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病毒可能会引发癌症文章划出4个重点


很多人都不清楚,有些癌症发生跟细菌和病毒感染息息相关。感染病毒后不仅仅让患者承受着痛苦,而且会长时间在体内潜伏,以至于造成细胞基因发生突变,增加患癌风险。《自然-遗传学》研究显示,人类有2成至4成的癌症是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这是因为长期受到感染而导致患癌几率升高。特别是以下4种病毒可促使癌症发生发展。

哪些病毒可能会诱发癌症?

1、乙型肝炎病毒

根据数据显示,乙肝是肝癌的诱因之一,从慢性乙肝发展到肝癌只需3步,由乙肝发展成肝硬化,然后再到肝癌阶段。慢性乙肝是受到乙肝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肝病,乙肝病毒特别稳定,难以被灭活,无论是高温、低温,还是酒精和紫外线等都无法杀死乙肝病毒。乙肝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有血液、与伴侣之间的行为和母婴等。

及早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行之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免疫力缺陷者、新生儿以及乙肝患者的家庭成员。医院做乙肝5项和肝功能检查,以便于了解有没有感染乙肝病毒。

2、HPV病毒

高危型HPV持续性感染是诱发宫颈癌的主要因素。HPV病毒主要经过与伴侣之间的行为传播,除了会诱发宫颈癌外,也有可能引发口腔癌、肛门癌和外阴癌等。目前为止,发现的HPV亚型达到多种,大多数是低危型HPV,易被强大的免疫系统清除。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市面上已经有HPV疫苗,九价疫苗适合16岁~26岁的女性,四价疫苗适合20~45岁的女性,二价疫苗适合9~45岁。即使接种疫苗后也不能太大意,还需定期做TCT和HPV筛查。同时应做到洁身自爱,不能有多个伴侣;注意月经期和产褥期卫生;一旦出现接触性出血、不规则出血应立即就诊。

3、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在胃黏膜中生长,持续刺激胃黏膜,诱发胃溃疡和慢性胃炎,增加患胃癌风险。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症状并不是很显著,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出现慢性胃炎或胃溃疡,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腹痛、嗳气、反酸和消化不良等。

平时应注意饮食卫生,做到分餐制,用公勺公筷,减少在外吃饭次数;所吃的食物彻底煮熟煮透,远离辛辣刺激和生冷食物;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应通过四联疗法彻底根治。

4、EB病毒

研究表明,EB病毒感染者患鼻咽癌的风险高,大多数鼻咽癌患者血清中含有此类病毒抗体;EB病毒也会增加患胃腺癌以及淋巴瘤风险。感染EB病毒后,主要表现为头痛发热、咳嗽、脸上长淡红色的小丘疹、口腔上有红疹。此类病毒往往以唾液的方式传播,所以应注重口腔卫生,吃饭时做到分餐制。

家医君寄语

并不是感染病毒后一定会致癌,就拿HPV病毒来说,很多低危型HPV病毒能被免疫系统清除,所以不能过度治疗,最为重要的是做好生活调理,及时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积极控制病毒活跃度,医院做相关检查,以便于及早发现异常,及早治疗。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金秋话健康#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zl/1433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