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正安中医创办人
原凤凰卫视知名主持人,后来加盟百度,担任副总裁。从百度离职后,投身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及社会公益事业,之后创办正安中医。代表节目有《凤凰早班车》《国学堂》《冬吴相对论》,著有《欢喜》《无畏》等书籍。
导读
一个平常做了很多好事的人,也可能因为容易动怒、生气,最后得了很严重的病。而这种病往往不是单凭药物就可以治疗的,往往需要通过重新反思性格来理解。
来源:《梁言》
1抱怨这种病毒
有一位中医专家研究发现,人的身心灵(包括性格和情绪)都与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关联。怨、恨、恼、怒、烦这五种情绪,对于人们身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一个平常做了很多好事的人,也可能因为容易动怒、生气,最后得了很严重的病。而这种病往往不是单凭药物就可以治疗的,往往需要通过重新反思性格来理解。
很多企业也是这样。看一个企业是好是坏除了要看商业模式、能力上的差异以外,还要看企业员工是不是有某种怨气。如果员工有怨气,好生意最后也会做烂。怨气就像病毒一样,刚开始很少,但它不断地传播、复制、放大,最后使整个系统运转失灵。
有这样一个故事,某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在考核求职者时,有一个必问的题目:你对前东家如何评价?当然,他不会直接去问,而是很艺术、很隐晦地把话题转移到这个问题上。比如他会问:为什么会离开那家公司?原来在读书的时候你跟同学的关系怎么样?你这么有才,别人是怎么看你的?有人一下子就上套了。有的求职者就会下意识地讲别人怎么对自己不好、自己如何怀才不遇。如果这个人的怨气很大,人力资源总监对他的评价就会大打折扣。
“怨”这种情绪很微妙,人们会因为别人做得不够好而埋怨,但是怨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喜欢抱怨的人通常都会有脾胃方面的毛病。
很多人打着“追求完美”的旗号,埋怨某件事情做得不够好,但是又没有表达出来,然后自己就会心生怨气,最后落下了胃病。
有位著名中医师发现那些有脾胃方面毛病的人,常常会流露出这类的情绪。他说,人家做得好不好、对不对,那是人家的事情,但是你会不会因此而产生埋怨的情绪,却是你的事。
抱怨、牢骚就像口臭,自己没有感觉到,但是会让别人觉得不舒服。或者说,发牢骚的人一点儿感觉都没有,但是别人很快就能感觉到不舒服。在一个公司里,对一些人、一些事的抱怨情绪一旦形成,就会逐渐变成整个公司的文化。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它也叫责任病毒。
抱怨的潜台词是,问题是别人的,成绩是自己的,或者这件事情做砸了、做坏了跟自己没有关系。如果每个人都用这样的逻辑去说话、去办事,那它就会形成一个叠加,大家都在这个频率上,就会把这个频率放得非常大。
2日常生活里的抱怨
一个人在抱怨别人的时候,自己其实已经在抱怨了。清末民初有一个叫王凤仪的职业劝善家,他的主要工作就是不断去发现、寻找每个家庭里的问题,然后帮助大家梳理。
比如,有一个老太太说老头对她不好,经常打她,然后就跟王凤仪抱怨,说自己命很苦。没想到大善人王凤仪非但不同情她,反而说:“你拿个镜子去照照,你那张苦瓜脸永远都没有笑容,逢人就说你有多惨,即使你没嫁给这个老头,另外一个老头恐怕也要打你。”
老太太一下子就明白了,原来问题不只出在别人身上。
听到别人在抱怨你,实际上你也可能在抱怨别人。这就像是一个游戏,每个参与者都遵循着这样一条准则——我对你错,那么当你不遗余力地证明对方错的时候,对方也会马上把这个游戏规则用到你身上来。
电视剧《一地鸡毛》里有这样一段情节,小林和李靖在上班之前买了一块豆腐,李靖让小林把豆腐放在冰箱里,小林给忘了,下班回到家后发现豆腐坏了,于是两个人就开始推卸责任,争执到底是谁的错,先是砸东西,然后吵着要离婚,还说“离就离!”。
这时突然来了一个电话,是一个好消息,小林心情一下子就不一样了,挂上“我们刚才为什么要离婚?”他们俩都想不起来了,在一边的女儿于是说:“为一块豆腐。”
3抱怨的本质
抱怨是一个引爆点,人们为之争执的事情往往是非常小的,但是争执的行为和过程超越了争执本身,最后越闹越大。就像上述例子中的两口子,回过头来发现争吵不过是为了一块豆腐,根本不值得。说到底只是不服别人,你不服我,我也不服你。
敲黑板(重点)
抱怨除了不服别人之外,还源于我们在内心对对方有一种期望,而这种期望对方并不知道,有的时候甚至连自己都没有觉察到,所以很多时候抱怨和冲突来自于彼此没有达成一种共识,形成了希望的错位。
这种错位是家庭关系、男女关系、同事关系发生冲突的根源。怨、恨、恼、怒、烦五种不同的情绪,怨是基础。怨之后是恨,恨了就生恼,恼了之后就会怒。不过,烦跟前面几个还所有区别。
4心理暴力都是“内心戏”
“怨”其实是一种情怀,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对别人有某种期待,而这种期待一旦不合意就会腹诽,在肚子里面表达对别人的不满。然后就是情绪酝酿,把别人的一些相关或不相关的行为都解读为针对自己。
随着双方相互报复的升级,碰到某一个引爆点后,相互之间的愤怒终于爆发。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这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暴力。从怨到恨到恼再到怒虽然程度不一样,但本质上都属于心理暴力。
暴力是什么?
暴力就是以自我的意志、自我的愿望作为绝对的评判标准,让其他的人服从自己。想要别人跟自己一样,如果不一样就产生冲突,这实际就是暴力。
这种心理暴力在亲密关系中更容易产生。有些人白癜风临床科研与诊疗中科医院获“聚力共健”品牌影响力企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yf/9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