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总是和春光明媚、春暖花开等美好的词汇联系在一起,然而春天气温变化无常,伴随气温升高而活跃起来的细菌病毒正悄悄地伺机而动,威胁着我们的健康。
过敏
发物要忌口口罩随身带
春天的大自然对过敏体质的人来说危机四伏,户外的花粉、杨絮,室内飞扬的尘螨,都可能诱发哮喘、过敏性鼻炎、皮肤过敏等过敏性疾病。过敏性哮喘导致的喘不上气,过敏性鼻炎导致的鼻子发痒、鼻塞、连续打喷嚏等症状,让患者痛苦不堪。专家提醒,要健康地享受春天的美丽,在饮食上要远离过敏原,少吃或干脆不吃鱼、虾、蟹、羊肉等腥发之物,以及葱、姜、蒜、辣椒、酒类等刺激性食物或油炸等难以消化的食物。专家还提醒,过敏体质及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的患者可以考虑提前预防性用药,如使用喷雾剂或服用抗过敏药。春天里应尽量少到鲜花盛开的地方,避免接触到花粉。出门最好戴上纱巾,避免接触到柳絮或杨絮。有风的天气出门最好戴口罩,空气质量不好的时候(如有沙尘、浮尘或阴霾天气)最好不要出门,出门也要随身携带应急药物。如果要到户外锻炼,最好选择早晨或者雨后空气比较好的时候。
日光性皮炎
春光无限好小心晒伤人
春光明媚,到户外晒太阳是件很惬意的事情。不过有些人却无福消受,因为他们可能晒出日光性皮炎。专家指出,春天里的紫外线虽然不如夏天那样伤人,但受到阳光中较强的中波紫外线影响,有的人如果不注意防晒,就很可能被紫外线晒伤,被晒过的皮肤会出现红斑、丘疹,还会感到瘙痒,这就是日光性皮炎,专家还指出干燥空气还容易让人患上干性皮肤病,感觉皮肤发干发痒,用上护肤品后皮肤还会呈现干燥红肿现象。长时间户外活动后,如果肌肤发红,最好用冷水敷洗暴露部位,应用涂抹芦荟胶。一旦出现了面部皮肤发红、发痒、起疹子等问题,不要盲目涂药,应到皮肤科就诊。
呼吸性疾病
倒春寒来袭感冒正猖狂
古语形容春风为“吹面不寒杨柳风”,但春天依然不时有冷空气来捣乱,天气忽冷忽热。而大多数人刚刚在温暖的室内度过冬天,身体还不能对冷热变化做出正确反应,抵抗力较低,这就给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创造了肆虐的机会,因此春天一直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多发季节,而老人和孩子则是主要的“受害群体”。以上呼吸道感染中最常见的普通感冒为例,往往起病较急,早期会感觉咽部干痒或有灼热感,打喷嚏、鼻塞、咳嗽、嗓子疼等。对于老人来说,如果感冒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引发一些严重的疾病,如肺炎、老慢支、心肌炎等,或是加重老人原有的慢性病。要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专家提醒大家,春天里最好多吃梨、甘蔗、萝卜、草莓、紫葡萄等深色水果,它们富含抗氧化剂,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生姜、大蒜、牛肉等温性食物对于预防呼吸道疾病也是有用的。而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不但可以抗感染,还能减轻呼吸道充血和水肿。此外,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保证充足的睡眠也是必要的,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如果已经感冒,可以服用些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如板蓝根、银翘片等。
痢疾
腹泻高发期严把入口关
春天也是消化系统疾病的多发季节,每年的4到10月是肠道传染病高发期,这和春天气温上升、细菌更容易滋生、人们不够重视饮食卫生有关。痢疾一般5月起发病率开始快速上升,8月达到顶峰。而霍乱、伤寒和副伤寒等肠道传染病发生率也较高。所谓病从口入,因此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生吃瓜果要洗干净,不要存有侥幸心理而吃变质的食物,生熟食品在储存、加工过程中要分开。此外,还要加强身体锻炼。专家还提醒,有些腹泻病人为了减少腹泻而不吃饭、不喝水,这也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食用清淡的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喝水,适当补充糖盐水。
肝炎吃出来的病毒
春天气候复苏,细菌和病毒渐渐活跃起来,是肝炎的多发季节。医学专家建议,春季要特别注意卫生,避免惹上肝炎。甲肝的发病季节为冬春季,戊肝为四季散发。病毒性肝炎中甲型肝炎、戊型肝炎均与‘吃’密不可分,患者大多是吃出来的肝炎。甲肝和戊肝在职业人群中发病者较多,原因很简单。上班族在外吃饭往往求异求新,而时下流行的无论是生吃蔬菜、鱼或海鲜,都会让各种细菌病毒有可趁之机,使人体致病。这些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人们通过食入被甲肝、戊肝病毒污染的食物、水或使用被病毒污染的餐具。据医学资料显示,甲肝好发对象以青少年为主;戊肝以中年、老年、孕妇为主。这两种肝炎虽然不会转为慢性肝炎,但其病程一般都在一个月左右,此后还要有一到两个月的休息才能完全恢复。
月经不调温差大美丽“冻”坏人
春天温差变化大,女性朋友往往不注意增减衣服,容易感受“寒邪”,则会出现月经不调症状,如月经量减少、经期推迟、痛经等。女性朋友一定要根据气温增减衣物,不可贪靓早早穿上薄衫。
亲们,我是益康医药微大夫,我的官方苯酚的性质北京治疗白癜风到什么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yy/6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