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无敌中山医rdquo,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获悉,从除夕至今,作为中国现代医学发源地的中山大学医科先后医院的八支医疗队,队员占据广东医疗队近半数。在武汉,“中山医”军团尽遣精锐,承担的是“最难打的战斗”——重症治疗;而在广东,他们承担省级以及多个城市的定点收治工作,因而被网友冠以“无敌中山医”的称号。

支援武汉“中山医”军团统计(至年2月9日)

中山一院:人(名医疗队员1名国家专家组成员)

医院:人

中山三院:人

中山六院:17人

中大肿瘤防治中心:16人

共计人

中山一院:“豪华抢救”逆转重症患者命运2月13日中午,医院西院区隔离病区,一位57岁的新冠肺炎患者突然出现严重的呼吸功能衰竭。高流量吸氧、无创呼吸机给氧治疗效果不佳,血氧饱和度指标还在继续往下掉,他随时会被活活憋死。“立即进行气管插管,上有创呼吸机!”闻讯赶来的中山一院医疗队专家组当场拍板。气管插管接呼吸机,在平时很简单,但操作对象是一个传染性极强的新冠肺炎患者,就意味着参与抢救的医生将面临很高的感染风险。更何况,医生们要在普通病房改成的隔离病区开展重症抢救,条件较差,需要极大的勇气和魄力。这是一场堪称“豪华阵容”的抢救:两位“广州实力中青年医生”、中山一院显微创伤手外科朱庆棠教授和呼吸科罗益锋副主任医师,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成守珍主任护师、广东“仁心妙手护士”独门绝活奖获得者卫政登护长等均身穿防护服,围在病床前。建立人工气道,从广州带来的密闭式吸痰管派上了用场。气管插管,有创通气、经外周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动作干脆利落,有条不紊地进行。最终,患者血氧饱和度提升到95%,命运得以逆转。他们给武汉病人送去了“最强战队”在武汉战场上,“中山医”军团毫不吝啬地派出了医学精锐。中华护理学会呼吸护理专业委员会主委、中山一院护理部主任成守珍主任护师,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委、中山一院ICU主任管向东教授等行业巨擘,以及医院副院长许可慰教授、中山六院副院长姚麟教授、中山三院院医院领导……来自重症医学科、呼吸科、感染科、内科、外科、麻醉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最强战队”,在重症新冠病毒肺炎的攻势下保卫生命。从除夕之夜起至2月9日,中山一院、医院、中山三院、中山六院以及中大肿瘤防治中心共计派出名医生护士,医院两个病区、医院西院区两个病区、医院光谷院区两个病医院。在广东大本营,医院、医院分别承担省级、广州、梅州、珠海的新冠肺炎病例定点收治任务,医院也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兼顾日常救治和急危重症抢救工作。“我们能够承受‘两线同时作战’带来的救治压力,是因为‘中山医’沉淀百年的精神、高超的专业实力、厚实的人医院管理制度。”中山一院党委书记骆腾表示,仅以该院为例,为医院能够平稳运转,该院制定了13项管理制度,严抓落实。医院在武汉疫情爆发后即成立多学科组成的抗击疫情“特战队”,并成立了人的“预备队”。2月13日,中山一院名医务人员再次报名参加第二支“预备队”。在疫情面前,“中山医”老中青三代医务人员积极请战。骆腾说,连77岁的资深专家钟佛添教授也主动请缨加入战“疫”:“84岁的钟南山可以奋战在抗疫一线,我的身体状况也行!”医院的所有N95口罩2月6日晚,奉国家卫健委紧急指派,医院、中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共派出名医护人员支援武汉,次日出发。2月8日,中山三院同样接到命令,要求24小时内抵达战场,48小时内接管病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医院后勤设备科、总务科等相关科室紧急调配人员,连夜采购相关物资。战“疫”前线,物资紧缺。抢救重症患者急需的ECMO(体外人工膜肺),中山三院仅有三台,这次送去武汉一台。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拍板把为新开院区储备的呼吸机、心电监护仪调拨到武汉。医院第二批医疗队出征时,医院所有的防护物资储备,特别是紧缺的N95口罩、防护服。“把武汉的病人治好,疫情就不会传播到全国。”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医院院长宋尔卫掷地有声,这既是为了武汉的百姓,“也是为了中华民族和中国的所有老百姓。”他们支援友军展现无私情怀“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场上,“中山医”医院并肩战斗,无私支援。2月11日,中山一院继支援武汉多万元的医疗设备后,医院自有的1台ECMO、2台呼吸机以及防护服、手套等捐赠给前线。“中山医”军团的战场在武汉,这批价值多万元的医疗装备,却将用于支援医院医疗队。中大副校长、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动情地说:“这个时候不分你我,要把最好的物资给前线。我们筹措物资再难,也没有他们在前线难!”这些举动,充分体现了中山大学医科“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使命担当和几代“中山医”人的峭峻风骨。医院:出征带上“奥特曼”誓要打败病毒“怪兽”在医院第二批医疗队出征仪式上,“广州实力中青年医生”、内分泌内科医生王川掏出一张卡片说:“这是我儿子的奥特曼卡。奥特曼是打怪兽的,我拿这张卡就是要去武汉打病毒这个怪兽。奥特曼最后一次一定会赢的,我拿了这张卡一定会赢!”医院职工,她发了一条朋友圈,和丈夫的发言遥相呼应:“娃说,爸爸是百万吨级的奥特曼,一定会把冠状怪兽打败的。”中山三院:向武汉派出最多队员三地同时“战疫”作为此次疫情的医院,中山三院在武汉、广州、梅州“三线”作战,现已累计向武汉派出三批共名医生护士,并在广州天河院区、萝岗岭南院区、医院院区开设隔离病区,是向武汉派出医疗队医院。2月10日,该院院长助理杨扬率第三批医疗队抵达武汉后,立即马不停蹄地接管医院光谷院区重症病区,队员们平均只休息三个小时。2月11日晚,他们收治第一批重症病人。此时,距他们接到国家“召集令”还不到48小时,他们创造了新的“中山医”速度。中大肿瘤防治中心:80岁名医请战肿瘤医生加入战“疫”著名结直肠癌专家、80岁的万德森教授报名,著名食管癌专家、74岁的戎铁华教授报名,著名腹部肿瘤专家、从医五十年的詹友庆教授报名……2月7日下午,在发出医疗队组建“召集令”短短半天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医务人医院领导的意料。提交“请战书”的既有老当益壮的资深名医,也有年富力强的科室骨干。医院每天接诊的都是肿瘤患者,为何要去抗击传染病疫情?“肿瘤医生也是医生!国家有难,岂能袖手旁观?”请战医生表示。最终,结合前线的需求、报名人员的专业特长,医院“艰难”地选出16名医疗队成员,来自重症医学科、手术麻醉、护理等专业。中山六院:非典功臣出马ICU老兵出征中山六院副院长姚麟挂帅,担任第二批广东赴武汉医疗队队长。安顿好家中卧病在床、需要长期照顾的老母亲,姚麟义无反顾地出发。本次年龄最大的医疗队队员,是曾在广东抗击SARS之战中荣立二等功的呼吸内科韦民教授,今年59岁。从医37年的他,历经两次重大疫情,在职责和使命的召唤下,毅然入队驰援湖北。军医转业的中山六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杨春华主任医师自称“ICU老兵”,作为一名老党员,他具有援助昆山地震、西藏经历,身经百战,“这次我们去的队伍都是骨干的医护力量。”中大校友全球捐款捐物支援战“疫”中大的校友也在紧锣密鼓为前线筹措物资。南京校友会、上海校友会、法国校友会、温哥华校友会、美东校友会、澳洲校友会……遍布全球的中大校友都行动起来,捐款捐物,支援抗“疫”。中山大学校友会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zl/1030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