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middot历史塞尔维亚简史


年,为遏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扩张,拉扎尔大公联络同为塞尔维亚王国分裂出来的布兰科维奇(Brankovi?上图左上方板块部分)家族以及西面的波斯尼亚王国(Bosnia,即今天波黑的“波”)组成联合军(也有说法是实际参战部队还包括了匈牙利的军队)在距离今天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纳附近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队开战,史称“第一次科索沃战役”。战斗异常惨烈,双方死伤极多,最终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苏丹以及拉扎尔大公均战死,拉扎尔大公组织的联合军溃败,巴尔干地区的各个贵族和独立王国已无力再抗衡奥斯曼帝国,逐步沦为了奥斯曼帝国的附庸国。虽然塞尔维亚联合军最终战败,但这一仗中,拉扎尔大公喊出了至今依旧被奉为塞尔维亚精神的“4C口号”——СамослогаСрбинаспасава(西里尔文,意为:只有团结才能救塞尔维亚人),团结起了巴尔干半岛各地的塞尔维亚族人,至今这句话仍不断被用在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运动上,在国旗国徽上面也有这4个“C”,拉扎尔大公也因此被尊崇。

战斗中的拉扎尔大公,身后是“4C”旗帜

拉扎尔大公战死后,塞尔维亚的士兵拼死抢回了他的头颅,安葬在他生前主持兴建的拉瓦尼察修道院(RavanicaMonastery),并被塞尔维亚东正教会追封为教会烈士。拉扎尔大公的继任人本应是他的儿子斯特凡·拉扎列维奇(StefanLazarevi?),但当时他年仅12岁,所以由拉扎尔大公的妻子米莉察大公妃(Milica)代为执政至年斯特凡·拉扎列维奇成年,然后成为了一名修女终老并安葬在由她主持兴建的柳波斯尼亚修道院(LjubostinjaMonastery)。斯特凡·拉扎列维奇在位期间,为了维持莫拉瓦塞尔维亚在夹缝中的和平,忍辱负重被征召到奥斯曼帝国作为侍从,换来了奥斯曼帝国不侵略莫拉瓦塞尔维亚的的承诺,又与匈牙利交好,保证了在位期间塞尔维亚地区的和平和发展,年死后教会因为他为国家的贡献而追封为圣人,后世尊称他为“高尚的斯特凡(StefantheTall)”。

拉瓦察尼修道院,院内供奉着拉扎尔大公的石棺

后人把拉扎尔大公、米莉察大公妃和斯特凡·拉扎列维奇两代人的统治期间称为拉扎列维奇王朝(Lazarevi?dynasty),被视为尼曼雅王朝的分支和正统延续。这个王朝仅历两代人,领土面积大不如前,过得也并不风光,但却对塞尔维亚今天保留下来的中世纪历史建筑产生了深远影响。塞尔维亚目前保留得比较好的历史建筑大多数兴建于这一时期,拉扎列维奇王朝的统治者们十分注重宗教发展,尤其是宗教建筑的兴建,他们融合了拜占庭风格和罗马风格的特点,创造了属于塞尔维亚的莫拉瓦建筑流派(MoravaSchool,因建筑集中在莫拉瓦河谷而得名)。这一时期(年-年)是塞尔维亚建筑史上蓬勃发展的时期,其中也多少受到了反抗奥斯曼帝国伊斯兰文化渗透的激发。同时,在不远处的意大利正处于文艺复兴时期,湿壁画(Fresco)是当时应用广泛的绘画工艺,被广泛应用在了塞尔维亚的宗教建筑中,也成为了莫拉瓦建筑流派的一大特色。通常认为第一个莫拉瓦建筑流派的成品是拉扎尔大公于年主持兴建的拉瓦尼察修道院(RavanicaMonastery),他也最终安葬在了这里,米莉察大公妃和斯特凡·拉扎列维奇也最终安葬在了各自主持兴建的修道院中。拉扎列维奇王朝的三位统治者,都在塞尔维亚的历史、文化中受到了高度的重视。

斯特凡·拉扎列维奇主持兴建的马纳西亚修道院,塞尔维亚中世纪修道院的顶峰之作

斯特凡·拉扎列维奇在年死后,王位传给了他的侄子——同为塞尔维亚王国分裂出来的、跟随拉扎尔大公组建联合军参与第一次科索沃战役的布兰科维奇(Brankovi?)家族时任统治者玖拉德·布兰科维奇(?ura?Brankovi?)。玖拉德·布兰科维奇接手时候的塞尔维亚已经脆弱不堪,南部被奥斯曼帝国侵蚀了大片领土(包括今天的新帕扎尔Novipazar和尼什Ni?),北部的伏尔伏丁那地区(Vojvodina,在今天贝尔格莱德以北地带)一直被匈牙利王国占领,他手上的就只有今天从北至贝尔格莱德、南至查查克附近的塞尔维亚中部领土。面对严峻的外部形势,玖拉德·布兰科维奇全力维持领土的完整,他与妻子杰里纳王后(Jerina)四处奔走兴建大型堡垒防御工事,塞尔维亚今天遗留下来的堡垒遗迹,大多数由他们主持兴建,包括了斯梅代雷沃(Smederevo)、哥鲁拜克(Golubac)、马格里奇(Magli?)等,都是今天值得一看的遗址,其中斯梅代雷沃(Smederevo)更是在准世界遗产名单中。

马格里奇(Magli?)

任何国家的历史里都不乏一个民间传说的主人公,而塞尔维亚的民间传说主人公,便落在了玖拉德·布兰科维奇的妻子杰里纳王后(Jerina)身上了。杰里纳王后本是拜占庭帝国皇室的后裔,出生在希腊,按正史记载她全力支持丈夫保卫塞尔维亚的事业,多次迁都,主持兴建堡垒,赛尔梅德沃其中一座塔楼就以她的名字命名,正史上是一位相当有才干的女性。此外为了争取外部势力的援助,她把女儿远嫁给斯洛文尼亚贵族及奥斯曼土耳其的苏丹,为塞尔维亚争取到了一段时间的和平。然而民间传说却将她丑化成干涉国家政事、横征暴敛(大量建造防御工事需要提高税赋)、卖女求荣的邪恶王后,给她安上了“卑鄙的杰里纳”、“邪恶的杰里纳”等外号。在这一个基调上,更多离奇的民间传说出现,诸如说她喜欢把平民小孩扔河里,把秘密情人在堡垒里面杀害等传说。也许是她正处于塞尔维亚史上最强盛的王朝的灭亡前夕,也许因为她是个外族人,民间怨愤情绪要找突破口就只能从她身上找了。不管如何,是非功过留后人评说,杰里纳王后在任期间,确实为塞尔维亚留下了许多壮观的历史遗迹,为正在布向灭亡的塞尔维亚王国争取到了数十年的安宁。

斯梅代雷沃(Smederevo)

奥斯曼帝国入侵——奥斯曼塞尔维亚

玖拉德·布兰科维奇在年去世后,他的子嗣无力维系风雨飘摇的塞尔维亚王国,另一边厢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气势如虹,年已经把苟延残喘的拜占庭帝国灭亡了,然后逐步从南边蚕食塞尔维亚的领土,直到年,以玖拉德·布兰科维奇和杰里纳王后共同主持兴建的斯梅代雷沃(Smederevo)要塞被占领为标志,塞尔维亚王国正式灭亡,布兰科维奇皇室投靠了北面的匈牙利王国,由于同属基督信仰,也对奥斯曼同仇敌忾,成为了王国庇护下的一支小贵族。今天的塞尔维亚版图,大概以多瑙河为界,南部落入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手中,北部被匈牙利王国控制。其后奥斯曼帝国一直谋求进一步扩张,匈牙利王国成为了与之抗衡的前线力量,在双方数十年大大小小的交战下,年匈牙利王国、克罗地亚王国、神圣罗马帝国等国的联合军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爆发了莫哈奇战役(TheBattleofMohács),最终联合军战败,更直接导致了匈牙利王国分裂,至此今天的塞尔维亚版图全境落入了奥斯曼帝国手中,这一时期被称为“奥斯曼塞尔维亚(OttomanSerbia)”。

记录莫哈奇战役的古画

奥斯曼帝国统治期间在塞尔维亚大力推行伊斯兰化,但基督教曾经一度鼎盛的塞尔维亚,并未被全盘伊斯兰化,今天的塞尔维亚依旧能看到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共存的景象。由于奥斯曼帝国最先占领的是塞尔维亚南部,最后占领的是塞尔维亚北部,所以能明显发现南部的伊斯兰信仰占比要比北部高很多,尤其是最早落入奥斯曼帝国统治的南部两个大城市:新帕扎尔(Novipazar)和尼什(Ni?)。奥斯曼帝国高压的宗教政策引起了原本信仰基督的塞尔维亚人强烈反抗,尤其在得到奥地利帝国的资助下,民间反抗运动越演越烈。年,在今天塞尔维亚与罗马尼亚边境的巴纳特(Banat)地区爆发了大规模起义,作为报复,在镇压起义后,次年奥斯曼帝国就把前面提到的尼曼雅王朝时期地位崇高的圣人圣萨瓦的遗骸挖出来焚烧,进一步激化了塞尔维亚人与帝国之间的矛盾。

描绘奥斯曼帝国焚烧圣萨瓦遗骸的绘画作品

圣萨瓦的遗骸被报复性焚烧后,塞尔维亚人的反抗运动有增无减,在此期间塞尔维亚的基督教在塞尔维亚人的坚守和西方基督国家的支持下艰难发展,不少教堂在这一时期被毁,但也有不少遗迹被保存到今天。塞尔维亚由于处于了奥斯曼帝国的边缘,也成为了当时东方伊斯兰势力与西方基督势力抗衡的战场,数百年间战火不断。塞尔维亚今天的首都贝尔格莱德,地处多瑙河和萨瓦河交界的重要位置,多次在奥地利帝国(实际上是奥地利帝国支持下的塞尔维亚人)和奥斯曼帝国中易手,不断被战事摧毁又重建(主要指今天的老贝城),于是今天有了贝尔格莱德是一个“经历了场战役,被夷平44次的城市”的说法,贝尔格莱德的地标卡拉梅格丹城堡就是这千百年来战争的产物,也从侧面反映了塞尔维亚人不屈的精神。

年的贝尔格莱德主城,即今天的卡拉梅格丹城堡

近代塞尔维亚——从起义到独立

18世纪被认为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发展停滞时期,对帝国边缘领地的统治力开始逐步下降,塞尔维亚人在日益增长的民族主义以及奥地利和俄国的支持下,于年在塞尔维亚人卡拉焦尔杰·佩特罗维奇(Kara?or?ePetrovi?)的领导下爆发了第一次塞尔维亚起义,第一次在对奥斯曼帝国的反抗中组建了政府,并且一度占领了北至贝尔格莱德,南至今天科索沃地区的领土,虽然起义最终在年被镇压,但这次起义被视为塞尔维亚民族革命的开端,也被视为塞尔维亚现代历史的开端。

第一次塞尔维亚起义被镇压短短两年后,米诺斯·奥布雷诺维奇(Milo?Obrenovi?)在年领导了第二次塞尔维亚起义并且取得了成功,解放了被奥斯曼帝国统治了数百年的塞尔维亚,成为了事实上独立的国家,米诺斯·奥布雷诺维奇建立了塞尔维亚公国,组建了政府,自己成为了统治者。

第二次塞尔维亚起义

年,米诺斯·奥布雷诺维奇传位给他体弱多病的长子,不料短短一个月不到,长子病逝,王位传至年仅16岁的次子米哈伊诺·奥布雷诺维奇(MihailoObrenovi?),由于太年轻经验不足,他疏忽了应对塞尔维亚公国内部的反对势力,于年被第一次塞尔维亚起义的领导者的后人(卡拉焦尔杰维奇家族,在塞尔维亚现代历史中与奥布雷诺维奇家族不断角力)推翻统治,与父亲一起四处流亡。在数十年的流亡生活里,米哈伊诺四处游历和学习,受到了当时西方先进思想的熏陶,此外还迎娶了奥匈帝国伯爵的女儿为妻,广结天下名人,为日后再次掌权打下了基础。年,米哈伊诺的父亲,塞尔维亚王国的开国领导人米诺斯·奥布雷诺维奇通过非暴力的形式夺回了统治权。年米诺斯病逝后米哈伊诺第二次执掌政权,被称为米哈伊诺大公,数十年流亡生活的积累在他执政后爆发,他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大力发展塞尔维亚的经济、文化、学术,并且积极扩充军备,于年开始成功迫使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开始撤出塞尔维亚,最后一支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在年撤出,塞尔维亚公国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米哈伊诺大公还于年至年间主导组建了第一次巴尔干联盟,联合反抗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残留势力。

年轻时期的米哈伊诺画像

好景不长,年6月10日,米哈伊诺大公遇刺身亡,结束了起起落落的一生。凶手最终都没有坦白是谁指使,但大多数历史学家和塞尔维亚民间都认为是奥布雷诺维奇家族的死对头卡拉焦尔杰维奇家族雇凶(即之前推翻米哈伊诺大公统治的家族)。米哈伊诺大公虽然在位时间不长,但对塞尔维亚的贡献有目共睹,在塞尔维亚人心目中拥有崇高地位,贝尔格莱德最繁华的步行街米哈伊诺大街就是以它命名,当时街道两边住的都是塞尔维亚的名人贵族,而在大街的南端,塞尔维亚人为他于年建造了一尊宏伟的雕像,米哈伊诺大公在骏马身上见证了塞尔维亚百余年来的变迁。

清晨的米哈伊诺大公街航拍

米哈伊诺大公死后没有留下子嗣,在原本的内阁成员商议之下,塞尔维亚公国统治者的位置交给了他的表弟米兰·奥布雷诺维奇(MilanObrenovi?),米兰即位时年仅14岁,所有事务实质上由推举他即位的内阁成员摄政。4年后年,米兰成年,顺理成章重掌权力,他展现出了极大的智慧和强硬的政治手腕,很快就把大权全部收回自己手上,着手发展塞尔维亚。

这个时候的塞尔维亚公国虽然事实上独立但名义上仍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附属国,但奥斯曼帝国的实力已经大不如前,在年至年的第十次土俄战争后,两国签订协议把巴尔干地区的管辖权交给俄国,西方国家对此不满。于是年6月,英国、奥匈帝国、德国、法国等西方国家把俄国和奥斯曼帝国拉上谈判桌,重新协商巴尔干半岛的归属,签订了《柏林条约》,最终塞尔维亚、黑山、罗马尼亚得到正式承认独立,保加利亚交奥斯曼土耳其管辖但获得自治权,波黑名义上交给奥斯曼土耳其但由奥匈帝国代管,巴尔干半岛今天局势的雏形开始形成。

《柏林条约》后的巴尔干地区势力图,塞尔维亚除了贝尔格莱德以北地区,基本恢复今天的版图

塞尔维亚公国在取得了国际承认的独立地位后,年米兰·奥布雷诺维奇宣布塞尔维亚公国升格为塞尔维亚王国,自己也从“大公”升级为“国王”。但国家地位的提升似乎没有带来什么好运气,年与保加利亚的战争落得战败的下场,元气大伤,年米兰主动退位,由他的儿子亚历山大一世(AleksandarObrenovi?)继承王位。这位亚历山大一世上台后也没有干多少好事,反而坏事一大箩筐,先是迎娶了一名比他年长12岁的寡妇为王后,招来社会上极大的非议,然后随意任命王后的亲信担任参议院要职,甚至为了随意越过宪法解雇反对他主张的议员,宣布暂停宪法效力半小时这样荒唐的事情,塞尔维亚王室的形象一落千丈。最终对王室不满的人组成了反对派,在年策划了一场暗杀,亚历山大一世国王以及他的王后,和其他奥布雷诺维奇家族的成员全部被暗杀,导致了奥布雷诺维奇家族灭亡,国王王后被安葬在贝尔格莱德的圣马可教堂内。

圣马可教堂

从米哈伊诺大公时代就与奥布雷诺维奇家族抗衡并一度夺权的卡拉焦尔杰维奇家族再次上台,彼得一世(PeterKaradjorjevi?)在贝尔格莱德的圣米歇尔天使大教堂(TheCathedralChurchofSt.MichaeltheArchangel)加冕,开启了卡拉焦尔杰维奇家族的时代。彼得一世在位期间,通过两次巴尔干战争,扩大了塞尔维亚的领土,年一度扩张至包括了今天的科索沃地区以及马其顿(但北部还未取得现在的伏尔伏丁那地区),接下来大事件发生了。

圣米歇尔天使大教堂

一战导火索

年6月28日星期天,奥匈帝国王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ArchdukeFranzFerdinandofAustria)夫妇在前面提到过《柏林条约》里协定交奥匈帝国代管的波黑首都萨拉热窝视察时,被一名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GavriloPrincip)开枪刺杀,这背后包含的种种政治原因就不详述了。以此次事件为导火索,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王国宣战,欧洲各国积累的矛盾一并爆发,包括奥斯曼帝国也相继投入了这场战争,就是大家所熟悉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了。一战最终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战败告终,塞尔维亚王国(领土还包括了今天的科索沃和马其顿)与克罗地亚王国及斯洛文尼亚王国这三个以南斯拉夫民族为主体的国家组建了联合王国,以塞尔维亚为领导核心,成为了日后南斯拉夫王国的雏形。

第一次世界大战势力图

关于一战过后的塞尔维亚历史网上资料就相对较多了,所以塞尔维亚的历史就整理到一战为止。

以上内容来自穷游网作者:Tino-Leung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zl/1327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