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Infectious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中国目前的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乙、丙3类,共40种。此外,还包括国家卫生计生委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和按照甲类管理开展应急监测报告的其他传染病。
年3月,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共报告法定传染病例,死亡人。
附件
年3月全国法定传染病
报告发病、死亡统计表
病名
发病数
死亡数**
甲乙丙类总计
甲乙类传染病合计
鼠疫
0
0
霍乱
0
0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0
0
艾滋病
病毒性肝炎*
57
甲型肝炎
1
乙型肝炎
43
丙型肝炎
13
丁型肝炎
27
0
戊型肝炎
0
未分型肝炎
0
脊髓灰质炎
0
0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0
0
麻疹
77
0
流行性出血热
1
狂犬病
13
12
流行性乙型脑炎
0
0
登革热
0
0
炭疽
9
0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0
肺结核***
伤寒和副伤寒
0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7
2
百日咳
0
白喉
0
0
新生儿破伤风
0
1
猩红热
0
布鲁氏菌病
7
1
淋病
0
梅毒
5
钩端螺旋体病
7
0
血吸虫病
0
0
疟疾
63
0
人感染H7N9禽流感
0
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0
丙类传染病合计
1
流行性感冒
0
流行性腮腺炎
0
风疹
82
0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0
麻风病
63
0
斑疹伤寒
35
0
黑热病
13
0
包虫病
0
丝虫病
0
0
其他感染性腹泻病
1
手足口病
0
注:发病数与死亡数按照终审日期进行统计;*: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数、死亡数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未分型肝炎报告发病数、死亡数的合计;**: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的死亡数据不作为中国传染病死因顺位依据;***:自年5月1日起“结核性胸膜炎”归入肺结核分类统计,不再报告到“其他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中。#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监测报告数据。
来源:疾病预防控制局
防艾小知识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传染病,病死率高,尚不能彻底治愈。艾滋病需要终生服药治疗,给家庭和个人造成严重负担。
目前我国青年学生中艾滋病流行呈增长趋势,主要传播方式为男性同性性行为,其次为异性性行为。
艾滋病通过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和体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传播,蚊虫叮咬、共用学习用品、共同进餐、共用卫生间、握手、拥抱等日常接触不会传播。
性行为前使用冰毒等新型合成毒品、Rush等助性剂以及醉酒会增加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
感染了性病可增加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感染性病后必须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
目前还没有有效疫苗可以预防艾滋病,拒绝毒品、自尊自爱、遵守性道德、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是预防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学习掌握性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与技能,坚持每次正确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预防艾滋病/性病的感染。
不能通过外表判断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如需了解感染状况,应该到疾控中心、医院、社会公益组织等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检测。
早检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疾病预防和康复。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zl/12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