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常所说的“肝炎”,一般是指有传染性的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疾病。目前已被确认的引起传染性肝炎的病毒有5种,即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分别引起甲型肝炎(甲肝)、乙型肝炎(乙肝)、丙型肝炎(丙肝)、丁型肝炎(丁肝)和戊型肝炎(戊肝)。
一、概论:
①甲肝:甲型病毒性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以肝脏炎症病变为主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病初,病人会出现疲乏无力、不思饮食,小便颜色加深,有时伴有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巩膜、皮肤发黄。临床上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出现黄疸。
②乙肝:慢性乙型肝炎,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临床表现为乏力、畏食、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肝大,质地为中等硬度,有轻压痛,重者可伴有慢性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脾大、肝功能持续异常等。
③丙肝:丙型病毒性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未来20年内与HCV感染相关的死亡率(肝衰竭及肝细胞癌导致的死亡)将继续增加,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
④丁肝:丁型病毒性肝炎,由丁型肝炎病毒(HDV)与乙型肝炎病毒等嗜肝DNA病毒共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输血和血制品传播,与乙型肝炎的传播方式相似。HDV与HBV重叠感染后,可促使肝损害加重,并易发展为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和重型肝炎。
⑤戊肝:主要见于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一般在发达国家以散发病例为主,发展中国家以流行为主。其流行特点似甲型肝炎,经粪-口途径传播。以水型流行最常见,少数为食物型暴发或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具有明显季节性,多见于雨季或洪水之后;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孕妇易感性较高,病情重且病死率高;无家庭聚集现象。
二、传播途径:
(一)甲型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消化道传播)。被甲肝病人大便污染的水、食物等,未经彻底消毒被人饮用或食用就很容易引起甲肝的暴发流行。
(二)乙型肝炎:①输血传播:经血液和血制品传播乙肝病毒。②医源性传播:由医疗过程中各种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注射器、针头等引起感染。吸毒者因共用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而导致传播。③母婴传播:患急性乙肝和携带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育龄妇女,通过妊娠和分娩传给新生儿。④性接触传播:个体在与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进行性接触或生活密切接触时可被感染。
(三)丙型肝炎:具有与乙型肝炎相似的传染途径。如吸毒者因共用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而造成丙肝的传播。
(四)丁型肝炎:传播途径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同。由于丁型肝炎病毒是个没有外壳的病毒,它必须穿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这个外衣才能繁衍后代,因此丁肝病毒感染一般发生在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携带者和乙肝患者中。
(五)戊型肝炎:传播途径和甲型肝炎相同。水源污染造成戊肝的传播和流行尤为突出。如果水源是被戊肝病毒一次性污染,则引起短期戊肝流行;如果水源持续被污染,则引起戊肝长期流行,可达数月之久。
自我防护:
①甲肝:严把“病从口入”关,注意卫生,生吃蔬菜瓜果要洗净,不吃腐败不洁的食物,提倡分餐制。家庭中有人患病应进行家庭消毒,将餐具煮沸10分钟以上,及时注射甲肝疫苗。
②乙肝:接种乙肝疫苗。
③丙肝:远离毒品,按照《输血法》使用血液及血制品。注意个人卫生,使用一次性医疗物品,专用洗浴用品,夫妻双方若有一方已患病,提倡性生活用避孕套。
④丁肝:和乙肝相同。
⑤戊肝:基本上同甲肝,不同的是目前戊型肝炎还没有疫苗。
健康第e站·与您同在
北京哪有治疗白癜风的专家白癜风传染人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yy/4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