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有云:“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伏天是指出现在小暑与立秋之间,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今天是“入伏”的第一天,按中国的日历法来说,是真正暑天的开始。
那么,你们知道三伏天是怎么来的吗?三伏又有哪些有趣的习俗呢?快跟小编来涨涨姿势吧~
三伏是我国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
伏天的说法据说历史相当久远,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史记·秦纪六》中云:“秦德公二年(公元前年)初伏。”
“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伏”,亦有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之意。
今年的三伏长达四十天:初伏十日,为7月12日到7月21日;中伏二十日,为7月22日到8月10日;末伏十日,为8月11日到8月20日。
初伏,为十日,从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始(称入伏),是真正暑天的开始。
中伏,一般为十日到二十日,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开始,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结束。
夏至以后,虽然白天渐短,黑夜渐长,但是一天当中白天还比黑夜长,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仍比散发的多,近地面的温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
末伏,为十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俗称秋老虎。末伏早晚较凉快,白天阳光依然剧烈。
“热在三伏”,尤其在城市中,仿佛置身巨大的蒸笼。
三伏天又闷又热是由于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
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
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1.北方地区: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
在北方地区有着“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的说法。
那么,头伏为什么要吃饺子呢?一种说法是饺子做得像元宝,寓意福气,而“伏”和“福”同音,所以就吃饺子。
入伏这天吃饺子,是希望能平安度过夏季,祝愿祈福之意。
另一种说法就是伏天里,人的胃口不好,吃不下去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山东有的地方会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至于二伏吃面,这一习俗至少在三国时期就已经开始了。为什么在热天里吃热面?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
这是迷信说法,用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吃后出一身汗,新粮营养丰富,发汗可以驱病,六月食汤饼是有科学道理的。
三伏要吃烙饼卷鸡蛋,这样的做法突出了一个“补”字。
在三伏当中,中伏的时间往往较为漫长。到了三伏的时候,人体消耗已经到了一定程度,该瘦的人都已经消瘦了很多。
所以,这个时候要适当多补充营养。烙饼摊鸡蛋中有油,有高蛋白的鸡蛋,很适合这时候的人来吃。
2.上海:头伏馄饨二伏茶
上海人总是会说头伏馄饨,二伏茶,因为三伏天气温很高,很容易影响人的食欲,而用一些酱料凉拌煮熟的馄饨是很开胃的方式。
可以很好的振奋食欲,避免三伏天食欲不振导致身体受损的情况出现。
而喝茶就很好理解了,在三伏天人会大量的流汗,导致体内水分迅速消失,而通过喝茶,能够帮助我们迅速补充身体内部的水分,并且喝茶还有利于排尿,可以将身体之中的暑气、暑热、暑湿通过尿液排出。
3.杭州:头伏火腿二伏鸡
杭州人“头伏火腿二伏鸡”。中医认为,火腿有健脾开胃、生津益血的功效。
火腿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但是夏季吃为最佳。夏天人们往往食欲不振,营养不足。
火腿营养丰富,食之不腻,能增进食欲,和冬瓜烧汤,既有营养,又防暑祛病。
4.长沙:头伏狗二伏鸡三伏吃甲鱼
“伏狗”“伏鸡”是长沙人在三伏天最常吃的食物,因为这两种动物的肉能够补虚助阳,温里散寒。
对于阳气虚而畏惧寒冷的人来说,可以起到很好的温补作用,特别符合冬病夏治的理念。
此外,甲鱼有着滋阴清热、健脾开胃的功效,在三伏天食用尤为适宜,当然了,有肝病或者肠胃疾病的朋友,最好不要吃甲鱼,防止身体遭受损伤哦。
5.南昌:起伏吃只鸡
南昌有着在三伏天吃鸡的说法,并且这种吃法还有一定的规矩,如到了三伏,很多南昌人会将鸡做好,然后将门窗关闭,接着穿上长袖衣物,将鞋袜穿着整齐,裤脚则用绳子扎紧,也不开空调或者风扇,只是倒上一杯小酒,然后慢慢食用吃的自己大汗淋漓才可以。
因为许多南昌的老人认为,这样做能够将身体内部的湿气、寒气排出,让自己一整年都不生病。
6.徐州:伏羊一碗汤不用开药方
在徐州等地区人们认为羊经过春冬季节养殖后,正是膘肥肉嫩的时候,此时用羊肉炖出的汤味道醇厚,膻味很小,并且可以帮助人们发汗,排出身体内部的积热,减少这些热气暑气可能导致的疾病。
俗话说“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冬病夏治由来已久。
冬病夏治方法很多,除了三伏贴,还有三伏天扎针灸,三伏天拔火罐、穴位注射、隔姜灸、艾灸等等。医生根据病人的病症不同,在这些方法中选择一两种使用。
很多慢性疾病都可以冬病夏治。包括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小儿感冒等,以及一些虚寒性的疾病,如胃痛、关节炎、肾虚引起的腰痛。
专家推荐两种目前很流行的冬病夏治方法,三伏贴和三伏天拔火罐。
之所以介绍这两种方法是因为它们具备4大优点:高效、安全、经济、副作用小。冬病夏治一般以30天为一个疗程,一般需连续3年,也就是3个疗程。为巩固疗效,医院复诊。
打开“爱青岛”
当然了,在订阅号页面,长按
试一下吧!
长按识别快享爱青岛4.2
赞赏
长按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汇聚中西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by/7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