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养生做好这些,一整年都少生病


年三伏天时间表

7月12日~7月22日:为初伏

7月23日~8月10日:为中伏

8月11日~8月17日:为末伏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7月12日开始就将进入三伏天了,从养生角度来看,“冬养三九,夏养三伏”,伏天养生,做好了一整年都少生病。

伏天开始,最重要的是要防寒。人体阳气在一年中逐渐达到顶峰,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腠理开泄,一旦着凉,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人们在夏季多喜食冷饮,爱吹空调,这些过度贪凉的行为都可能让身体在无形中被寒邪伤害。

很多病都是由于进食寒凉而导致阳气受损,或过于贪凉致外邪入侵所致。千万不要小看夏天的寒邪,此时防寒甚至比防暑还重要。

什么是冬病夏治

过了七月中旬,本市节气进入入夏初伏,根据中医理论,人体在夏季时气血旺盛,阳气充足,尤其是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如果此时选取穴位敷贴的方法,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所以在夏季治疗“冬病”,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哪些疾病

适合三伏天“穴位敷贴”

从古至今,三伏贴主要适合素体阳虚的人,用于在秋、冬、春季容易反复发作或加重的慢性的、顽固性的、过敏性的疾病,特别是呼吸系统方面的疾病。

比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喉源性咳嗽等。中医把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冬季多发的疾病称为“冬病”,因此要以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来防治“冬病”。夏天使用三伏贴治疗,可以在未发作之前进行治疗,也可达到调理体质的目的。

穴位敷贴

在五官科中的应用

在五官科中,过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喉源性咳嗽均可采用穴位敷贴的方法,使用有特殊作用的中药渗透皮肤,疏通经络,调节脏腑,调整机体和外界环境的平衡,从而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另外穴位敷贴治疗最好连续做三年,这样疗效会更好。

穴位敷贴的注意事项:

1.敷贴期间,应减少运动,避免出汗,以免局部感染,尽量避免电扇直吹,以利于药物吸收。

2.应尽量避免烟酒、海味及辛辣、牛羊肉等食物,以免出现发疱现象。

3.药物贴敷后,多数患者会出现麻木、温、热、痒、针刺、疼痛等感觉,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感觉,这些均属于药物吸收的正常反应。

4.如果感觉特别剧烈,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请患者及时取下药物,用清水冲洗局部,切不要搓、抓、挠,也不要用洗浴用品及其他止痒药品,防止对局部皮肤的进一步刺激。

医院

五官科开展敷贴时间:每周一、三、五下午

(合作栏目:医院 编辑:周姗)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







































丹芪偏瘫胶囊零售价格得多少元
中科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yf/922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