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药影响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中疾控发布最新耐


                            

原创圆圆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收录于话题#消化一周资讯26个

推进我国幽门螺杆菌精准治疗!

要点一览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中国幽门螺杆菌耐药地图,看看你那里的耐药情况吧!

咖啡又添新功能,能够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期。

直接抗丙肝病毒药物广泛应用的益处显现,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患者肝癌发生率降低30%。

01

中国幽门螺杆菌耐药地图全新发布

幽门螺杆菌是目前所知唯一能够在胃中生存的细菌,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引起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也是胃癌的危险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明显的家庭聚集现象,主要通过“人-人”、“粪-口”等途径传播。在我国,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有文献报道高达40%-60%。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相关疾病严重影响了民众的生活质量,增加了社会卫生经济负担。

目前,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多以抗幽门螺杆菌药物为主,常用四联疗法,即两种抗生素+一种质子泵抑制剂+一种胶体铋剂(戳链接查看更详细的四联疗法:)

伴随着抗生素的应用,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耐药性。近年来,由于耐药,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越来越低,而耐药性监测相关的研究和数据十分缺乏。据新华社消息,为推进我国幽门螺杆菌精准治疗,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于9月12日发布了中国幽门螺杆菌耐药地图。

图1.中国幽门螺杆菌耐药地图

此次发布的中国幽门螺杆菌耐药地图由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联合杭州致远医学检验所共同建立和发布,可供全国公共卫生和医务系统专业人员查询和参考;相关人员可通过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和杭州致远医学检验所网站链接登录使用。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项目总体负责人张建中研究员介绍,中国幽门螺杆菌耐药地图将动态反映我国不同地区、不同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抗生素敏感谱及变化情况,有效提升人群治疗的根除率并显著减少因抗生素滥用所造成的耐药问题。该系统将依靠各省临床和检测专家团队,实现地图数据的及时收集和更新。

该地图将有助于不同地区的临床医生根据当地抗生素敏感谱合理选择抗生素,从而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对防止抗生素滥用、减少胃癌发生、减轻患者和社会负担等均具有重大意义。

02

咖啡与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期改善有关

咖啡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饮品,是提神醒脑的利器,咖啡中含有的一些物质还具有抗氧化、抗炎和胰岛素敏感的作用,可能有助于提高抗癌活性。目前,流行病学研究已确定咖啡摄入量增加与结直肠癌复发和死亡率降低之间的关联。但晚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咖啡摄入量与生存率之间的关联尚不清楚。

为评估咖啡摄入量与晚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疾病进展和死亡之间的关系,来自美国波士顿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明尼苏达州罗切斯特市梅奥诊所等多家机构的研究人员共同完成了一项大型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结果发表在JAMAOncology杂志上。

图2.文章标题及作者信息

研究共纳入了例先前未接受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研究人员使用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评估患者饮食摄入情况及咖啡消费量等,并于年10月27日至年1月18日完成了数据收集,于年5月1日至8月31日进行了数据分析。

在名患者中,名(59%)男性,名(41%)女性,(86%)名白人,中位年龄为59岁(四分位间距IQR为51-67岁)。共有名患者(93%)死亡或疾病进展,未死亡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5.4年(IQR为3.2-6.3年)。

研究发现,每天增加1杯咖啡,能够降低癌症进展(风险比HR0.95,95%CI0.91-1.00,p=0.04)和死亡(HR0.93,95%CI0.89-0.98,p=0.)的风险。

较高的咖啡摄入量与总生存率(OS)显著改善相关,与从不饮用咖啡的人相比,每天饮用2-3杯咖啡的人OS多变量风险比(HR)为0.82(95%CI0.67-1.00),每天至少饮用4杯咖啡的人OS多变量HR为0.64(95%CI0.46-0.87)。

较高的咖啡摄入量与无进展生存率(PFS)改善也相关,与从不饮用咖啡的人相比,每天饮用2-3杯咖啡的人PFS多变量HR为0.82(95%CI0.68-0.99),每天至少饮用4杯咖啡的人PFS多变量HR为0.78(95%CI0.59-1.05)。

表1.咖啡摄入量与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的关系

亚组分析发现,与身体质量指数(BMI)<25的患者相比,BMI≥25的患者增加咖啡摄入量更有利于OS的改善(HR:0.87vs0.96);与男性患者相比,女性患者增加咖啡摄入量更有利于PFS的改善(HR:0.88vs1.01)。

图3.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亚组分析

综上所述,在患有晚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患者中,咖啡摄入量的增加与疾病进展和死亡的风险降低有关。研究结果显示,咖啡摄入对晚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具有保护作用,为结直肠癌患者提供了一定的饮食指导,可酌情增加咖啡摄入。

03

直接抗丙肝病毒药物广泛应用,益处显著

HCV感染是肝细胞癌(HCC)的重要原因,根除HCV与降低HCC的风险有关。JAMA近期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根除HCV感染与肝细胞癌风险大幅降低有关,直接抗病毒疗法广泛应用3年后,丙肝相关肝细胞癌发病率下降近30%。

图4.文章标题及作者信息

研究人员从美国最大的综合卫生保健系统,即美国退伍军人卫生管理局(VHA)的数据库中获得了年至年每年确诊HCC的所有患者信息和资料,根据患者的HCV状况,分析HCV治疗对HCC发病率的影响。

分析发现,VHA所有人中丙肝相关HCC的发病率从年到年不断增加,并在年达到峰值31例/10万人;自年到年,所有丙肝相关HCC的发病率下降了29.6%,为21.8例/10万人。在有HCV病史的患者中,HCC发病率也在年达到峰值例/10万HCV患者,年降至例/10万HCV患者,下降了27.2%。

表2.年-年丙肝相关HCC的发病率情况

随着直接抗HCV药物的问世,自年开始这类药物在VHA医疗系统内广泛应用。抗HCV治疗人数在年达到峰值,为人。年到年丙肝相关HCC的发病率的不断降低与抗HCV治疗密切相关。

图5.年-年抗HCV治疗人数变化

根据HCV感染情况,将患者细分丙肝感染(确诊肝细胞癌前,最后一次HCVRNA检测阳性)和治愈状态(确诊肝细胞癌前,已根除HCV感染)后。分析发现,年后,丙肝治愈患者的HCC发病率有所增加,而丙肝感染者的HCC发病率有所下降,表明抗病毒治疗不能完全消除HCC风险,尤其是晚期肝纤维化的患者。

整体而言,直接抗病毒疗法广泛应用3年后,丙肝相关HCC发病率下降近30%,证明了抗HCV治疗在人群水平上具有显著益处。HCV感染患者应积极进行抗HCV治疗,以降低肝细胞癌的风险。

参考来源:

[1]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yy/1446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