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入伏别忘了吃饺子,还有这些事一定要


今天起,入!伏!啦!

而且还是豪华加长版滴!

整整40天!40天!40天啊!

今年的三伏天,有40天

﹏﹏﹏﹏﹏﹏﹏﹏﹏﹏

今年7月12日入伏,8月21日出伏,共40天。其中头伏和末伏各10天,而最为炎热的中伏则有20天!据《史记》文字记载,“伏者,隐伏避盛夏也”在这里,“伏”是隐藏的意思。

今年是超长版三伏天初伏时间:7月12日中伏时间:7月22日末伏时间:8月11日出伏时间:8月21日

老话说的好,

“头伏饺子二伏面”。

为啥咱河北的传统习俗讲究头伏吃饺子?

头伏饺子有讲究

饺子形似元宝,“伏”与“福”同音,因此头伏饺子有“元宝藏福”的说法。

除了美好的寓意,头伏吃饺子其实还有着古老的健康饮食智慧。在炎热的夏天,人们容易胃口不好,吃不下东西,而饺子正是传统习俗中开胃解馋的。伏天人们容易出很多汗,而饺子最大的优点就是既是主食,又兼副食,既有荤菜,又有素菜,所以更能补充营养。

头伏贴敷,冬病夏治

﹏﹏﹏﹏﹏﹏﹏﹏﹏﹏﹏﹏

伏天贴敷疗法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理论,在我国农历“头伏”、“中伏”、“末伏”期间,利用夏季气候炎热、人体阳气最旺盛的客观条件,用特定的中药在某些穴位进行贴敷,以治疗某些在冬季容易发病或加重的疾病,增强抵抗力。

“三伏贴”适应症

呼吸系统疾病

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体虚易感冒、咳嗽。

疼痛性疾病

风湿、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增生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痛、痛风、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消化系统疾病

虚寒性慢性腹泻、胃脘痛。

儿科疾病

气管炎、肺炎、哮喘、咽炎、扁桃体炎、鼻炎、久咳、厌食、胃炎、腹痛、遗尿、腹泄、脑积水及体虚易感冒者。

妇科疾病

痛经、慢性虚寒型盆腔炎、宫寒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进行三伏贴要注意下几点:

保持连续性:

冬季易发疾病在夏季的症状不明显,或者根本没有症状,所以治疗后的效果也要等到冬季才能显现。一些抱医院尝试贴敷的患者,在没有看到立竿见影的疗效后,也就放弃了继续治疗,使得疾病迁延难愈,这是不可取的。

遵守固定疗程:

冬病夏治,三伏为一个疗程。一般需连续贴3年,也就是3个疗程。只有坚持按疗程治疗,才能保持药效的发挥,经络才能处于持续兴奋应激的状态,对病邪的祛除才能保持力度和惯性。而且,还要治养结合。接受冬病夏治的患者即使在三伏天也要在生活习惯上有所克制,不要贪凉,应该配合食疗,以达到最佳效果。

饮食起居要慎重:

专家介绍,夏日也是养生的好时节,平时应注意少吃冷饮。冷饮不仅可伤及脾胃阳气,使本已阳虚的体质更加虚弱;另一方面,冷食可使沉积在体内的寒气凝滞,向外发散时困难,影响治疗效果。

清淡饮食。伏天饮食调养以清心防暑、滋阴生津为主,不宜过食肥甘厚味。绿豆、莲子、薏仁、蔬菜、瓜果、百合、玉竹、瘦肉、鳝鱼、鸭肉等较适宜。

保证睡眠充足。每晚保持7~8小时的睡眠可使全身肌肉放松,神经紧张得到调整,从而提高经络穴位对药物刺激的识别,引导药效直达病灶。此外,平和乐观的情绪可使机体免疫功能处于一种最佳状态,这种状态有利于顽疾的治疗和康复。夏季闷热,会使一部分人心情烦躁,易于激动,要克制烦躁情绪。

温度红得发紫

一年中最难熬的时候到了

各种避暑神器都来了

抱瓜制冷型

风扇至上型

躲避夏日型

物理降温已经不行了

只能求雨了

从今天起,做一个凉快的人

WIFI、沙发、躺在家

从今天起,做一个清爽的人

我只愿面朝大海,空调西瓜

伏天是不是一心防热

错了

重要事情说三遍

防寒!防寒!防寒!

伏天最重要是防寒

伏天开始,人体阳气在一年中逐渐达到顶峰,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腠理开泄,一旦着凉,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

人们在夏季多喜食冷饮,爱吹空调,这些过度贪凉的行为都可能让身体在无形中被寒邪伤害。很多病都是由于进食寒凉而导致阳气受损,或过于贪凉外邪入侵所致。千万不要小看夏天的寒邪,此时防寒甚至比防暑还重要。这些事情要注意不吃冰饮、雪糕,冷粥祛湿最好

坚持一个三伏天不碰冰饮、雪糕,即使不专门去“冬病夏治”,体内的顽固寒气也能自己好大半。尤其是一到冬天就特别怕冷、手脚冰凉的小伙伴一定要记住!

吹干头发再睡

夏天时,人洗澡特别勤。有的人头发湿漉漉的,就坐在空调屋里,甚至头发不吹干就睡觉,导致“湿邪”在不知不觉中入侵身体。所以,夏天也要把头发擦干再入睡。

颈椎、腰身不要对着空调

从外面一身汗回来或者在运动后,对着空调使劲吹凉风,湿气会借机顺着张开的汗毛孔进入人体,损伤阳气,也会导致汗液挥发不出来淤积体内。在空调房里穿衣服,要过肘过肩,不露腰、不露颈椎。

纳凉熬夜是大忌

很多人喜欢熬夜,从中医角度来说,睡眠不足就是脾虚的症状,表明体内湿气过重。三伏这几天应该要补一个午觉,30~60分钟都可以。过了1个小时的午觉,就会影响晚上的睡眠了。

不要久坐不动

夏天动一动就出汗,现代人不像以前爱动,久坐会使人供血不足,加重乏力和肌肉酸痛,影响湿气的排除。夏练三伏,就是告诉我们,夏天不可以完全不动,应该要稍微活动一下。

夏练三伏,但别傻练

常说的“夏练三伏”,并不是让大家不分时间、地点、情况地去锻炼。

医学研究表明,夏天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的时候,人体会出汗;且情绪调节中枢就会受到明显影响,人也容易心烦意乱。这个时候练一练的方法很简单:端坐、闭目、吞津,就是一个好方法。

方法:两臂自然下垂,放在腿上,双目和口微闭,调匀呼吸;待口中津液较多时,将其吞咽,可连续吞咽3次;然后,上下牙叩动10~15次,可起到养心安神、固齿健脾的效果。

■来源:秦皇岛发布、辽沈晚报、综合网络等

■编辑:王美洁

热点回顾

★河北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新制度来啦!看看你要缴多少、领多少?

★河北职称改革新政来了!今年这样评职称!秦皇岛这些人可直接评正高、副高

★我市年“三支一扶”招募75人!明天开始现场报名(附岗位名单)

★你可能已经被偷拍了!女子在HM试衣间试衫,竟发现针孔摄像头正对着自己……

您点一个ZAN,小编的工资就涨五毛~

求赞求鼓励!!

赞赏

长按







































白癜风诚信坐标企业
合肥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yf/919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