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产业地产招商运营来一瓶双黄连口服液


产业地产不同于常规地产,其重心不在地产,而在产业。抛开产业去寻找所谓的杀手锏,实际上是舍本逐末、骑驴找驴。

文:徐和锋;来源:产业地产(ID:ichany)

一段时间以来,接触到大量的产业地产项目,过程中,经常会有客户问到,可不可以为我们的项目找到一个“杀手锏”。这是一个很好的话题,每个企业都希望自己的项目能拥有“杀手锏”这种一招通杀的法宝,从而在市场上所向披靡,非常可以理解。

于我而言,又觉得这是一个很困难的题目。个人内心认为,可能并不存在这种一招通杀的妙着,很多项目的成功,往往是通过一件件小事情积累起来的,不存在所谓的“杀手锏”。但是又想,如果实话实说告诉他们这一观点,会不会显得自己很没水平?所以碰到这类问题时,我往往会用太极的方式加以回避。

我也经常在思考,为什么这些企业爱提这个让我觉得“难堪”的话题?慢慢地我发现,在跟华夏幸福、联东地产这类企业交流时,他们从来不提这样的问题的。或许是因为他们不需要面对这样的问题,或者是他们根本就已经找到了这个所谓的“杀手锏”。

如果说确实存在这个“杀手锏”,我想应该是一瓶“三精”双黄连口服液,有点苦,但是效果应该不错:

1、精心选址: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即政策环境。

产业发展天然需要外部的支持,尤其是来自政府的政策支持。如果你所选择的区域,没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你所要发展的产业,你所选择的产业,不是这个地方政府所支持的产业,这样的选址显然并不够理性。

地利即产业基础。

产业发展遵循严格的产业规律,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产业不能孤立发展。如果拟选址区域内目标产业本身的产业现状十分薄弱,或者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相信目标产业的发展也很难一帆风顺。

人和即人力资源。

为什么高端金融、创意研发会在一线城市大发展?为什么生产制造更多在二三线城市有更多空间?因为有匹配的人力资源。如果一个目标区域,找不到拟发展产业所需的人力资源,建议就不要考虑了。

在选址阶段,企业的自由度实际上是最大的,最多的精力应该放在这里。在这个阶段,如果能多花点时间,多费点精力,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精致产品:跨界、平台、深耕跨界即产城融合理念。

任何产业园区,都是人集聚和活动的空间,所以人的各种需求,吃喝拉撒都需要在这里实现。以往产业园区规划中,过于注重产业功能本身的建设,而对满足人们基本需求的功能考虑过少,使得这些需求必须从园区外部满足,这就是钟摆效应、鬼城的成因,最终也会制约园区的长期发展。所以在园区产品规划中,产城融合的思想必须贯穿始终,超越产业园区就是一个产业园区的观念,把园区建设成为一个满足生产生活各方面功能的综合性区域。事实上,国内的大量园区,已经正在补产城融合的这个课了。

平台即配套和服务。

产品硬件如何打造,应该是开发商基本都会







































北京医院白癜风
白癜风哪看的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yf/933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