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介绍,预防及应对措施


针对甲型病毒性肝炎的

介绍,预防及应对措施

根据历年疫情报告数据,每3-5年甲肝疫情出现一个流行的小高峰,年全国甲肝疫情呈现上升趋势,辽宁省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年初,辽宁省甲肝疫情较年继续呈现升高趋势,并且集中在一些沿海县区。截至2月底,辽宁省未报告甲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分析病例之间无明显流行病学关联,说明目前辽宁省甲肝发病仍呈散发状态。

近期大连丹东地区甲型病毒性肝炎病例有所增加,多地卫健委发布了甲型病毒性肝炎预防的通知。

什么是甲型病毒性肝炎?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以肝脏炎症病变为主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任何年龄均可患本病,但主要为儿童和青少年。成人甲肝的临床症状一般较儿童为重。冬春季节常是甲肝发病的高峰期。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

甲型肝炎潜伏期为15~45日,平均持续30天。病发症常有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上腹部饱胀感或轻度腹泻。自觉症状好转,热退后黄疸出现,可见巩膜、皮肤不同程度黄染,肝区痛,肝脏肿大,有压痛和叩痛,绝大多数患者在数周内恢复正常。

甲型病毒性肝炎什么时间多发?

甲肝在2-3月和7-8月发生较多,分别与春节期间食用海鲜和夏季吃烧烤较多有关。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传染源:甲型肝炎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为传染源。

传染途径:甲型肝炎以粪口途径为主要传播途径,粪口传播的方式是多样的,一般情况下,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是散发性发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水和食物的传播,特别是水生贝类如毛蚶等是甲型肝炎爆发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

(特别提醒大连和丹东地区学生加强对甲型肝炎病毒的防范)

易感人群:人群未注射甲肝疫苗者对HAV普遍易感,患过甲型肝炎或感染过甲型肝炎病毒的人可以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如何预防甲型病毒性肝炎?

1.粪-口途径是甲肝传播的主要途径,它不会通过空气传播。甲肝的感染机率很小,多为感染者上完厕所不洗手,然后又去做饭做菜,尤其是做生食导致食品污染而传染给他人。一般人们生食了被污染的海鲜食品容易导致感染。因此,要采取以下措施预防甲肝。

2.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不喝生水、不生食海产品,尤其对一些能富集甲肝病毒的毛蚶等海、水产品,食用时一定要煮熟蒸透,杜绝生吃、半生吃以及腌制后直接食用。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把住“病从口入”关。

4.搞好环境卫生。生活垃圾和粪便要及时清理,并做好无害化处理。

5.接种甲肝疫苗。目前接种甲肝疫苗是预防甲肝的有效措施。适龄儿童常规免疫用甲肝疫苗为甲肝减毒活疫苗,在18月龄接种1剂,家长要按照免疫程序及时带儿童进行接种。同时未患过甲肝或未接种过甲肝疫苗的成人,也可自愿自费接种甲肝疫苗进行疾病的预防。

如何消灭甲型肝炎病毒?

甲型肝炎病毒(HAV):HAV在4℃可存活数月,—20℃可存活数年。℃5分钟!最适合家庭灭活病毒的是煮沸消毒方法!或常用消毒剂(如甲醛、乙醇、次氯酸、漂白粉、碘伏等)处理可灭活。

甲肝的治疗

甲型肝炎是自限性疾病,治疗以一般及支持治疗为主,辅以适当药物,避免饮酒、疲劳和使用损肝药物。强调早期卧床休息,至症状明显减退,可逐步增加活动,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

急性黄疸型肝炎宜住院隔离治疗,隔离期(起病后3周)满,临床症状消失,血清总胆红素在17.1umol/L以下,ALT在正常值2倍以下时可以出院,但出院后仍应休息1~3月,恢复工作后应定期复查半年-1年。

得了甲肝怎么办?

如果出现体温升高并伴有乏力、厌食、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的人,医院就诊,以便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但得了甲肝不要担心,因为甲肝往往引起一个急性肝炎,病程具有自限性,通过一般的休息、药物治疗,绝大多数病人可以康复,预后良好,并且可以产生甲肝抗体,获得终身免疫,以后再也不会再得第二次甲肝。

推荐阅读:

1.战疫情

那些瞬间让人泪目

2.学习关于习近平勉励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

3.网课笔记

你的优秀有“记”可循

编辑

吕佳兴

编辑

田浩楠

主编丨杨斯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by/1025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