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笔者在技术服务过程中的发现,很多猪场不重视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防控,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此病的感染率又很高,增加其他病原继发感染或发生的几率,因此,防控好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也是猪场的一项重要工作。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猪的一种上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此病病因复杂,环境因素和病原因子在本病的发生中均起一定的作用。它会导致鼻甲骨萎缩、鼻隔变位、鼻骨变形。它是一种隐袭性疾病,不产生明显的临床症状或死亡。
现已确认其主要病原为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产毒毒株。这两种病原感染猪后损害呼吸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极易感染其他病原,如支原体、猪副猪嗜血杆菌、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猪流感病毒等,增加了猪的死亡率,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临床发病主要因素
目前,导致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主要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因素:
1、病原因素(传染性因素)
导致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发生的2种病原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A型及产毒素D型),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作为原发性感染病原首先通过定居,黏附在猪鼻腔黏膜的上皮细胞纤毛内,然后在黏膜表面增殖,产生毒素,导致黏膜上皮细胞的炎症、增生和退行性变化,从而破坏上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屏障,造成猪体呼吸道抵抗能力的下降,继发病原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定居繁殖,2种病原持续在鼻腔内发育,造成严重的持续性病灶,引起疾病进行性发展。
毒素侵入鼻甲骨,使猪鼻甲骨腹侧的下卷曲,从轻度萎缩变形到完全失去鼻甲骨形态。同时巴氏杆菌D型毒素会对肝脏造成退行性变化,影响饲料效率和日增重。巴氏杆菌D型毒素还可侵害长骨,造成生长发育受阻。
2、饲养管理和环境管理以及应激因素(非传染性因素)
饲养管理不善,环境卫生差,猪舍潮湿,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饲料中蛋白质/维生素(尤其是A和D)、无机盐不足或缺乏,以及应激因素对本病的发生都有促进和加重的作用。
二、临床与剖检症状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特征性症状是猪吻部扭曲变形,上颌比下颌短,面部皮肤皱缩同时伴有打喷嚏及鼻塞,有时可见黏液或脓性分泌物。由于眼角经常流泪粘附尘土,内眼角下的皮肤上形成灰色或黑色的泪斑,病猪生长缓慢,饲料报酬低,如如伴发其他呼吸道传染病如支原体、猪呼吸与生殖障碍综合征病毒或猪嗜血杆菌等可加重病情,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剖检检查通常通过第1臼齿和第2臼齿间鼻盘是否横向错位来评价萎缩程度。在这个位置,正常猪的鼻卷曲是上下对称的。在轻度或中度病变,鼻甲骨腹侧卷曲受到的影响大,其变化由轻度收缩至完全萎缩;在严重的病例,腹侧、背侧鼻甲骨卷曲及筛骨均发生萎缩,最严重时鼻甲骨结构完全消失(详见图片)。
三、诊断依据
本病临床特征明显,可根据病猪出现鼻甲骨变形或扭曲,出现不同程度的分泌物,同时伴有生长迟滞现象就可做出初步诊断。对于那些症状不明显或流行不严重的,即便有经验的人员也很难进行准确判断。
剖检尸体也是本病的良好的诊断方法之一。对4周龄以上死亡猪或到屠宰年龄的猪在第1或第2臼齿处将猪鼻横向锯开,观察有无鼻甲骨萎缩。但应注意尽量多剖检患猪,以便提供较准确的诊断。
四、防控措施关键点
1、加强饲养管理
饲料营养要全价,饲料营养缺乏可致使本病症状进一步加重。采用全进全出饲养制度,降低猪群的饲养密度,严格卫生防疫制度,注重栏舍环境卫生,保持干燥、清洁、温暖,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改善通风条件,减少尘埃;改变饲喂方法,改干粉料为湿拌料,对预防本病有一定意义。
2、切断传染源
在引进种猪时,要做到不盲目引入种猪,严格控制种猪的引进关,防止将传染源引入,应该从经过专门检疫的种猪场引进种猪。
3、制定一个好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
结合猪场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做好猪场疫苗免疫接种工作。对于以前未使用过萎缩性鼻炎疫苗的猪场,首先应针对全部种猪群进行普免,即全场所有种猪同时接种一次,间隔1个月后,种猪群再加强免疫一次,每次1头份,随后进行常规免疫程序,即在每次产前3-4周加强免疫一次。
仔猪的免疫毫无疑问将提高仔猪的主动免疫力,但是性价比不划算,因此,对于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防控,早期预防非常关键也是唯一有效的手段,因此母猪的免疫也成为最经济有效的选择。如果母猪免疫后,做好产房的初乳管理,使仔猪吸取足够的母源抗体,能获得很好的保护。但是后备猪的免疫对生产猪群是有帮助的,后备猪至少在配种前1个月间隔3-4周连续免疫2次。
4、药物控制
抗生素治疗可明显降低感染猪发病的严重性,可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在饲料中进行添加来预防本病,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对分娩前后的母猪及处于初生、断奶、转群、换料、免疫接种、运输等关键环节的猪群实施添加药物保健,常用药物有替米考星、氟苯尼考、强力霉素、林可霉素、磺胺类药物等,有计划地定期联合用药和轮换用药以提高预防保健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造成的经济损失。
但是,若长时间应用抗生素的猪会产生耐药性,且容易造成体内药物残留,尤其是疾病流行时对临近屠宰的育肥猪,药物治疗的意义有待于进一步评价。
5、屠宰检查
有条件的猪场可待生猪出栏时,跟踪到屠宰场,进行现场剖检检查,以掌握猪场疫病的动态,建立完善的疫病监测与免疫监测方案,考察各项控制措施的效果。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畜类信息一键获取。
赞赏
长按甘露聚糖肽注射液说明书患者要多了解治白癜风有什么土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by/9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