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基础知识重点:病理学之病毒性肝炎】
今天的文章内容稍长哈,由于有两个练习题,希望大家耐心做一下。医疗卫生。
病理学属于医学基础知识需要掌握的内容,中公卫生人材招聘考试帮助大家梳理病理学知识-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的概念
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发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
病毒性肝炎的分类
1.按引发疾病的病原分类,目前已肯定的病毒性肝炎有五型,包括甲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丁型病毒性肝炎及戊型病毒性肝炎,除乙型肝炎病毒为DNA病毒外,其余均为RNA病毒。
2.依照临床表现的特点可分急性肝炎(包括急性无黄疸型、急性黄疸型)、慢性肝炎(包括轻度、中度、重度)、重型肝炎(包括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及慢性重型肝炎)、淤胆型肝炎及肝炎肝硬化。
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
1.甲型病毒性肝炎及戊型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病毒通过污染食品或水源而引发大范围的流行;
2.乙型、丙型及丁型病毒性肝炎是通过血液、体液途径及母婴垂直传播;
3.丁型肝炎是在乙型肝炎的基础上才会产生。
例题:
以下肝炎病毒基因组归类于DNA病毒的是?
A.甲型肝炎
B.乙型肝炎
C.丙型肝炎
D.丁型肝炎
E.戊型肝炎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B
病毒性肝炎基本病变
1.肝细胞变性、坏死
(1)胞浆疏松化和气球样变
此为常见的变性病变,是由于肝细胞受损后细胞水份增多造成。开始时肝细胞肿大,胞浆疏松呈状、半透明,称胞浆疏松化。进一步发展,肝细胞更形胀大呈球形,胞浆几完全透明,称为气球样变。
(2)嗜酸性变及嗜酸性坏死
嗜酸性变多累及单个或几个肝细胞,散在于小叶内。肝细胞胞浆水份脱失浓缩,嗜酸性染色增强,胞浆颗粒性消失。如进一步发展,胞浆更加浓缩以外,胞核也浓缩以致消失。最后剩下深红色均一浓染的圆形小体,即所谓嗜酸性小体。上述改变称嗜酸性坏死,为单个细胞坏死。
(3)点状坏死
肝小叶内散在的灶状肝细胞坏死。每一个坏死灶仅累及1至几个肝细胞。同时该处伴以炎性细胞浸润。
(4)溶解坏死
此病变最多见,常由高度气球样变发展而来。此时胞核固缩、溶解、消失,最后细胞解体。重型肝炎时肝细胞的变性常常不明显,很快就产生此种坏死崩解。
2.炎性细胞浸润
炎细胞浸润肝炎时在汇管区或肝小叶内常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浸润的炎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有时也见少许浆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等。
3.间质反应性增生及肝细胞再生
(1)Kupffer细胞增生肥大
此为肝内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炎性反应。增生的细胞呈梭形或多角形,胞浆丰富,突出于窦壁或自壁上脱入窦内成为游走的吞噬细胞。
(2)间叶细胞及纤维母细胞的增生
间叶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存在于肝间质内,肝炎时可分化为组织细胞参与炎性细胞浸润。在反复产生严重坏死病例,由于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可发展成肝纤维化及肝硬变。
(3)肝细胞再生
肝细胞坏死时,邻近的肝细胞可通过直接或间接分裂而再生修复。在肝炎恢复期或慢性阶段则更加明显。再生的肝细胞体积较大,核大而染色较深,有的可有双核。慢性病例在汇管区尚可见细小胆管的增生。
以上肝炎基本病变中,肝细胞疏松化,气球样变,点状坏死及嗜酸性小体构成对诊断普通型肝炎具有相对的特点性;而肝细胞的大片坏死、崩解则是重型肝炎的主要病变特点。
例题:
丙型肝炎较典型的病理改变是?
A.滤泡样细胞聚集和较明显的脂肪变性
B.显著间质增生
C.肝细胞嗜酸性病变
D.汇管区大量炎症细胞浸润
E.汇管区见较多的浆细胞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A
更多医学基础知识内容
根治白癜风什么方法好白癜风的最初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zl/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