,免疫器官萎缩,淋巴组织受损,引起免疫抑制,通常与其他病原体共同感染使疾病进展更加复杂[11]。

DuCV感染阳性率高低不一,近年来我国山东、福建、广东养鸭大省的感染情况日趋严重[12]。DuCV病毒分离较困难,因此没有商品化的疫苗产品可供使用。该病以预防为主,养殖场应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手段,严防鸭圆环病毒病的发生和流行。

鸭病毒性肝炎和鸭圆环病毒病均是当前危害养鸭业的重要传染病。由于DuCV感染普遍存在,近来DHAV病例经常能够同时检测到DuCV,因此推测这可能是DHAV防控失败的原因之一。但是,由于缺乏实验证据,DHAV和DuCV是否能够协同致病以及其协同致病机理仍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Y.l.Lai,N.Zeng,M.S.Wang,etal.TheVPproteinofduckhepatitisAvirusmediateshostcelladsorptionandapoptosis[J].Scientificreports,9(1),.

[2]万春和,陈翠腾,施少华,等.鸭甲肝病毒2型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J].中国家禽,,41(15):2-27.

[]WenX,ZhuD,ChengA,WangM,etal.Molecularepidemiologyofduckhepatitisavirustypes1andinChina,-[J].Transboundaryandemergingdiseases,65(1):10-15.

[4]朱卫华,赵亭,赵万升,等.一例种鸭病毒性肠炎与圆环病毒混合感染的实验室诊断[J].家禽科学,(11):51-5.

[5]LiP,LiJ,ZhangR,ChenJ,etal.Duck“beakatrophyanddwarfismsyndrome”disease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yy/1052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