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点小酒,撸点小串,挺滋润,可夏天也是传染性疾病高发季。感染科专家提醒您——
夏季谨防病毒性肝炎
夏季三五好朋欢聚一堂,喝点小酒,撸点小串,是不是感觉美美哒?但是,你也得小心,夏天也是疾病的高发期。医生提示您:夏天要特别小心由饮食卫生引发的各种疾病,其中甲肝和戊肝就是经肠道传播的病毒性肝炎,这种疾病初期易被误认为是感冒和胃炎,治疗起来一定要注意。而且,不同阶段和人群更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病毒药性肝炎爱“捣乱”
据了解,除痢疾、伤寒、疟疾等我们常见的疾病之外,病毒性肝炎是夏季多发病的一种。那么,什么是病毒性肝炎,又有啥症状呢?
病毒性肝炎是由几种不同的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感染性疾病,是法定乙类传染病,具有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高等特点;部分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患者可演变成慢性,并可长期发展为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对人民健康危害甚大。目前已确定的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及戊型病毒性肝炎5种类型,其中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乙型、丙型、丁型病毒性肝炎,可以呈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的表现,并有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可能。
据了解,甲肝和戊肝病毒感染潜伏期大约为半个月到一个月时间。甲肝和戊肝发病时特点相似,多数病人起病时症状似感冒或胃病,有发热、怕冷、疲乏无力、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厌油等现象,容易被误认为是感冒或胃炎。一般患者几日后会退烧,但尿色渐深,出现眼黄、皮肤黄染、肝区疼痛等,此时肝功异常、肝脾肿大。有的患者还出现皮肤瘙痒、大便颜色变浅,表现为淤胆型肝炎特点。
而甲肝患者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极少转为慢性或重症肝炎,一般愈后良好。而戊肝患者以青壮年和老人为多,其中孕妇和老年人发病病情严重且病死率高。
谨防“病从口入”
所以,提醒读者朋友,外出旅游,游泳,进食海鲜、凉小吃、生冷蔬菜和水果,都会大大增加感染甲肝和戊肝的机会。而苍蝇对食物的污染也是造成肝炎病毒传播的原因之一。
治疗方法不能“一刀切”
不同阶段疾病的治疗方法有不同,千万不要随意自行用药。病毒性肝一旦确诊,不应轻视,应在感染病科住院治疗。同时避免饮洒、使用肝毒性药物及其它对肝脏不利的因素。
从急性肝炎来说,该病多为自限性疾病。若能在早期得到及时休息,合理营养及一般支持疗法,大多数病例能在3~6个月内临床治愈。发病早期必须卧床休息,至症状明显减轻、黄疸消退、肝功能明显好转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引起疲劳及肝功能波动为度。此外,在发病早期宜给易消化,适合患者口味的清淡饮食,但应注意含有适量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并补充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等。若患者食欲不振,进食过少,可由静脉补充葡萄糖液及维生素C。食欲好转后,应能给含有足够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适量脂肪的饮食,不强调高糖低脂饮食,不宜摄食过多。而对于暴发性肝衰竭的患者来说,则临床进展迅速,起病不足10日就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死亡率极高。对于孕妇感染HEV需要特殊的白癜风治疗的有效方法白癜风医院挂号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yf/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