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病理上以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成为特征。临床上,肝硬化往往起病隐匿,病程发展缓慢,晚期以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常出现多种并发症比如腹水、呕血、昏迷等。肝硬化是我国的常见病,发病高峰年龄在35~50岁,男性多见,出现并发症时死亡率高。医院肝病科王春喜
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在我国以病毒性肝炎为主,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感染是导致肝硬化的主要原因。肝硬化的发生往往是多种致病原因共存、肝脏炎症和纤维化长期反复发展累积而成的。导致肝硬化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十种:
①病毒性肝炎:主要为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约占60%~80%,通常经过慢性肝炎阶段演变而来,急性或亚急性肝炎如有大量肝细胞坏死和肝纤维化可以直接演变为肝硬化,乙型和丙型或丁型肝炎病毒的重叠感染可加速发展至肝硬化。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一般不会发展为肝硬化;
②慢性酒精中毒:在我国约占15%,近年来有上升趋势。长期大量饮酒(一般为每日摄入酒精80g达10年以上)或短期内大量饮酒,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的毒性作用,引起酒精性肝炎,继而可发展为肝硬化;
③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随着世界范围肥胖的流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病率日益升高。占人群的10%~30%,不加以控制会导致肝硬化和肝癌。脂肪肝的医学定义是肝组织脂肪含量超过5%,B超等影像学检查可诊断出肝组织脂肪含量20%~30%以上的脂肪肝,很多患者要通过肝脏组织学检查来确诊,新近国外研究表明,约20%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可发展为肝硬化。据统计70%不明原因肝硬化可能由脂肪性肝炎引起。随着抗病毒药物的不断发展,乙肝和丙肝导致的肝硬化病例会稳步降低,脂肪肝导致的肝硬化会逐渐增多,肥胖人群千万要警惕啊!
④胆汁淤积:持续肝内淤胆或肝外胆管阻塞时,高浓度胆酸和胆红素可损伤肝细胞,引起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或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⑤血管性肝病::肝脏血供丰富,肝静脉、肝动脉、门静脉的病变都会影响到肝脏,甚至引起肝硬化。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肝静脉阻塞综合征(Budd-Chiari综合征)、肝小静脉闭塞病等可引起肝脏长期淤血缺氧从而导致肝硬化的发生;
⑥遗传代谢性疾病:这类疾病涉及范围非常广。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很多物质代谢紊乱,如铜、铁、卟啉、氨基酸、尿素、糖、果糖、脂蛋白、脂质、胆红素、胆汁酸等的代谢异常,都和肝病有关,先天性酶缺陷疾病,致使某些物质不能被正常代谢而沉积在肝脏,如肝豆状核变性(铜沉积)、血色病(铁沉积)、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儿童常见,但也有很多成人发病,如铜代谢异常相关的肝豆状核变性就有70岁发病的报道;
⑦长期使用药物或者接触工业毒物:长期接触四氯化碳、磷、砷等或服用双醋酚汀、甲基多巴、异烟肼等,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这几年来首乌、土三七、壮骨关节丸等中药,以及一些保健品,也会引起中毒性或药物性肝炎而演变为肝硬化;长期服用甲氨蝶呤(MTX)可引起肝纤维化而发展为肝硬化;
⑧自身免疫性肝病:机体的免疫系统的作用是抵御“外敌”入侵,然而在免疫系统紊乱时,却会“敌我不分”,把正常细胞组织也作为“敌人”去清除,就会造成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分为四种,分别为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和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反复发病均可演变为肝硬化;
⑨其他系统疾病或全身性疾病累及肝脏很多其他系统的疾病会影响到肝脏,如胆道疾病、胰腺疾病等会引起肝脏损伤;很多全身性疾病,如结节病、淀粉样变形、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病、淋巴瘤等,也可以损伤肝脏甚至进展为肝硬化;
⑩寄生虫感染:血吸虫感染在我国南方依然存在,成熟虫卵被肝脏内的巨噬细胞吞噬后演变为成纤维细胞,形成纤维结节。由于虫卵在肝脏主要沉积在门静脉分支附近,纤维化常使门静脉灌注障碍,所导致的肝硬化常以门静脉高压为突出特征。华支睾吸虫寄生在人体肝脏的内、外胆管内,所引起的胆道梗阻和炎症(肝吸虫病)可逐渐进展为肝硬化。
虽然大多数的肝硬化可以查找到明确的病因,但是仍然有大约5%~10%的肝硬化病因尚不明确,需要根据患者临床特征,有针对性进行血液检查、病理检查、影像检查、基因检查等,查找真凶,才能够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赞赏
人赞赏
中科白癜风看皮肤病更专业治疗白癜风有什么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zl/7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