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开课防溺水,保安全


炎炎夏日,骄阳如火的五月即将来临,雨季也随之而来。溺水事件也进入到了易发期、高发期。为了确保我校学生的生命健康,加强防溺水的安全知识教育,进行防溺水安全隐患排查,我系在本周开展了“防溺水安全知识教育”主题班会。

雷雨时节

每一起溺水身亡事故的发生,都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伤害和无法弥补的损失。在主题班会上,各班辅导员通过播放警示教育视频,让案例在同学们面前进行案发现场重现,再通过PPT一一讲述具体案例向同学们介绍溺水事件的严重后果。最后向同学们介绍如何预防溺水、如何进行溺水救护、被救护时应如何做等各类防溺水安金知识,要求全体同学做到六个“不准”,让同学们切实掌握防溺水安全知识,从而确保自身安全。

谨防溺水确保生命安全

大学生

防溺水

安全知识

游泳是一项有益身心的体育运动,但存在一定危险,稍有不慎可能发生溺水死亡事故。在此,特别提醒同学们不要到未开放的水域去游泳,即便是到开放的游泳场所去游泳,最好也要结伴而行。近年来,接连发生大学生游泳溺水死亡事故,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游泳安全。

游泳安全注意事项

▲游泳需要经过体格检查。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肺结核、中耳炎、皮肤病、严重沙眼等以及各种传染病的人不宜游泳。处在月经期的女同学也不宜游泳。

▲要慎重选择游泳场所。到江河湖海去游泳,必须先了解水情,水中有暗流、漩涡、淤泥、乱石和水草较多的水域不宜作为游泳的场所。水草较多、受到污染和血吸虫等病流行地区的水域也不宜游泳。

▲下水前要做准备活动。可以跑跑步、做做操,活动开身体,还应用少量冷水冲洗一下躯干和四肢,这样可以使身体尽快适应水温,避免出现头晕、心慌、抽筋现象。

▲饱食或者饥饿时,剧烈运动和繁重劳动以后不要游泳。

▲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跳水。

▲发现有人溺水,不要贸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

哪些人不适合游泳锻炼

夏季正是游泳的好季节。游泳既可消暑,又可增强体质,磨练意志,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但为了自己和他人身体健康,有些人不宜参加游泳:

▲患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和精神失常的人,下水容易突然晕倒或失去知觉。

▲患有癫痫病的易抽搐的人不宜游泳,以防因突然发病而失去游泳技能发生危险。

▲患有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红眼病、性病、体癣等传染性皮肤病患者,不可参加游泳,以防止传染病传播。

▲耳聋者不宜参加游泳,因耳聋者中耳内调节平衡的器官也会受到损伤,从而削弱了身体平衡能力并使自己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发作。

如何预防溺水

为有效预防溺水事故,同学们要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在防溺水方面,要做到:

▲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

▲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

▲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

▲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时,现场急救刻不容缓,心肺复苏最为重要。

溺水后如何自救

1.浮游

意外溺水,附近又无人救助时,不要心慌意乱,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切忌将手臂上举乱扑,因为这样会使身体更快下沉。应屏住呼吸,然后放松肢体,尽可能地保持仰位,使头部后仰。这样可以使口鼻浮出水面进行呼吸和呼救。

2.水母游

缩头双手抱膝,膝靠着胸,就可以像水母一样漂起来,要换气时,双脚慢踢,双手向前,头抬起来换气,换完再缩回去。

3.踩水

身体保持直立,头颈露出水面,两手做摇橹划水助浮,两腿在水中分别蹬踏划圆。

4.因抽筋所致溺水自救法

当遇到腿或脚趾肌肉抽筋,先将脸浸入水中(A),然后按摩抽筋的肌肉(B),最后用力用手指将脚趾向上扳(C),帮助抽筋部位拉直。

溺水后如何施救

如何分辨溺水者?你以为溺水者会双手乱挥、大声呼救?更多时候,溺水的人可能只是静静站在水里,因为他们已处于缺氧昏迷状态!

当发现有人溺水

紧急救援

将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呕吐物和泥沙等杂物,对于呼吸停止的溺水者即刻启动心肺复苏,直到恢复脉搏或急救人员到达。

常见的错误施救方式

江河、湖泊、塘堰、游泳池给人带来欢乐享受之余,也潜藏着安全危机,游泳前多一分准备和清醒,就可以带给我们欢笑,更可以避免可能的后悔与遗憾。

为确保师生安全,严防因游泳带来安全事故的发生,禁止任何学生私自到江河、湖泊、塘堰、游泳池等有水源的地方嬉戏与游泳。

请同学们牢记

水火无情,珍爱生命

审核指导

周洁

审校

彭旭

编辑

高俊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zl/1266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