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戊肝,可是,女人与戊肝有啥特殊关系呀?其实说女人与戊肝的关系就是说妊娠妇女与戊肝的关系,这层关系可不一般呢,不重视不得了。不信?请您就听我慢慢说一说。
先从一起流行病说起吧,某地有个唐家村,那里居住多人口,前不久竟然有30多人发生“黄疸病”,这事儿立即反映到市里,引起高度重视,由疾病控制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前往调查,经流行病学、感染病学专家会诊,并通过化验室检查,很快查明这是一起局部性戊肝暴发流行。
立即在当地建立临时隔离病房,通过及时治疗,病人大多数顺利痊愈,唯有怀孕8个多月的、小唐的媳妇——常素琴(29岁)病情重危,丈夫小唐急得抓耳挠腮,围着医生问长问短:
“为什么我媳妇的病这样重?别人的病都好了,用药是不是有点不对症?”
“我们有钱,医生给用好药吧,一定要把她抢救过来呀。她还有救吗?”
“孩子能保住吗?”
医生只能回答:“我们一定要全力以赴。但是,这种病越是到了妊娠晚期越重,你媳妇怀孕已有8个多月了,你要有心里准备呀。”
小唐一听说“要有心里准备”几个字,脑袋瓜子猛然大了起来:“这、这、这……”一连说了好多“这”,便一屁股坐在地上了,嘴里还“这、这”的没完没了。
医护人负把他扶起来,安慰他,给他倒了—杯水,感染科主任就给他讲述了关于戊肝的—些知识。
戊肝是多发病,更是妊娠妇女的重点疾病
它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急性传染性肝病,过去曾经叫“肠道传染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直到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国际肝病会议上才将其正式命名为戊型肝炎,它是病毒性肝炎老五(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是它的四个哥哥)。它呈世界性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尤其亚洲)时有暴发流行。八十年代末期我国新疆曾发生一次大流行,约12万人发病。据有关专家估计,我国至少有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人口感染了HEV,多为“隐性感染”,也就是说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感染了HEV,但没有发病,一部分人呈病毒携带状态,大部分人体内的HEV会“自消自灭”,不知不觉中就好了,其中只有10%可发病,成为急性戊型肝炎。
现在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这种病不是罕见病,也不是稀有病,据卫生部网站资料,戊肝已成为发病率最高的急性病毒性肝炎,占急性肝炎的40%,远超过甲型肝炎的发病率。因此,妊娠妇女被戊肝病毒感染也是大有人在的,国际著名的《肝脏病学杂志》在年第六期中有学者强调“孕妇患病率较高”,还有报告指出,妊娠妇女发生的急性肝炎中80%是戊型肝炎!
因此有的专家告诫说,妊娠妇女发现黄疸,首先要想到是不是戊肝,排除戊肝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在临床上看到的戊肝(也包括妊娠戊肝)大多数被误诊过,常常当成其它肝炎,个别的还被误诊为胆道肿瘤,所以r说,不提高警惕性就要走弯路,就要付出代价呀,妊娠蝴礅口果误诊可不得了哟。
戊型是人畜共患疾病,
育龄妇女接触某些畜类的机会不少,增加发病的机会
现在已基本确认HEV既可感染灵长类动物,还可感染家猪、野猪、牛、绵羊、山羊、鹿等动物,尤其家猪的感染率更高,我国有人调查,3个月龄以上的猪感染率为81.7%,3个月龄以下的猪感染率为66.5%,还有报告,我国某地区4~5个月龄的猪的血清中抗HEV(戊肝抗体,如果是阳性,提示感染了HEV)阳性率高达%。
而经常接触猪的人HEV感染率也相当高,我国报告,与猪接触15年以上的人,其血清抗HEV阳性率为83%。在农村、城镇中与猪密切接触的育龄妇女(饲养、屠宰及销售猪肉),在怀孕前后或孕中都有可能感染HEV,当然也不排除戊肝发病。
戊肝主要通过水源及食物传播
但也可能通过母婴垂直传播
戊肝的母婴传播已被国外科学家证实。也就是说,妊娠妇女感染HEV后,可能还会传染给小宝宝,同时,感染HEV可能导致新生儿黄疸型肝炎、无黄疸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还可发生早产儿、小儿体温过低和低血糖症,新生儿病死率高达50%,存活的新生儿在临床上的病程可能迁延。
我们过去只知道乙肝、丙肝存在母婴垂直传播,现在了解到戊肝也会发生这种母婴传播,尽管我国的临床实践尚未对此作出明确评估,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呀。
妊娠戊肝的病情严重
死亡率较高,这一点非常重要
在住院的戊肝病人中,总的病死率为0.5%~4%,而妊娠戊肝(指妊娠后发生戊肝的妇女)的病死率却较高,值得重视。因为妊娠妇女患戊肝后病情常常较重,来势凶险,具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高度乏力,不想进食,黄疸也比较深,可发生肝性脑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甚至发生肝性昏迷,进一步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暴发性肝衰竭而死亡。
妊娠戊肝病情重的原因还不是很清楚,有认为“免疫或激素因素”所致,“内毒素一介导的肝细胞损伤和Th2升高的细胞反应起到一定作用”,越到妊娠晚期,病死率越高,新疆戊肝流行时妊娠早期死亡率为1.5%,中期为8.5%,晚期为21.0%,而印度报告妊娠期戊肝死亡率高达10%~39%。
可见,戊肝严重威胁妊娠妇女的生命安全,它是妊娠妇女的大敌。妊娠戊肝还可造成流产、早产、死产、产后大流血,甚者母婴均死亡。也就是说,妊娠戊肝除了对孕妇本人有严重影响外,对胎儿及新生儿也有严重危害,所以说,妊娠妇女是预防戊肝的重点人群,不可有丝毫马虎。
戊肝本来是一种急性自限性传染性疾病,无需特殊治疗就痊愈了,不留后遗症,也不会变成肝硬化。但近些年来发现某些应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患者有免疫缺陷性疾病、血液疾病、化疗病人、某些慢性病等等,如果再感染HEV则可能发生慢性戊肝,甚至会发展为肝硬化。妊娠妇女患有慢性疾病更要注意预防戊肝。
妊娠后怎么预防戊肝
1、深入了解妊娠妇女感染戊肝的严重性,所有妊娠者都要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将预防戊肝摆在面前,充分认识,提高警惕。
我们遇到一位妊娠戊肝病人,她和家属从来都未听说过什么戊肝,更别提怎样预防了。据调查,人们对戊肝的认知度特别低,我们原来只知道人们对丙肝认知度低,其实对戊肝认知度远远低于丙肝,很多人根本就没听说过还有戊肝这种病。不认识,预防也就无从下手。
2、妊娠妇女尽量不要再接触家猪,不再参加屠宰猪及销售猪肉工作;妊娠后对牛、羊等也要多加小心(牛HEV感染率为18.7%,羊为12.4%)。
畜类感染HEV有可能传染给人。资料显示,猪的HEV携带率特别高,我国学者从不同地区头商品猪中检测到HEV感染率高达83.4%,还有人从4~5个月龄猪的血液中%检测到“戊肝抗体”(提示%被HEV感染)。
经常接触猪的人群有更高的HEV感染风险,美国学着对8个州的猪兽医与献血员调查,兽医HEV感染率是献血员的1.5倍;我国研究提示,在猪场工作15年以上的人,HEV感染率为83%(其血清抗HEVPH-陛率),生活在猪场河流下游的人比上游的人感染HEV的风险增加了30%。这些数字提示,与猪接触机会多,感染HEV的风险就大。
3、妊娠者不得护理、探望戊肝病人,尽管“人传染人”不是重要的传播渠道,或很少有“人传人”问题,但一个家庭中发生数例戊肝病人也有报道。
主要是共同饮用污染了HEV的水或食物所致,不是“人传人”造成的。戊肝病人的排毒期较长,在出现症状前1~2周,和症状出现后2~4周都可从粪便排毒,排出的HEV很可能污染周围环境,如食物、水、饮料等,不加注意也可发生间接传染。
医学家研究得知,妊娠者的肝脏存在“弱点”,容易被各种病毒侵犯(特别是“嗜肝病毒”),对此要有所警惕为好。妊娠者必须成为重点保护对象。
4、妊娠后更应重视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不吃没有烹饪熟的肉类,日本报告有人吃未能充分烹饪的鹿肉而感染了戊肝,还有在猪肝中也发现了HEV。
戊肝大的流行多与水污染有关,一旦发生洪水泛滥,要全力保护好水源,水源被淹没,首先要满足孕妇的清洁水供给;僮得注意的是,戊肝几乎是常年都有散在发生,不分季节,与洪水无关,这主要是不洁饮食习惯引起的,孕期除了讲究营养外,必须重视饮食卫生,从饮食“小节”上注意,即使一个水果、一瓶饮料、一杯水等都不能放过,要讲究卫生;另外,尽量减少外出就餐,特别是小摊、小贩的饮食、小吃可能存在风险。
5、掌握戊肝的流行信息,当地如有戊肝发生流行,必须将妊娠者保护好,列为重点预防对象。妊娠妇女不可到戊肝流行地区旅游和居住。
如妊娠者有消化道症状,要及时看医生,必要时检查戊肝的相关项目(肝功能、抗HEVIgM、IgG),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对戊肝的及早干预,绝大多数预后良好。
6、接种戊肝疫苗。
我国厦门大学在世界上首先研制成功戊肝疫苗,已通过临床Ⅲ期试验,安全性好,预防戊肝的保护率达到%,即将投入应用,孕妇是重点接种对象之一。
或许大家还在关心小唐媳妇的病情,可以告慰大家的是,小唐媳妇闯过了鬼门关,生了个胖小子,母子平安,小唐乐得合不拢嘴了,还给医护人员送了一面锦旗,上书“救死扶伤,华佗再世”八个大字。
更多人在看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1日常的抗病毒治疗对HBV相关肝癌患者有哪些益处?2耐药后还有什么好药可以接着吃?3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有没有脂肪肝?4别再犯病了才想起检查!定期监测必须得做!5参加药物临床试验有什么风险和受益?
更多肝病知识请白癜风最快治疗方法北京一般治疗白癜风费用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by/5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