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字,阅读用时2分钟)
"神经衰弱”,这个病名早已为大家所熟悉。虽然这种叫法并不能确切地说明疾病的本质,但可以从字面上理解这是一种神经功能失调而造成精神和身体活动能力减弱的疾病,它是神经症较为常见的一个类型。
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神经功能失调呢?主要有精神和素质两种因素。
追溯病人的生活经历,往往会发现有长期的内心冲突、精神紧张或情绪不悦,使病人的神经活动处于持续性的紧张状态。这就是精神因素的作用。但是,精神刺激很多人都有过,不愉快的事件每个人都经历过,却并不是所有人都患神经衰弱。因而,神经衰弱病人还有其内在的因素(即素质)在起作用。从性格特点来看,多数神经衰弱的病人偏向于胆怯自卑、敏感、依赖性强,也有的病人任性、好强、难以自制。这种性格的人,当遇到精神刺激或处境不利时,较易引起神经功能失调。
神经衰弱多见于脑力劳动者,尤其是那些从事高度集中精力工作的人,而体力劳动者则较少见。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神经衰弱与脑力旁动过度集中及紧张有关联。
有些病人的神经衰弱发生在某次躯体疾病之后,如有的病人患了一场流感后,可出现长期失眠、头痛等症状,历时四、五年才渐渐好转。这是由于疾病削弱了病人的神经功能,为神经衰弱的发病提供了温床。
范老师的神经衰弱又是怎样发生的呢?四次门诊,她都一再强调“工作累,生活没有规律”,似乎这是她患神经衰弱的全部原因。经过深入细致的了解,发现这些因素只是促使疾病发生的部分因素。真正的根子,是夫妻性生活的不和谐。性生活的不满足,作为一个教师,她难以启齿;作为一个贤惠的妻子,她只能默默地忍受。而实际上,她缠绵悱恻,内心充满了矛盾和冲突。可以说内心冲突,精神紧张比“用脑过度〞更容易酿成神经衰弱。
必须指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总是避讳谈论性的问题。可是现实生活中,不少夫妻不和、家庭破裂,就是由于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而造成的。因此,解决好夫妻性生活问题,是家庭生活中不容忽视的一个侧面。
神经衰弱病人的症状多样,可以说从头到脚都会有不舒服的感觉,主要有头痛,头昏,头胀,失眠,多梦,精神萎靡,注意力不持久,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下降,烦躁易怒,倦怠疲乏,对光、声敏感,耳吗,眼花,心惊,气促,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账,便秘或腹泻,尿频,月经失调,遗精,阳萎,腰酸背疼……最突出的是易疲劳和失眠。由于容易疲劳,则注意力难以集中,而注意力不集中,自然使记忆力减退、自认“脑子坏了”。神经衰弱病人的失眠,表现在入睡因难。他们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控制不住地想事,往往要一个小时以上,甚至几个小时才能入睡,且多梦易醒。
有些病人为自己的健康而忧心仲忡,心烦意乱,过度紧张不安,或无名的恐俱,因此,到处求医,称为焦虑性神经症。
有些病人认为自己脑子坏了,身体垮了,而情绪低沉,悲观厌世,称为忧郁性神经症。
有些病人疑心自己得了脑瘤,怕患心脏病、癌症,而到处求治,做各种各样的检查,称为疑病性神经症。曾有一个中年翻译,由于有胃肠症状而坚信自己得了“胃癌”,又由于认为有“胃癌”而进食日少,以致瘦得皮包骨头,行走困难。经过几次心理治疗,精神症状和躯体状况明显好转。
应该看到,许多慢性病,如高血压、肝炎、肺结核……等病人,常有失眠、烦躁、易疲劳等症状。这些现象是躯体疾病表现的一部分,并非神经衰弱,应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
精神分裂症在早期有时也可表现为类神经衰症状。若深入观察,则发现与神经衰弱有所不同:神经衰弱病人主动求医,治病心切;而精神分裂症病人却对自己漠不关心,不主动求医。如果发现病人还有性格孤僻,思维异常,行为离奇,则更不应考應是神经衰弱了。
神经衰弱是可以治好的。首先要消除病因。同时,病人要正确对待疾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合理地安排工作和生活,坚持体育锻炼(如慢跑、太极拳等)。心理治疗在神经衰弱上是十分必要的,常可收到满意的效果。
常有人问:“神经衰弱会变成精神病吗?”许多神经衰弱的病人担心自己会“转”成精神病。这些都是多余的顾虑。神经官能症与精神分裂症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其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和转归完全不同。可以肯定地说,神经官能症不会变成精神病。
欢迎点击
李医生的小角落进入李医生主页,了解更多身心健康相关内容,金手指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yy/16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