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医院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胸闷,呼吸越来越困难,心跳只有36次每分钟,血压已是最低值,肌酸激酶更是高达正常值的10倍!
一场“小感冒”,却让50岁的李阿姨(化名)在鬼门关里闯了一圈。
经过医院急诊科、心内科、急诊ICU、内分泌科、神经内科等多学科15天的通力合作,被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李阿姨,最终转危为安,受损的心脏得以“重生”。
“小感冒”原来大凶症多学科联合救生命于旦夕
对于感冒,大多数人并不是太在意,李阿姨也是如此。
然而,感冒两天,病情远远超出了预期,李阿姨渐渐出现了头昏、胸闷等症状,脑袋嗡嗡响,胸部疼痛,呼吸也越来越困难,6月21日下午3点,被紧急送到医院急诊科。
接诊的赵巧巧医生介绍,当时病人呼吸困难、全身无力、血压降低并伴有胸痛,肌酸激酶更是高达正常值的10倍!
再看心电图,显示广泛导联ST段,猛然抬高!
医生判断,李阿姨很可能得的不是普通的感冒,而是患上了一种夺命凶症——病毒性心肌炎。
“这是感冒病毒侵犯到心肌所引发的一种心脏病。一旦病情加重,可出现各种心肌损害、心律失常、心功能障碍、全身多脏器衰竭甚至猝死。”
生死关头,命悬一线,只有比“快”更快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
然而,虽然积极的抗感染治疗、降低心脏负荷、改善心肌能量代谢,但李阿姨病情危重,此刻仍是没有脱离危险。
正在这时,惊险的一幕出现了,李阿姨的心跳突然放缓,36次每分钟,而常人休息时的心率为75次每分钟,如果不能提速,这将是致命的打击。
“重点是要让患者的心率恢复正常并保持稳定。安装临时起搏器刻不容缓。”
急诊科立即联系心内科主任卢亮,安排冠脉造影。
在现代影像设备DSA下,心内科主任卢亮从小睿右侧股静脉位置成功穿刺,置入血管鞘。经过血管鞘,缓缓置入右室临时起搏器,心电监护提示感知良好后,小心固定电极后与体外的临时起搏器发生器连接,固定电极导管……
李阿姨的心率被提速到50次/分。如果病人的自主心率低于50次/分,临时起搏器则开始工作,带动心脏搏动。
这仅仅是“保命”的第一步。
随后,李阿姨被送回急诊ICU,自主心率不见起色,血压一直不稳,除此之外,李阿姨身患甲减,垂体功能低下,也给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
为此,急诊ICU团队联合心内科、内分泌科、风湿科、神经内科再次开启多学科协作模式,为制定接下来的治疗方案指明方向。
十天后,患者病情逐渐趋于稳定,医生逐步撤除了抢救设备。令人欣喜的是,患者各器官功能恢复良好,没有留下明显的心功能不全。
感冒发展成心肌炎来势凶猛这些情况需当心
通常感冒引发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情况比较常见,而发展成心肌炎的情况往往被人们忽略。回想这惊魂的15天,李阿姨再也不敢对“感冒”掉以轻心了。
那么一个呼吸道疾病又是怎样转变成心脏疾病的呢?
急诊ICU主任卢阳珍表示,不是每个人感冒都会发展为心肌炎,但有时感冒病毒会直接侵犯心脏,损害心肌。而且,机体免疫反应在对抗病毒的过程中也会产生抗体,如果抗原抗体反应过度,也可导致心肌炎。该病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高达70%~80%,且治疗效果差。
医生介绍,人体一旦免疫力下降,很容易导致病毒侵入,“一般说来重症心肌炎的发生概率不大,但这类病症非常凶险,表象上会呈现乏力、头晕、胸闷、胸痛、气促、心跳快等症状。但由于其病症并不典型出现,所以容易被人们忽视。”
病毒性心肌炎一旦发生,除了会对心脏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外,往往也会引起其他脏器的损伤。
卢主任强调,预防病毒性心肌炎先要预防感冒。
“预防感冒的途径有很多,而在我看来多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增强自身的体质和免疫能力,是预防感冒的根本所在。”卢主任认为,“除此之外,避免过度的疲劳,尽量少到人多的地方去,避免与感冒人群接触等等,都可有效抵御感冒的发生。”
医生建议,一旦出现了病毒性感冒的症状,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首先,要注意休息,不能过分疲劳,防止症状的全面爆发;其次,要进行抗病毒的治疗;另外,患者如果出现了胸闷、气短等心血管方面的不适症状时一定要尽快就医。
东阳零距离联系方式商务合作电话(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效果最好中科白癜风微博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by/7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