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气候特点为白露节气前后,日均温差变化大,又恰逢教师节和大、中、小学生结束暑假开学及国庆节前夕。金华市疾控中心副主任王凤英提醒,在这冷热交替、日均温差变化较大的季节,仍是食源性疾病的好发季节,因此应特别注意食品安全问题,而且蚊子仍然活跃,因此还得防乙脑。
一、防乙脑,离猪远点
王凤英说,7~9月份为乙脑(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的高峰期,人和动物都可感染该病,因此均可成为传染源。但人感染乙脑病毒后,病毒血症的时间较短且病毒数量少,所以病人不是主要的传染源。倒是那个猪,感染率会很高,最高可达%,所以猪才是乙脑主要的传染源。
人感染乙型脑炎主要是通过蚊虫叮咬而引起的。蚊虫在感染了乙脑病毒后,可长期存在其体内,并经蚊虫卵传代,故蚊子又是乙脑病毒的长期储存宿主。
每个人对乙型脑炎普遍易感,但感染后大多数人都表现为轻型或隐性感染。10岁以下儿童最易感染得病。
现在已经有乙脑疫苗可以进行预防接种,是预防乙脑的重要措施。其常规接种为:出生后8月龄接种第1针,并分别于18月龄和6周岁各加强1针。但在7、8、9月人份流行季节不宜进行乙脑疫苗的接种。
二、乙脑主要临床症状
王凤英说,人感染乙脑病毒炎后,潜伏期一般在10~14日,最短5天左右。典型的乙脑病例临床表现分为三期。
①初期:病程第1~3日。起病急,体温可升高达39~40℃伴头痛、恶心、呕吐、精神倦怠或嗜睡等。
②极期:病程第4~10日,高热、抽搐及呼吸衰竭是该期三大严重症状。此期病人高热可达40℃以上,持续时间约7~10日,重者可达3周或更长;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神志不清或出现昏迷。由于脑实质炎症和脑水肿,会发生抽搐、惊厥及其它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严重者可发生呼吸衰竭甚至是死亡。
③恢复期:体温逐渐下降,各种症状逐渐减轻,通常于2周左右痊愈。但重症病人可长达6个月才能恢复,少数病重者可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
所以,若出现发热不适,特别是持续高热不退,头痛、呕吐、抽搐等症状,医院就诊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当心食源性疾病
王凤英说,食源性疾病包括急性食物中毒和经食物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以及食源性寄生虫病,常见的有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霍乱、甲型病毒性肝炎、食物中毒、感染性腹泻等。
主要临床症状为:腹泻,大便每日多于3次,粪便的性状异常,可为稀便、水样便、亦可为粘液便、脓血便,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和全身不适。
目前,正值学校开学之际,学生集体用餐及聚餐随之增加,如不注意食堂环境和食品卫生,食源性疾病就很容易在学校、托儿所等集体用餐单位引起暴发流行,所以集体食堂必须要加强卫生管理,个人则要养成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的好习惯。
爱金华”萌宠大赛
为你的宠物点赞,赢取萌宠大礼包
↓↓点击“阅读原文”,给宠物赢取饭票!
北京治愈白癜风的医院哪里最好北京中科医院坑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zl/5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