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鸭是以种稻为中心,家鸭野养为特点的自然生态和人为参与相结合的复合生态种养业。通过2年三季稻田养鸭试验,稻田养鸭除虫效果与使用杀虫剂相当,除草效果优于除草剂,可减少施肥,促进水稻生长,减少喂鸭饲料,提高稻米和鸭肉质量与安全。
1.选好种苗,育好雏鸭
1.1种苗按照稻鸭共育要求,选择体型适中、野性、抗病力强的鸭种。利用鸭子的寻食和活动达到除虫除草、中耕耘田之目的。鸭子放入稻田后将减少饲料供给,促使鸭子食虫吃草,减少饲料喂量,节省成本。鸭子野性要
强才能适应野外稻田中生存,且鸭子放入稻田后治病用药困难,所以要求鸭子本身的抗病力要强。比较适合稻田野养的鸭种有麻鸭、半番和驯化的野鸭等。水稻宜选择抗逆性好、茎粗叶挺的优良品种。
1.2育雏按照雏鸭生长发育的要求,育雏期间要注意适宜的温度、湿度、饲养密度和饲料、饮水,自由采食。育雏期间鸭子每天下水调教,时间由短到长,注意水温,防止感冒。育雏时间的长短还应结合气温、稻苗、防病和鸭子体况等综合而定。
2.抓好防疫,提高抗病力
2.1搞好隔离消毒进苗前做好育鸭舍和用具的彻底清洗、消毒工作,进苗后鸭舍和用具每周清洗消毒一次,鸭舍入口处设消毒池或带消毒液的麻袋。加强隔离,非饲养员不得随意进入鸭舍,进入鸭舍应更换鞋子和衣服,
用具做到专用,不得随意带出鸭舍。
2.2搞好免疫注射根据当地疫情,科学制定免疫程序。1日龄注射鸭病毒性肝炎-番鸭三周病二联苗、15日龄注射鸭禽流感疫苗、20日龄注射鸭瘟疫苗。
3.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3.1做好田间准备工作根据鸭子生长发育要求,在放入稻田前要充分做好田间准备工作,以每10~15亩(1亩=m2)为一放鸭田块,搭建简易棚舍供鸭子防晒、避雨、添料和休息之需。棚前挖一个与鸭群活动相适应的浅水池供鸭休息时或水稻搁田时嬉水之用。田块周边用尼龙网围好,防止鸭子外逃、串群和其他天敌入侵。稻田根据鸭子大小保持一定的水面。为减少鸭子饲料喂量或防止稻田中水生动植物的不足,可在稻田中放养一些绿萍。
3.2适时放鸭前期工作准备充分后,选择晴天中午试放并注意观察鸭群饮食。放养初期喂料要逐渐减少并添加多维素、抗菌药物,以保证鸭子的适应性。中后期要根据鸭子大小、田间虫草多少等情况及时调整每亩鸭子数量、饲料饲喂量和必要的防病、驱虫药物。放养密度以每亩稻田放养8~12羽较为适宜。
3.3适时收鸭根据鸭子大小、当地市场行情和稻穗生长等情况,本着效益、安全、方便等精神适时收鸭上市或异地饲养。一般在水稻抽穗灌浆、鸭子啄食谷穗之前将鸭子从稻田中收起,公鸭、半番等肉用鸭可直接上市,
母鸭可作为青年鸭继续易地饲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zl/12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