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岁末流感“寒流”,比以往来的更猛一些。全国各地流感病例数量都有增长趋势,尤其是以儿童流感患者增加最为明显,不但给家长们带来极大困扰,儿科门医院有些吃不消了!充分了解流感相关知识,通过正规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将流感的危害降到最低,医院感染综合科与儿科的医生们就给大家梳理一下小儿流感的防控攻略,让宝宝们更安全地渡过这个漫漫寒冬。
1
为什么今年小儿流感病例更常见?
根据疾控中心发布的信息,今年肆虐的流感病毒主要亚型是甲型H1N1,其次为甲型H3N2;不同于去年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占一半以上,今年只测到少量的乙型流感病毒,主要包括Victoria和Yamagata两亚群。儿童一直是流感的易感人群,成年人每年流感的发病率在5%~10%,而儿童的发病率则高达20%~30%,因此疾控中心推荐6月龄到5岁儿童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由于我们国家群众对流感疫苗作用不够重视等,流感疫苗接种率一直比较低,现在接近年底和学生期末,学生功课较多,孩子的家长工作较忙,孩子如果居家隔离可能更不方便照顾,导致很多孩子存在带病入园和上学的问题;而且今年又是多年罕遇的寒冬,迟迟不见雪落,儿童更愿意停留在室内,如果开窗通风少势必增加室内交叉感染风险,这些因素都造成上幼儿园和上学的儿童感染率较高。
2
宝宝的流感,与大人的长得有哪些不一样呢?
首先家长应该了解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区别:普通感冒的患儿主要是低热、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发热一般不超过3天,症状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7天。相比普通感冒,流感患者起病更快,高热更常见,最高时候体温可达到39.0~40.0度,全身症状更重,常伴有畏寒、寒战、肌肉酸痛、腹泻、腹痛等,少数人可以合并肺炎、心肌炎及脓毒性休克等。
小儿流感容易并发急性的喉炎、中耳炎、气管炎、支气管炎以及肺炎等,病死率高于成人;小儿流感特别是乙型流感,消化道的表现更多见,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婴幼儿流感的症状往往不典型,一些患儿可能仅仅表现为没有呼吸道症状的发热,或以“脓毒样症状”为主要表现偶有轻咳;新生儿流感相对比较少见,但并不是没有,在感染以后往往会出现很多并发症,比如合并肺炎,其他的临床表现可能会有拒奶、嗜睡、呼吸急促等;另外,小儿流感合并脑病和脑炎的机率要高于成人,主要表现淡漠、嗜睡、反应迟缓、抽搐等,所以小儿流感除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zl/12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