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冲刺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药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688851.html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01

肝硬化

1.肝硬化的常见病因是病毒性肝炎,尤以乙型病毒性肝炎多见。

2.肝功能检查:白蛋白/球蛋白比值降低或倒置。

3.肝功能减退雌激素比例失衡出现蜘蛛痣和肝掌,肝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激素减少出现皮肤色素沉着。

4.食欲减退是最常见症状;出血倾向和贫血是因为肝合成凝血因子减少、脾功能亢进、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5.门静脉高压症的三大临床表现是脾大、脾功能亢进,侧支循环建立与开放,腹水(失代偿期最突出)。

6.肝硬化侧支循环常见的有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最明显)、腹壁静脉曲张、痔静脉扩张。

7.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上消化道出血,首选垂体加压素。

8.肝性脑病是晚期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和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9.短期内出现肝迅速增大、持续性肝区疼痛、肝表面发现肿块或腹水呈血性等,应考虑并发原发性肝癌。

10.肝硬化确诊: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有假小叶形成。

11.肝硬化肝功能检查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增高明显。

12.肝功能失代偿期患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

13.肝硬化患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盐易消化食物。

14.肝功能显著损害或有肝性脑病先兆时,应限制或禁食蛋白质。

15.腹水患者应限钠盐1.2~2.0g/d,24小时进水量限制在mL以内。

16.肝硬化腹水用利尿剂速度不宜过快、剂量不宜过大,以每天体重减轻不超过0.5kg为宜,每次放腹水ml左右。

17.肝硬化晚期尤其是并发肝肾综合征的最佳治疗是肝移植手术。

1.肝硬化腹水的性质是()

A.渗出液

B.漏出液

C.乳糜液

D.黏液性

E.血性液

02

原发性肝癌

1.肝癌常见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癌结节破裂出血、继发感染。

2.甲胎蛋白(AFP):早期诊断肝癌的最具特异性的肿瘤标记物。

3.超声检查对早期定位诊断有较大价值。CT是目前诊断1cm以下小肝癌的最佳方法。组织学检查是确诊肝癌最可靠的方法。

4.目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最好方法是手术切除。

5.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禁食2~3天。穿刺部位压迫止血15分钟,再加压包扎,沙袋压迫6小时,保持穿刺侧肢体伸直24小时。

6.栓塞后综合征即出现腹痛、发热、恶心、呕吐及血清白蛋白降低、各种酶升高、肝功能异常等改变。腹痛48小时内,可根据需要按医嘱注射哌替啶以缓解疼痛。

7.我国与原发性肝癌发病关系最密切的疾病是乙肝后肝硬化。

03

肝性脑病

1.肝性脑病常见诱因:上消化道出血;高蛋白质饮食;大量排钾利尿和腹腔放液等。

2.开始数天内禁食蛋白质,因蛋白质进入体内后可分解产生NH3。

3.口服抗菌药:减少氨的吸收和形成;口服乳果糖或乳梨醇可以酸化肠道,主要可以使肠道细菌产氨减少。

4.肝性脑病用生理盐水或弱酸溶液进行灌肠,不能肥皂水灌肠,因为弱碱性溶液有助于氨的吸收,会加重病情。

5.肝性脑病分期:

(1)0期(潜伏期):又称轻微肝性脑病,无行为、性格的异常,无神经系统病理征,脑电图正常,只有心理测试或智力测试时有轻微异常。

(2)1期(前驱期):轻度的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典型患者可有扑翼(击)样震颤,脑电图多正常。缓解。

(3)2期(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要表现;体格检查有扑翼样震颤,脑电图有特征性异常。

(4)3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扑翼样震颤可引出;体检有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脑电图异常。

(5)4期(昏迷期):意识完全丧失;患者的扑翼样震颤已无法引出,脑电图明显异常。

6.肝性脑病,每天水分摄入量为尿量加mL左右。

7.肝性脑病病人禁止使用镇静催眠药。

2.引起原发性肝癌的原因不包括()

A.乙型病毒性肝炎

B.肝硬化

C.饮食中含多量粗纤维

D.长期饮用蓝绿藻污染水

E.黄曲霉真菌

3.血清甲胎蛋白检测可用于诊断()

A.胰腺癌

B.胆囊癌

C.胃癌

D.肝癌

E.食管癌

4.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症状是()

A.肝区疼痛

B.黄疸

C.持续性低热

D.食欲减退

E.肝区肿大

5.预防原发性肝癌最重要的措施是()

A.防止饮水污染

B.不吃腌制食品

C.防止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D.戒烟、忌酒

E.防治寄生虫感染

04

急性胰腺炎

1.我国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是胆石症。

2.急性胰腺炎的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是腹痛,多在暴饮暴食、进高脂餐及饮酒后突然发生,腹痛常位于上腹中部,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

3.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易并发休克。

4.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淀粉酶在6-12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开始下降,持续3~5天,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即可确诊。淀粉酶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性并不一致。

5.尿淀粉酶升高较晚,发病后12-14小时开始升高,持续1~2周。

6.急性胰腺炎首选护理措施是禁食及胃肠减压。

7.急性胰腺炎应用阿托品、山莨菪碱等,可减少胃酸分泌,缓解胃,胆管及胰管痉挛。腹痛剧烈者可给予哌替啶肌内注射。

8.急性胰腺炎患者取舒适体位,首选弯腰、屈膝侧卧。

9.急性胰腺炎急性期禁食,禁饮1-3天,忌高脂肪,高蛋白质饮食。

10.急性胰腺炎禁用吗啡,防止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加重疼痛。

6.急性胰腺炎的病因是()

A.细菌感染

B.病毒感染

C.自身免疫异常

D.化学性炎症

E.变态反应炎症

7.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所发生的休克属于()

A.中毒性休克

B.低血容量性休克

C.过敏性休克

D.心源性休克

E.神经源性休克

8.急性阑尾炎的腹痛特点是()

A.阵发性疼痛

B.间歇性疼痛

C.持续性疼痛

D.转移性疼痛

E.疼痛不明显

05上消化道出血

1.最主要原因是消化性溃疡(次要原因是门静脉高压)。

2.出现黑便提示出血量至少在50~70mL以上;大便潜血试验阳性提示出血量5mL/d;呕血提示胃内积血量达~mL;出血量超过mL,可引起失血性休克。

3.特征性表现是呕血与黑便。

4.病因诊断的首选方法是内镜检查。

5.大出血、休克患者初始阶段宜快速输液。

6.出血停止的指征:患者血压、脉搏稳定在正常水平,大便转黄色。

7.继续出血或再出血指征:

①反复呕血,甚至呕吐物由咖啡色转为鲜红色,黑便次数增多,色泽转为暗红色或鲜红色,伴肠鸣音亢进;

②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经足量补液、输血后未见明显改善或好转后又恶化,血压波动,中心静脉压不稳定;

③红细胞计数与比容、血红蛋白测定不断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持续增高;

④足量补液、尿量正常的情况下,血尿素氮持续或再次增高;

⑤门静脉高压的患者原有脾大,在出血后应暂时缩小,如不见脾恢复肿大亦提示出血未止。

8.三腔气囊管注气,应先胃囊后食管囊。放置24小时后,食管囊应放气15~30分钟,同时放松牵引。三腔管一般压迫3~4天后,若出血停止可考虑拔管。

06

肠结核

1.纤维结肠镜检查是鉴别和诊断肠结核最重要的检查。

07溃疡性结肠炎

1.溃疡性结肠炎腹痛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常有里急后重。

2.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最主要症状是腹泻。

3.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应给无渣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4.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治疗首选柳氮磺吡啶。

9.对诊断肠结核最有价值的是()

A.血沉增加

B.D结核菌素试验

C.X线钡剂造影

D.X线钡剂灌肠

E.纤维结肠镜活检

08

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1.肝穿刺前测血压、脉搏,测定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肝功能,若异常应根据医嘱肌注维生素Kmg。

2.肝穿刺术后患者应卧床24小时。

3.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查术前应禁食6小时。

4.胃镜检查常采用左侧卧位,最严重的并发症是穿孔。

获取更多临考指导及上岸经验,请戳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by/1270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