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肝炎知识问答


1.甲型肝炎有什么危害性?

病毒性甲型肝炎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特别对儿童,在我国人群中流行率高达80.9%,尤其在农村流行严重,15岁以下儿童感染率可达85%。发病者主要是儿童,一些大城市发病已经向青、成年人转移。

2.甲肝病毒是怎样进入人体的?

甲型肝炎急性期病人粪便里有大量病毒,这些病毒一旦污染了饮水、食物、蔬菜、瓜果、河里的贝壳类、虾、蟹或日常家庭用具,没有感染过甲肝病毒的人,饮用被甲型肝炎病毒污染的饮水、吃生的污染蔬菜或接触污染的用具,病毒随饮食进入人体,形成感染。

3.甲型肝炎病人的血液有无传染性?

甲肝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2~8周的潜伏期才出现症状。在出行症状前后的一段时间内,甲肝病毒可在血液中出现,称为病毒血症。在病毒血症期的甲型肝炎病人的血液是有传染性的。一部分人感染了甲型肝炎病毒后临床上无明显症状,但也有病毒血症期,这种人的血也有传染性。但是,甲型肝炎主要是粪-口途径引起流行的。

4.甲型肝炎病人的粪便有无传染性?

甲型肝炎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在潜伏期后期和急性期早期的粪便中可排出大量甲肝病毒,故这一时期的粪便传染性特别强。实验研究发现受感染后前5天即可在粪便中查出甲肝病毒,第2~4周达高峰,出现症状如乏力、食欲减退、厌油等以后粪便排毒量即迅速下降,在出现黄疸时,粪便中甲肝病毒阳性率仅为30~60%,少数人粪便排毒时间可持续至病后3周,未见超过3周者。

5.外出进食可能感染甲肝病毒吗?

经常外出就餐的人患甲型肝炎的机会明显多于家庭进餐者。秋季的生冷食物、河、海贝类产品,最好少吃或不吃,因为加热不足,很难杀死甲型肝炎病毒。

6.孕妇患甲型肝炎会传染给婴儿吗?

甲型肝炎无慢性带毒状态,因而一般对胎儿不构成威胁,但晚孕期临产前得甲型肝炎,偶可传染给婴儿,故宜给此种婴儿注射免疫球蛋白。

7.甲型肝炎有长期病毒携带者吗?

甲型肝炎没有长期病毒携带者,也不能变成慢性肝炎,注意休息,调整饮食90%以上都可以在3~6个月内恢复,迁延一年的极少见。只要发现的早,病死率低于1‰。在发病的急性期及潜伏期的后期粪便、血液都带有甲肝病毒,甚至在尿中也有少量病毒存在,这些排泄物一定要妥善处理,免得传染别人。特别要提出的是:已感染过甲肝病毒的人,不仅没有慢性病毒携带,而且由于机体产生了抗体,以后也不会再患甲肝。

8.甲型肝炎在流行上有什么特点?

一般地说,在我国多呈地方性流行,并以农村多于城市,学校、工厂、托幼机构等人口密度高、居住拥挤的场所,发病率高,且容易发生流行。国内部分地区人群中血清甲肝病毒抗体(抗HAV)阳性率调查,阳性率可达80%(40~95%)左右,阳性者说明既往多有过甲型肝炎感染。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人群中甲肝病毒抗体的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感染了甲型肝炎以后对甲肝有免疫力,特别是儿童期感染甲型肝炎后,获得的免疫力可长期持续存在。有许多地区呈地方性流行,由于易感人口的积累,常每隔3~5年或6~7年出现一次流行高峰。

9.甲型肝炎的发病与年龄、性别、季节有何关系?

我国大部分地区甲型肝炎的发病率以儿童和青少年为最高,2~4岁为高峰,15岁以上既显著降低。在儿童中男、女发病率基本相等,而在成人中则男多于女。我国甲型肝炎的发病,有明显的秋、冬季高峰。在非流行年,其季节高峰明显;在流行年,则季节高峰不明显。

10.成年人和老年人能得甲型肝炎吗?

可以。因为还有20%的人未感染过甲型肝炎病毒。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患甲型肝炎后症状都较重,黄疸型多。病死率比儿童高,所以不能轻视。尤其是孕产妇患者应防止甲型重型肝炎。

11.甲型肝炎对生命有无危害?

轻型甲型肝炎一般属自限性疾病,若无并发症,多能在1~3月内症状消失,半年内肝脏组织复原。但若发生重型甲肝或病后不注意防止诱因,使病情由轻转重,此时病死率约50~70%。幸好重型甲肝仅占全部甲肝的0.5%以下,然而在大流行期间,尤其孕妇、老人和营养不良者,难免有发生重型甲肝的可能。

12.甲型肝炎主要有哪些症状?

急性甲型肝炎病人的临床特点是起病急剧,发热,伴有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厌油、肝区疼痛,接着出现深色尿。部分人出现黄疸;少数人可出现肝外症状,如皮疹、蛋白尿、关节酸痛等。

13.诊断急性甲型肝炎主要应查那些化验指标?

首先应查病毒学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抗HAV:即甲型肝炎病毒的特异性抗体,于发病后1~4周在血清中既可测出,主要包括抗HAVIgM和HAVIgG两种,是目前诊断急性甲型肝炎最常用的血清病毒学指标。

抗HAVIgM:在甲型肝炎患病早期既可检出,其出现与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异常时间相一致。在临床症状出现时,抗HAVIgM即开始增加,第二周达高峰,一般持续8周,少数可达6个月以上。但个别患者开始阴性,2~3周后才可出现阳性,故临床上疑为甲型肝炎,而抗HAVIgM阴性的患者,最好重查1~2次,以免漏诊。由上可见,抗HAVIgM是早期诊断甲型肝炎的一个极好的指标,它简便、快速和易于大量检测。

HAVIgG:较抗HAVIgM出现晚,不能用于早期诊断,需要采用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标本,恢复期抗体效价比急性期上升4倍以上,方能作出诊断。

14.是否患了甲肝一定没有危险?

甲型肝炎预后好,绝大多数病例能自愈,几乎没有慢性化,但并不等于感染后没有危险。对在急性期发热、恶心、呕吐、乏力、尿黄等症状较重的患者,尤其在黄疸出现后上述症状仍不缓解且进行性加重者必需住院观察治疗。因为此两种类型肝炎都可以单独或与其他肝炎合并呈重型表现,此时则有一定危险性。

15.患了黄疸型甲型肝炎是否应住院治疗?

应住院治疗。这可以从两方面来讲。首先从传染角度讲,能严格地管理好病人,使之不再污染环境,断绝了传染的源头。再从治疗的角度看,意义则更大。因为这两型肝炎在急性期都有一定的危险,住院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尤其是对儿童、老年人、孕妇这些特殊人群。

16.患了甲型肝炎是否能考大学?是否还能从事炊事、托幼、教师等工作?

甲型肝炎为一过性疾病。绝大多数患此两型肝炎后,体内都会产生相应抗体,从而消灭病毒,疾病自愈,一般不存在慢性化及携带病毒现象。所以只要症状缓解、肝功能正常就可以考大学或从事炊事、托幼、教师等工作。

17.预防甲型肝炎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一般应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搞好饮食卫生、饮水卫生和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防止“病从口入”,对甲肝易感者和重点人群可接种甲肝疫苗;在甲肝爆发点及周围地区接种甲肝疫苗可控制疫情蔓延。我国生产甲肝病毒活疫苗已在亿万人中使用,安全,预防效果好。打针抗体(抗HAV)阳转率达80%~90%,保护效果在90%以上。如果在6或12个月的间隔内打第二针,抗体阳转率为%,预防效果达95%以上,因抗体水平高,保护期在20年以上。

18.成人是否需要注射甲肝疫苗?

成人中并非每人都感染过甲肝病毒,提倡旅行者、因工作需要经常在外用餐者,行前检查抗-HAV,如果阴性,还是注射甲肝疫苗为好,并建议打2~3针为好。

19.哪些人需要接种甲肝疫苗?慢性肝炎患者能否接种?

婴幼儿、中小学生、托幼机构儿童,有甲肝病人发生的单位或家庭成员最需要接种甲肝疫苗,饮、副食行业从业人员和医务人员,部队、旅行者和外出就餐频繁的人员等也需要接种甲肝疫苗。

慢性肝炎患者,为了保护肝脏避免再受甲肝病毒的损害,可以采血检查甲肝抗体,如果甲肝抗体阴性的易感染者应该接种甲肝疫苗。

20.甲肝疫苗可以用于暴露后预防吗?

如果已感染了甲肝病毒,疫苗预防效果不理想。但在甲肝流行时,对周围人群用甲肝疫苗进行预防性免疫,可以防止疫情蔓延。

21.病毒性肝炎可分为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征?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以肝脏为主的全身性急性传染病。根据肝炎病毒型别的不同,病毒性肝炎可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五种。

甲肝为自限性疾病,能完全治愈;无慢性化。传染源是患者和亚临床感染者,主要通过粪-口传播。任何年龄均可患本病,但主要为儿童。成人甲肝的临床症状一般较儿童为重。冬春季节常是甲肝发病的高峰期。甲肝发病较急,83%左右的患者有发热,90%的患者有黄疸,消化道症状较重。同时感染或重叠感染时,病情可加重甚至可以发生重症肝炎。患过甲肝或隐性感染者,可获得持久性免疫力。

乙肝的发病率以20~40岁为发病高峰。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传染源主要是急性和慢性乙肝患者及HBV携带者。急性乙肝约有5~10%转为慢性肝炎,一部分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5岁以下小儿感染HBV后大部分无临床症状,易成为慢性HBsAg携带者。急性乙型肝炎无黄疸型多于黄疸型,起病时较少发热。消化道症状较甲肝为轻,可发生血清病样表现,如皮疹、关节痛等。与其他病毒同时感染或重叠感染时,病情可加重或发生重型肝炎,预后差。

丙肝起病较甲型、戊型肝炎隐匿,慢性化比例为50~70%,其中10~20%可发展为肝硬化,高于HBV感染。传染源是患者和无症状丙肝病毒携带者。30~39岁为高发病年龄。静脉吸毒、多次输血、血液透析者丙肝发病率高。丙肝临床表现与乙肝相似,但症状轻微或没有症状,更易慢性化。丙肝易与乙肝发生同时或重叠感染。这是由于乙、丙型肝炎有共同的传播途径,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故乙、丙型肝炎患者发生重叠感染者多,重叠感染者的预后较单纯的慢性乙肝或丙肝为差。

急性、慢性丁肝患者和丁肝病毒携带者是丁肝的传染源。丁肝病毒传播途径类似乙肝病毒,主要经血或血制品传播,也可经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围产期及注射途径(如毒瘾者)传播。HDV可与HBV形成同时感染或重叠感染。在同时感染时,临床表现与急性乙肝相似。HDV重叠感染多发生于慢性HBV感染者,此种患者易发展成慢性肝炎。如为HBV慢性肝病患者,HDV重叠感染可加重病情发展,容易转变为重型肝炎。慢性丁肝患者,多表现为慢性肝炎过程中病情加重,甚至发展为重度慢性活动型肝炎、重型肝炎或肝衰竭。另外,慢性丁肝中70%可发展为肝硬化。

戊肝为自限性疾病,没有慢性化和病毒携带者,预后良好。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同甲肝。主要侵犯青壮年(70%以上),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幼年儿童感染后多不发病,而孕妇感染戊肝后易重症化。尤其在妊娠晚期,病死率为10~20%,最高可达39%。流行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在秋冬二季,与洪水和雨季有关,可呈地方性流行。而散发性则无明显的季节高峰。起病类似甲肝,与甲肝、乙肝相比其黄疸前期症状重、时间长。以全身疲乏无力和消化道症状为主。戊肝感染后具有一定的免疫力,家庭中续发病例比甲肝低。









































白癜风早期能根治吗
哪家白癜风治疗最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zl/100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