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感冒,灸它立马见效附视频


请在WiFi下观看

在全身数百个穴位中,合谷穴的治疗范围最为广泛,具有全身的治疗作用,真可谓神通广大,简直是一个包医百病的万能穴,一个随身携带的大药箱。

下面,我们来看看合谷穴到底有哪些神奇作用!

一、止痛

合谷穴好像我们身体上的“止痛片”,几乎一切痛症都可以找合谷穴来解决。

1、牙痛——您右边牙痛,就按左手的合谷穴;如果左侧牙痛,就按右手的合谷穴。揉的时候,最好再加一个牙痛点,那效果就太神奇了。通常80%的牙痛,都会在一两分钟内止住。

怎么寻找这个牙痛点呢、当您牙痛的时候,去捏耳垂贴近面颊的这个部分,绝对会有一个地方很敏感,这就是牙痛点。如果把合谷穴和牙痛点同时按捏,会马上止痛。当然这需要别人来帮您按一个地方,您自己按另一个地方。

2、头痛——按摩合谷穴治疗头痛,要配合对内庭穴的按摩。按摩合谷穴时,可用双手拇指以顺时针方向交替按摩,内庭穴可用双手拇指直接点压双足二、三趾之间,可起到立即止痛效果。坚持每日2--3次,每次10分钟按摩这两个穴位后,一般3--5日可起到治愈效果。

合谷穴配少商穴治咽喉肿痛;

配太冲穴治目赤肿痛;

配迎香治鼻疾;

配地仓、颊车治口眼歪斜;

用大蒜泥贴敷合谷穴可治扁桃体炎等等。

运用合谷穴还可以治疗手腕痛、上臂痛、肩背痛,防治颈椎病。现在,随着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女性痛经现象较为普遍。大肠经又为多血多气之经,所以按摩大肠经的原穴合谷穴,还可以行气活血,有效治疗行经疼痛,有痛经烦恼的女士不妨试试。

二、改善五官和面部问题

中医针灸《四总穴歌》说:“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所谓“面口合谷收”,即是说凡是头部、面部的疾病,像头痛、牙痛、发热、口干、流鼻血、颈痛、咽喉痛,以及其他五官科疾病,如疮、癣、疥、癞等,通过刺激合谷穴都可以得到缓解和治疗。

美容医师常将合谷穴应用于颜面五官的损美性病变中。如治疗面瘫、面肌痉挛、黄褐斑、痤疮、酒糟鼻、皮肤过敏等疾病。

面瘫是一种毁容病,我们除按摩面部穴位或实行烤电、艾灸等理疗方法外,如能结合按揉相对一侧的合谷穴,疗程会在一定程度上缩短。

在治疗雀斑和脸部皮肤问题上,也可每天按摩两手合谷穴各30--50次,以产生的酸胀感传达到上肢为度,日久就可以达到美容养颜的明显功效。

三、调理肠胃功能

合谷穴对于治疗胃腑和胃肠道方面的疾病有显著疗效。例如胃痛、呕吐、便秘、呃逆、腹泻等。甚至痔疮发作、便血时,按摩或搓揉合谷穴,便可缓解肠风下血的症状。

如果您经常恶心、呕吐,您就刺激合谷穴吧,它能宽中理气,引浊气下行,全方位调理您的肠胃。

如果您饮食不规律,常常腹泻,腹痛,腹胀,您就按揉合谷穴吧,它能止痛镇静,宣通人体气血。

如果您经常食欲不振,不消化,您也可以常按合谷穴,它能通肠化气,清理肠内垃圾,排除肠内毒素,促进食物残渣尽早排出体外,增强肠动力。

四、防治感冒

艾灸合谷穴能开发腠理,宣通毛窍,加强解表发汗的清热作用,故可在感冒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收到良好的效果。

当您开始有感冒症状的时候,除了针灸,也可以按摩合谷穴,左右各按压次。按压力度要稍重,使其有酸麻感。按摩后喝一杯温开水,使身体微微出汗,感冒症状即可得到缓解。

不少人尤其是小孩和中老年人,经常会感到胸闷气短,多咳多痰,经常出虚汗,睡觉时也出很多汗,还特别容易感冒,往往是高烧,或者外热内寒,或者上热下寒。这些症状都是肺受到亏损的表现。坚持按揉合谷穴,每天按2次,每次按3分钟。坚持按揉15天以后,您就会看到上面那些症状慢慢地消失。

五、预防中风,防治高血压

中国著名经络专家祝总骧曾说:如果您每天做合谷穴的按摩,早晚各一次,每次两分钟,您这一辈子就得不了脑中风,不会得脑梗、也不会得脑出血什么的。

按摩合谷穴也可以防治高血压。用穴道治疗高血压,有五个穴位效果很好,它们是:百会,曲池,合谷,太冲,三阴交。有高血压的朋友应该多按摩这些穴位。

六、急救

大脑疲劳,头昏脑胀,需要提神解乏,这时可按合谷穴。

神昏,晕厥,癫痫发作,需要醒脑开窍时,也可按摩合谷穴。

中暑、中风、虚脱等导致晕厥时,可用拇指掐捏患者的合谷穴,持续两三分钟,患者便可苏醒过来。如果同时用指尖掐捏患者的人中穴,醒脑回苏的效果则更好。

在利用合谷穴防病治病的时候,我们还应该注意几点:

防治慢性病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断,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艾灸时,要感到有酸麻的感觉,即中医所说的“得气”,效果才好。

指压时,应该用一只手从外侧攥着另一只手的手背,四指向下,大拇指点按这只手的合谷穴,朝小指方向用力,而并非垂直手背的直上直下按压,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此穴道的疗效。

对体质较差的患者,不宜给予较强的刺激,孕妇也不宜刺激合谷穴,以免因行气动血而流产。

 往期精彩回顾 听说这样捏一捏,赘肉没了,身体也更健康了~天天喝茶,越喝越虚,人老珠黄?!专家演示揉腹手法:这样揉才对,效果立竿见影!

版权声明:本文视频和图片来源网络,本平台重在交流分享,非商用,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提醒:本平台分享出来的方剂、配穴建议、施灸方案等仅供同道参考和交流,并非适合所有人群,建议患者就医辩证诊治,网络推断不会太精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yy/1043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