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目前,因强降雨导致南方部分地区出现洪涝灾害。洪涝灾害极易造成疫病流行,一些很少发生的疫病或者一些在正常年份不会发生的疾病由于洪水的缘故,都有可能发生。
目前虽然没有疫情发生,但防病防疫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那么,洪灾过后,大家要如何预防传染病呢?
请一定要详细看看下文哟!另外,请大家分享出去哟!
洪水灾害极易造成疫病流行,一些多年不发生或很少发生的疫病,一些在正常年份不会发生的疾病,由于洪水的缘故,亦有可能发生。目前虽然没有疫情发生,但防病防疫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1):水灾过后需要注意和预防哪些疾病?
首先要预防的是肠道传染病,如霍乱、伤寒、痢疾、甲型肝炎、手足口病等。人畜共患疾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洪涝期间极易发生的,如鼠媒传染病: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水灾过后还可能患皮肤病:浸渍性皮炎、虫咬性皮炎、尾蚴性皮炎。另外还要注意防治食物中毒、农药中毒等。
(2):水灾过后如何防治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的预防:
1、要做好饮用水源保护,注意饮水卫生。饮水卫生是灾后预防控制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措施,做好水源保护,防止水源污染。推荐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对饮水进行消毒,确保受灾群众喝上合格饮用水。
2、病人及带菌者隔离治疗与预防性服药。对厕所和病人呕吐物、地面、衣物等进行严格消毒。
3、注意饮食卫生。做到不吃腐败变质的食品、不吃淹死的家禽家畜,不吃霉烂变质的粮食,不使用污水洗瓜果、碗筷,不生吃海水产品,不喝生水,生熟食品要分开,食物要煮熟煮透。
4、洪水退后,水淹地区的村庄和住户必须进行彻底的室内外环境清理,及时清除处理垃圾、人畜粪便,开展内外环境消毒和卫生处理工作,做到洪水退到哪里,环境清理就搞到哪里,消、杀、灭工作就跟到哪里。
5、“病从口入”,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
(3):水灾后饮用水如何消毒?
洪涝灾害期间,水源容易受到细菌、病毒、寄生虫卵、幼虫的污染,喝这样的水,用这样的水洗食品、餐具或刷牙、漱口,便容易引起疾病的传播。因此注意饮水的消毒是非常重要的。
饮水的消毒方法很多,简便实用的是煮沸消毒和氯化消毒法。
(4):水灾后如何对环境进行消毒?
1、及时修复被洪水淹没的公厕、垃圾收集站点的设施,并进行消毒处理。粪便处理不好,极易污染水源,孳生蝇类。灾民安置点设临时厕所,不随地大小便。
粪便消毒采用10份粪水加1份漂白粉搅拌,2小时后倒在指定地点掩埋。肠道传染病人的粪便,按5份与漂白粉1份的比例,或加等量生石灰,搅匀2-4小时后,倒在指定地点掩埋。
2、对清淤后的环境可用-mg/L有效氯溶液(每1公斤水加5g-10g漂白粉,漂白粉有效氯按20%计)喷洒消毒30分钟。
3、对水灾致死的家畜、家禽等动物尸体要及时清理和掩埋或焚烧。先用5%漂白粉上清液喷雾消毒1-2小时后,装入塑料袋,投入深坑,掩埋地要远离居住地和距水源50m外,挖坑深≥2m,在坑底和动物尸体上层应用漂白粉按20-40克/m2的量处理后覆土掩埋压实。
4、垃圾消毒:可燃物质尽量焚烧,也可喷洒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作用60分钟以上。消毒后深埋。
(5):如何注意饮食卫生?
现在正值夏秋季节,湿度大、温度高,食品很容易受到细菌、霉菌及各种化学物质的污染,所以注意饮食卫生非常重要。
首先不要食用受污染的食品,如被水淹过或受其他原因污染的面粉、挂面、饼干、面包等;不要吃未洗净的瓜果;不吃过期糕点;不吃馊饭菜,即使经过重新蒸煮也不要吃;尽量不吃凉菜;不吃霉米面。
加强对集体食堂、食品原料、食品容器的卫生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食品污染,切断污染途径,不要用非食品包装袋和容器装运直接入口食品。加强餐具的消毒,把洗净的食具放在沸水中,煮沸5分钟。也可按1千克冷水加1片或1匙漂白粉精的比例配制消毒水,食具在消毒水中浸泡3分钟即可使用。
注意:配制消毒水不能用热水,否则会使漂白粉精中的氯气挥发失效。
总之,在发生洪涝灾害后,为了保护自身健康、减少疾病发生,我们应该做到以下这些方面:
1、注意饮用水卫生。
2、注意食品卫生。
3、注意环境卫生。
4、加强家畜的管理。
5、做好防蝇灭蝇,防鼠灭鼠,灭螨防螨。粪缸、粪坑中加药杀蛆;
6、如果感觉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
7、注意手部清洁,不用手、尤其是脏手揉眼睛。
8、接触病人的人应带口罩,口罩应每天换洗和消毒。
9、为预防皮肤擦烂,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随身用毛巾等擦汗。
10、在血吸虫病流行区,不接触疫水是预防血吸虫病最好的方法。
11、注意心理健康。
12、白癜风治疗哪家好北京市那家医院治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yf/9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