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病从口入”,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同桌吃饭,会感染乙肝。其实不然,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同桌用餐会感染的病毒性肝炎是甲肝和戊肝,甲肝和戊肝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甲肝大家都很熟悉,而戊肝常被人们所忽略,今天我们就为大家科普一下戊肝。
一、什么是戊型肝炎?
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导致的急性病毒性肝炎,是以肝脏损伤为主的全身性传染病,属法定乙类传染病。戊肝是一种食源性疾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戊肝已成为重要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年世卫组织(WHO)戊肝报告显示:全球每年大约有万人感染戊肝病毒,其中约万人发病,5.66万人死于戊肝。
二、中国戊肝流行情况如何?
我国属戊肝地方性流行区,自年以来,我国戊肝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年,戊肝报告发病数已连续8年超过甲肝。(数据来源:卫健委网站-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
三、戊肝的危害性有哪些?
在甲、乙、丙、丁、戊五种病毒性肝炎中,戊肝发现最晚,但危害性却很严重。在成人急性散发性病毒性肝炎中,戊肝发病已居首位,病死率1%-5%,约为甲肝的10倍。
戊肝一般表现为急性自限性,但严重者可能发展为重型肝炎,尤其是暴发型肝炎。重型肝炎易发生于孕妇(是造成孕妇患者高流产率的原因)和慢性肝病患者。此外,器官移植、HIV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等免疫抑制者暴露后发展成慢性和渐进性戊型肝炎的风险也较高。
四、哪些人应重视戊肝预防?
1.基础慢性肝病患者:需重视预防重叠感染戊肝
感染戊肝后,易发展成重症肝炎。慢性乙肝及肝硬化患者,在感染戊肝病毒后,易发生急性肝衰竭,增加病死风险。我国作为乙肝大国,慢性乙肝患者多达万,在乙戊重叠感染的患者中,每3个人中就会至少1个人发生肝衰竭。
2.育龄女性:妊娠期病死率高,孕前需重视戊肝预防
孕妇患戊肝后病情表现更为严重,病死率可高达20%,且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病死率也逐渐升高,导致胎儿流产和死胎。
3.老年人:病死率高,需加强预防意识
60岁以上的人患戊型病毒性肝炎称老年戊肝,老年戊肝在老年急性病毒性肝炎中占首位。老年戊肝的特点是病程长,常合并其它基础性疾病,常出现并发症,病死率高。
五、怎样把戊肝“拒之门外”?
1.预防戊肝必须要切断粪-口传播环节,确保公共供水设施的质量标准,不直接饮用未经处理的水,做好公用卫生间、垃圾管理。
2.研究表明HEV宿主范围广,猪、海产品是最重要的动物宿主,此外还包括鹿、猫、鼬等,甚至在家兔和牛中也发现了HEV!极可能从多种动物传播给人,所以我们应该保持良好个人卫生,食用熟食,不食用野生动物等。
3.接种疫苗是预防戊肝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接种戊肝疫苗已成为预防戊肝最直接,经济,有效的手段。
六、哪些人群应该特别注重戊肝的预防?
戊肝是一种全人群普遍易感的传染病,戊肝疫苗适用于16岁及以上的成年人,感染戊肝的高危人群包括:
1.基础肝病患者(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肝等)
2.育龄期女性
3.老年人
4.集体生活人员(大学生、部队官兵)
5.疫区旅行者(留学,务工人员)
6.经常在外就餐者
7.餐饮及公共场所从业者
8.畜牧及海产品养殖加工人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gangv.com/jbby/13835.html